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節 初秋的号角

首頁
    火小叢書》(最初還編有《呐喊文叢》《呐喊小叢書》)兩套小叢書,都是以宣傳抗戰作為主要内容。

    巴金為了讓這些小冊子如期出版,不僅自己徹夜趕寫文章,還與朋友們寫信廣泛聯系,與靳以一起組約稿件,在空中敵機盤旋下,在敵人的機關槍掃射聲中,親自跑印刷所,改槁子,看校樣。

    他在魯迅逝世一周年前夕,為趕印魯迅先生紀念委員會編的《魯迅先生紀念集》,坐人力車把沉重的印書用的紙張搬到印刷所去,一路上他看夠了敵機在頭上飛來飛去,聽厭了從飛機中傳來的機關槍聲。

    他想起一年前站在魯迅靈前,人們說過的話:&ldquo我們要繼承魯迅先生的遺志。

    &rdquo現在我們實現誓言的時候到了!在前線開向敵人的炮火,在山間田野流着的中國戰士的血,正是我們這一代人向魯迅先生生前所創造的事業的酬答。

    &ldquo抗戰一定勝利,新中國一定到來。

    &rdquo巴金不但把這兩句話牢記在心中,還多次寫在他自己的作品中。

     這一年的十一月廿一日,上海的租界成為孤島,因為四周的中國地界都被日軍占領了。

    這一天許多人流着淚站在蘇州河南岸,面對着浜北的大火,看敵人的鐵蹄下,國土淪喪,同胞遭殃。

    巴金也像别的人一樣,隔着一條蘇州河,看到了對岸的淪陷景象。

    那是一片火焰:房屋在燃燒,生命在喪亡,電線、樹木、家具、門窗、店鋪、招牌全都化成灰燼&hellip&hellip他知道他住過的閘北寶山路房屋,繼一九三二年一。

    二八戰争之後,現在又再一次在火海中毀了;他知道他短期住過的楊樹浦房子,現在也該在火海包圍之中。

    這些地方曾經留下過他多少生活的影子。

    結識過多少朋友,他們曾經給他過多麼溫暖的友情,現在他們都在哪裡?此刻,在那裡受難的都是他的同胞,他的朋友,他的兄弟:焚燒的都是我們自己的國土。

    這是整個民族的曆史、文化和理想在受着煎熬,受着摧殘。

    他望着火海返照到天空中去的漫天紅光,心如刀割,禁不住燃燒起滿腔悲憤,滿腔仇恨,想到亞。

    赫爾岑的《暴風雨後》的一句話來:&ldquo這樣的幾分鐘會激起十年的憎恨,一生的複仇。

    &rdquo他發誓總有一天 要昂着頭回到這個地方來!然後他離開河岸,回到法租界自己住處,準備着怎樣把上海淪陷的景象反映到《烽火》周刊上去。

     但是一到年底,上海租界的情況就開始改變。

    雖然當時英美等國還不曾與德日意三個法西斯軸心國宣戰,上海租界還可以暫時保留着一個中立的&ldquo孤島&rdquo局面,日本軍隊還暫時無法進入租界控制一切,但是中國人自己辦的報刊,租界當局已無法阻止敵僞從外面伸進一隻魔手來進行幹擾。

    所以當時上海的&ldquo中國地界&rdquo一旦淪陷,原在租界出版的一些報刊都紛紛停刊了,《烽火》也就在這時被禁發行,不得不考慮遷廣州出版。

    直到1938年初,《譯報》、《文彙報》等報紙以洋商名義登記的辦法,可以拒絕敵僞檢查,&ldquo孤島&rdquo上海的新聞文化界才又出現了一個時期繼續堅持抗日的熱鬧繁榮景象。

     這時,巴金已從拉都路敦和裡遷到霞飛路霞飛坊(即今淮海中路淮海坊)59号索非家三樓,他在這裡寫完了在戰争發生前就開始動筆的&ldquo激流三部曲&rdquo的第二部小說《春》,這部小說原在《文季月刊》創刊時連載,邊寫邊登,因刊物停刊而暫時辍筆。

    現在他連自己都想不到怎麼會有這樣的勇氣,在這樣一段苦悶的日子裡完成這樣一部作品。

    他在寫作過程中曾多次煩躁地擲下筆,準備馬上離開&ldquo孤島&rdquo上海到别處去,甚至坐在書桌前一個鐘頭還寫不出一個字。

    但是他還是終于控制了自己的感情,使自己仍然回到那個大家庭的故事中去,這不僅僅因為自己并不曾因戰事而把舊的生活經曆遺忘,還由于開明書店正等着,準備在上海把這本書排印出版。

    他這才又拿起筆來把淑英和蕙這兩個少女的故事繼續寫下去。

    他住到霞飛坊後,就很自然地常在黃昏時分,來到霞飛路一帶散步了。

    這裡馬路寬,商店很多,但它兩旁綠樹成蔭,房屋整齊,巴金在散步時常常看到一些青年學生從學校裡放學出來,他們抱着書,和同伴說着話,慢慢地走回家去。

    他從他們年輕的臉上看到希望,看到理想。

    他常想為他們寫些東西,覺得帶一些溫暖和同情給這些青年朋友,就是自己的幸福。

     寫完《春》,看完開明書店給他的校樣,那已是1938年的陽春三月。

    現在他決定離開上海到廣州去,臨行前卻接到李采臣自成都來信,說馬宗融夫人羅淑在産下一個男孩以後,不到二十天就患産褥熱死在醫院裡。

    這個不幸的消息,使巴金比去年聽到缪崇群夫人逝世時更感到悲痛。

    他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