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紅樓夢》研究中的一大問題

首頁
    預示“眼見不日又有一件非常喜事,真是烈火烹油、鮮花着錦之盛”。

    可見“花錦繁華地”,不同于寫訛鈔誤,正是“鮮花着錦”的呼應之文、诠釋之句。

     總之,大觀園是人間的繁華榮耀之境,也就是石頭動心谒慕的可以“享”其“樂事”的地方——這地方,與石頭之本來居處大荒山青埂峰下構成最強烈的對比。

    還聽雪芹的原話: (賈妃)隻見園中香煙缭繞,花彩缤紛,處處燈花相映,時時細樂聲喧;說不盡這太平氣象,富貴風流!此時(石頭)自己回想當初在大荒山中,青埂峰下,那等凄涼寂寞,若不虧癞僧跛道二人攜來到此,安得能見這般世面?(第十八回) 請問,青埂峰那地方,豈不是凡人想到而不可得的“仙境”?如今與它構成對比的正是人間的最高級的富貴風流之新所在。

    這就是大觀園的最根本的性質。

    此一點,乃是全書的開宗明義第一章絕大關目。

    隻要想談大觀園,就得牢牢記住。

     二、“大觀”的本義是什麼園子的性質明确了,再看它的特點特色何在?園子取名“大觀”,到底是何意義?把這個弄得清楚些,又可以避免很多纏夾,也使那“性質”更加顯豁鮮明。

    要想解釋“大觀”,大可不必援引什麼《易經》的詞句或者天下曾有過多少樓亭建築都以此二字為名,等等之類。

    學究式的羅列,對我們此時此題的用處無多。

    我們需要的仍然是雪芹自己的交待。

     這個答案,并不繁瑣,就在賈妃遊幸以後所作的一首七言絕句上,便說得一清二楚: 銜山抱水建來精,多少工夫築始成!天上人間諸景備,芳園莊錫大觀名。

     此詩是分兩大方面來解說因何以“大觀”命名取義:第一,它是借山水自然之美而加以人工建造而成。

    此義亦即黛玉題詩所謂:“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

    ”這個條件,乃是“大觀”的根本特色。

    ——當然,也是中華園林思想藝術的總準則。

    第二層,便是進而說明:在天工人巧之間,布置下了皇家苑囿與臣民私園的雙重特點。

    “天上”特指皇家,我在拙著《恭王府與〈紅樓夢〉》一書中已舉過明清人詩句的良證,而不明斯義者,就又在這種常識性文詞上發生了誤解。

    除了把“天上”誤會為天國神居,還有一個“仙境”。

    這個詞語也使很多人發生了錯覺,他們認為,黛玉題詩既言“名園築何處,仙境别紅塵”,豈不正說明的是此園與“人間”有别?但論事研文,最忌斷章取義。

    黛玉的詩,這開頭兩句下面接的正是“借得山川秀,添來景物新”,這就是“仙境”的注腳,說的是山川之秀,使得此園幾乎不象人間所有,所以下面才說:“香融金谷酒,花媚玉堂人。

    ”拿晉朝首富的石崇家的金谷園來作比,恰恰隻是人間的富貴,紅塵的别趣而已,與神仙之事真是了不相涉。

     這點錯覺誤會如得免除,自然會更能體認到大觀園的真正含義。

     三、沁芳——一把總鑰匙 但是“大觀”是此園的“字面”,它同時還有—個“字膽”,藏在其間,——請君着眼,這就是“泌芳”。

     “沁芳”一詞,它的引發、緣起,先要略講一講;而它本身又自具“表”“裡”兩重語義,更需解說清晰。

     沁芳表面上原是為一座亭子而題的,但實際上溪、橋、閘、亭通以“沁芳”為名,可見其重要。

    亭在橋上,故曰“壓水”而建,更是入園後第一主景,所以主眼要點染“水”的意境。

    題名的構思,則是由歐陽修的《醉翁亭記》這篇名作而引發。

    此記的開頭,說是滁州四圍皆山,而西南特秀,林壑尤美。

    請注意這個“秀”字,——不但林黛玉用了它,李宮裁的“秀水明山抱複回,風流文采勝蓬萊”,也用的是它。

    (歐公原句為“蔚然深秀”。

    早年燕京大學對門是一古園,即名蔚秀園,亦取義于此。

    )這西南勝境,則有一泉,其聲潺潺,瀉于兩峰之間,因此賈政提議要用上這個“瀉”字。

    一清客遂拟“瀉玉”二字。

    寶玉嫌它過于粗陋,不合乎元妃歸省的“應制體”,這才改拟曰“沁芳”。

    雅俗高下,判然立見。

    賈政含笑拈須點頭不語——這乃是十二分的贊賞的表示了呢! 世上一般看《紅樓夢》的,大抵也都如此,因為确實是新雅典麗,迥乎不同于庸手凡材,——可不知就在這裡,透過字面,卻隐伏着雪芹的超妙的才思和巨大的悲痛——原來這正是以此清奇新麗之詞來暗點全園的“命脈”,亦即象征全園中所居女子的結局和歸宿! 雪芹寫《紅樓夢》,為什麼要特寫一座大觀園?據脂硯齋的批語說是:“隻為一葬花塚耳。

    ”這種批語,至關重要,但也被人作了最狹隘的理會,以為修建了一座大觀園,隻是為了寫“黛玉葬花”這個“景子”——這已然被畫得、演得、成了一種非常俗氣的套頭兒了。

    要領會雪芹的深意,須不要忘掉下面幾個要點: (一)“寶玉系諸豔(按即“萬豔同悲”之豔字)之貫,故大觀園對額,必待玉兄題跋。

    ”(第十七回總批)寶玉是身親目睹群芳諸豔不幸結局的總見證人,他題“沁芳”,豈無深層涵義。

     (二)寶玉與諸豔搬入園後,所寫第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