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附錄3 青石闆的奧秘

首頁
     這又證據何在?證據還是上面已引的“方經二十四丈”的“照應副十二钗”。

    請看:那巨石是正方的,四條邊,每條長度是二十四丈,即兩個“十二”,所以正方的四邊共計“八”個“十二”——這就是“照應”了八層副钗的“數理”。

     到此,我再發一問:請算算吧,一層正钗,加上八層副钗,共是九層,九乘十二,正是一百零八位女子。

     這就表明:雪芹作一部《石頭記》,是由《水浒傳》而獲得的思想啟發與藝術聯想!其意若曰:施先生,你寫了一百單八條綠林豪傑,我則要寫一百零八位脂粉英雄,正與你的書成一副工整的“對聯”! 108,這是我們的民族喜愛的數字,其實它也還是個“象征數字”——象征着“多”。

     為什麼單要用108來象征多呢? 講這種十分通俗的數字的數理,須推源到我們的古《易》之學。

    因為說起來很費篇幅,如今姑且隻講一點吧。

    《易》是由陰陽構成的,而我們的數字也有陰陽之分,即“奇”數為陽,“偶”數為陰。

    故在《易》中陽爻以“九”為計爻之辭,陰爻以“六”為計爻之數。

    “六”的兩倍(疊坤卦)即是“十二”。

    所以在我們中華文化上,“九”是陽數之極(九月初九為“重陽”節),“十二”為陰數之最(太陽曆的月份是十二)。

    因此,我們是将此兩個“代表數字”運用起來,“乘”出來一個“一百零八”的——雪芹也正是如此! 雪芹是以這個代表或象征的數字,寫了他書中的“諸芳”“群钗”“千紅”“萬豔”,為這些女子的不幸命運同悲(杯)一哭(窟)! 這是一部極偉大的中華新婦女觀的文學巨著——也是文化奇迹。

     雪芹不但寫人是一百零八位,連全書的回數也是一百零八。

    全書分兩大“扇”,前扇寫盛,後扇寫衰,前後各為五十四回書,總是盛衰、榮辱、聚散、歡悲……互相呼應、輝映——那大對稱的結構格局,異常精嚴細密。

     書的總精神意旨,隻用了兩個字來标題概括,曰“沁芳”。

    此二字實即“花落水流紅”“流水落花春去也”的“濃縮”“結晶”,說的是這多不幸女兒的可憐可痛結局命運。

    沁芳二字最為沉痛不過,但世人當“閑文”視之,不解其味。

     小說會有108回的嗎?此說太怪。

     答曰不怪。

    與雪芹同時微晚的一部小說叫《歧路燈》,就是108回。

     但雪芹的108更精密:以每9回為一段,共為12段——仍是奇數偶數的妙理的巧用。

     試看:第九回鬧學堂(總寫男子之不材,引起秦可卿之病),第十八回元春省親,第二十七回群芳錢花,第三十六回夢兆(寶钗),第四十五回風雨夕,第五十四回除夕元宵(盛之頂點),第六十三回群芳壽怡紅,……請問哪一個關鍵不是落在“九”上?不理解(或不承認)這種大文學家的結構法則,對于認識雪芹的思想與藝術都會造成巨大的隔閡與損失,那不實在太可惜了嗎? 壬申夏至節後草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