返回

(二)除夕詩情

首頁
    智慧者無此精神體會。

    二是大年夜的燈火香煙,一種輪囷氤氲之氣息,乃是我們這中華人所自創的人間仙境與詩境。

    這是哪裡也沒有的境界。

    那些俗人隻知這夜是酒食喧嘩熱鬧享樂之時,卻是太淺薄無味了。

    也是令人歎恨之事。

    ” 寶玉說罷,又道:“沒有神供,我另拿三件物事,也供起來,燃燭焚香一祀,也就是咱們今夕之禮了。

    ”湘雲隻見他取出一個茶器,一個佩飾,一卷字幅。

    細一看時,不禁吃驚叫道:“二哥哥,你從哪裡得來的?!” 寶玉道:“就是用甄公子的假玉從你那貴東家換來的。

    他出銀子,擺出許多古董,我都沒要,隻取了這三件。

    ” 湘雲歎道:“人人說你傻,果然真癡。

    你收了銀子,何緻今日受此貧苦?” 寶玉聽了笑道:“我得一萬銀子,成了個腸肥腦滿的大俗人,吃喝淫樂,也不過就與你那買你做使女的主子一樣,——不是你這紅拂女也還得夜裡偷跑上船去嗎?咱們也就不能一起在這裡過年了。

    怎麼又怨我傻起來?” 湘雲聞言軒眉大笑,說道:“你倒更會巧辯胡纏了。

    你又提紅拂,我才想起‘绛河槎’來,這不是那年寶琴妹妹詠紅梅花的句子?” 寶玉一下子如夢方醒,拍案說道:“果然奇了!我還能背誦—— ‘疏是枝條豔是花,春妝兒女競奢華。

    閑庭曲檻無馀雪,流水空山有落霞。

    幽夢冷随紅袖笛,遊仙香泛绛河槎。

    前身定是瑤台種,無複相疑色相差。

    ’你看,這句句都是你,都是這回南京尋訪、巧計逃生的事,絲毫不爽!” 湘雲也恍然大悟道:“怪不得,你說的原是真的:馀雪,豈不是寶姐姐?落霞,豈不是枕霞舊友?——我還要你細想:那三首紅梅詩,邢姑娘的句句合寶姐姐,紋兒的句句合林姑娘,這首才是切合我的!” 寶玉也猛然起身指那幅詩卷說道:“了不得!你再想想,那中秋聯句的一聯——犯鬥邀牛女,乘槎待帝孫。

    不是也早就道出了咱們金陵江上之事了嗎?真是奇極,不可思議!——這也不是神鬼精怪,隻因人有精誠之心,便能通靈感應,所謂‘誠則明’,即是此理了。

    ” 二人驚訝感歎一回。

    湘雲便又說道:“二哥哥,你我這段經曆這段前緣,倘後人寫成一部書,大約也是有人愛看的吧?”寶玉聽了,不禁又笑又歎,說道:“雲妹妹你這話也有些傻氣了,若有人寫咱們,不是成了佳人才子,私訂偷盟,就是成了花妖石怪,妖魔畢現。

    再不然,就是懷才不遇,罵世傷時,恩怨謗誣……,豈不正是糟蹋了咱們?”湘雲道:“如此你何不自寫?陶淵明還要寫一篇《五柳先生傳》表表自己的為人志趣呢?你就寫自己的事,又有何不可?” 寶玉笑道:“我拿什麼比那些賢人哲士?不害臊的才總覺得自己怎麼了不起,要流芳百世。

    我是個最無好處、最不值什麼的人,寫出來,豈不成了笑話?”湘雲聽說歎道:“這也就過于自卑自貶了。

    你常常說的,天地生才最難最貴,女兒之才更是其貴無比,可惜總是‘花落水流紅’,為之悲感流淚——這不是你的一個高見嗎?”寶玉笑道:“隻憑這個也叫一部書?寫了又有誰懂呢?還不是被人笑罵譏評——不然又是穿鑿附會,我就成了個大怪物!又有甚趣?”湘雲道:“照你一說,你這人就一無可取了不成?” 寶玉便歎道:“我一無學問,二無功業,十足廢物而已;但隻我重真情,崇靈性,敬真憎僞。

    我一片誠心對人,一種真情待物。

    你若寫我,隻這幾句話,也就足矣。

    所以縱使寫成書,隻怕無人愛看,或是歪解了我的本真。

    因此還是不寫的好。

    ” 二人正說時,隻覺更冷起來,往外一看,已是滿地白雪。

    冷厲害了,已無厚衣可加。

    湘雲尋出十條敝舊的破氈來,給寶玉圍了,口裡說:“我去燙酒,也該焚香點蠟,行個祭歲禮了。

    ——可是拿什麼下酒呢?你把東西已送與鄰居了。

    ”寶玉看時,果然沒給自己留些守歲的食物,卻見盆裡還有昨兒好友來時做飯留的一堆羊肉剔剩的羊胛骨。

    寶玉便說道:“咱們把這個煮湯吃,卻很香呢,上面還帶點兒殘肉,也就夠了。

    ” 湘雲無奈,隻得依言自去收拾。

    寶玉将綠玉鬥和詩幅、麟佩陳在小案上,對湘雲說道:“爐是最要緊的,我平日凡有心事,達誠申信,都隻在這個銅爐上——雖沒處去尋真宣德,也是個舊器了,厚重古雅得很。

    等一會兒焚起香來,可惜沒有上供的果品。

    ”湘雲道:“就把你白日山下檢來的石頭,擺一碟子供上,倒也不俗。

    ”寶玉聽了喜得笑道:“到底你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