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節在人民的歡騰中

首頁
    而無法向他伸出手來,結果似 乎并不曾有什麼人來幫助他。

    沈從文心裡有點黯然。

    了解内情的人,知道他曾用小刀劃破手臂上的血管,企求離開人間。

    但他得救後,并無什麼怨意,臉上還是浮現着微笑,仍熱情地招待着去看他的客人;并且聽他說,準備去參加革命大學,或者幹脆改行…… 到了九月下旬,巴金接着出席文聯常委會會議之後,又參加了全國政治協商會議的第一屆全體會議。

    如果出席全國文代大會,根據巴金自己所說,是好像在狹小的籠子裡,看到了長着翅膀的籠外的同夥;那麼九月間的會,就不但使巴金看到了籠外的同夥,還使他看到了廣闊的天空。

     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制訂了中央人民政府的組織法,選舉了中央人民政府主席的人選,決定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徽和年号以及國都所在地。

    這個會無疑是中國曆史上的一個重大轉折時刻,它意味着舊統治王朝的覆滅,和新體制的誕生。

    巴金以他的全國政協委員身份,參與了這樣一些重大事件決議的過程。

    曆史把這個作家推上了政治舞台。

    他和當時中國其他一些傑出的作家、藝術家如茅盾、梅蘭芳等人一樣,在此以前,從未在中國的參政會上有過一個席位,但是現在他們與毛澤東、朱德、劉少奇、周恩來、宋慶齡等坐在一起。

    單就這樣一個現象,就夠被壓得氣都透不過來的中國的老百姓包括廣大的知識分子,興奮若狂!同時也使這些熱情的有個性的作家、藝術家,他們自己也開始卷人群衆瘋狂似的歡樂的熱潮中。

     随着政治上“一邊倒”口号的提出,我們建國初期的許多改革,都是跟着以斯大林為首的“蘇聯老大哥”學習的。

    一九四九年十月一日的開國大典,百萬人的大遊行,這樣巨大規模 的慶祝,在中國曆史上曠古未有。

    這果然顯示了中國革命勝利的偉大,人民的團結堅強,與對敵人的巨大威力。

    這樣壯闊的氣勢,當然激動了千千萬萬人,也激動了千千萬萬感情豐富的詩人、作家和藝術家。

    當巴金站在天安門城樓的觀禮台上,望見天安門廣場上數不清的迎風招展的紅旗,聽見從下午三時開始,接連六個小時春雷般的熱烈歡呼“毛主席萬歲”,使他“如此清楚地看到中國人民光輝燦爛、如花似火的錦繡前程”,感覺到“心要從口腔裡跳出來,人要縱身飛向天空”,“個人的感情‘消失’在群衆的感情中間”,以緻他在六年後還回想起這個“大歡樂的日子”,認為“毛主席在天安門城樓上向全世界宣告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的時候,向全世界宣告中國 人民站起來了的時候“,那是”覺醒起來、團結起來的中國人民揭開了曆史的新的一頁,結束了過去的痛苦和屈辱的生活,做了自己的主人。

    “以緻他在十年以後,也還認為當年那個晚上,是他”最大的幸福“,他說,”望着廣場上數不清的頭和手,望着一片紅旗的海洋“,”我知道一個幸福的時代開始了。

    “ 當年巴金心中的歡樂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在二十年代,他曾在一個晚上發出過“無邊的黑暗中一個靈魂的呻吟”;在三十年代初,他又曾在一本書的序文裡喊出“大多數人的受苦和我的受苦像一根鞭子似地永遠在鞭打着我。

    ”他的作品裡描寫的幾乎全是人們的苦惱,世間的悲劇。

    因為在他四十多年的生活中,他所看到的都是好人被壓,窮人受欺,哪有今天這樣幾億人民揚眉吐氣,歡欣鼓舞?他寫作時,常常因為主人公的悲慘死亡而流淚。

    他也曾想給正直的普通人安排一個幸福的結局,但是現實生活中,正直的人受到不公平待遇,常使他愛莫能助。

    因此,他的作品總是給人們增加憂愁,而無法給人們解脫痛苦。

    他自己也為此感到陰郁。

    而現在,革命勝利了,人們都在跳呀,唱呀,歌頌解放。

    他以為人民如此熱愛共産黨,反映出自己過去對黨的認識不足,覺得自己應該和人民在一起,改造自己的思想,同時面對這樣一個激動的場面,巴金也禁不住在心中喊着:“我要寫人民的勝利和歡樂,我要歌頌偉大的時代,偉大的人民,偉大的領袖!” 這時巴金和全國許多作家、藝術家一樣,似乎已不再像過去那樣時常感到孤獨和寂寞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