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七節心聲、掌聲和雷聲

首頁
    巴金和蕭珊帶着孩子們回到上海家中,在大門口剛按了一下電鈴,就聽見那隻日本種小狗在裡邊聞聲歡跳。

    接着,巴金的兩個妹妹就出來開門,她們見巴金、蕭珊和孩子們都面色紅腴,臉露笑容,知道他們在南方過得很好,也就十分高興。

    毛色黃白相間的小狗在大家腳邊搖頭擺尾,跳來跳去,歡天喜地,九姑李瓊如就告訴巴金,說小狗在他們出門期間,每天早晨跑到樓上,等候在他們緊閉的房門外,巴望着他們能起身開門出來。

    現在發現一個月在外旅行的主人們回來,小狗那股高興勁真是難以形容。

    它先是搖着尾巴嗅大家的腳,然後邁開大步,在院子裡急急地繞着圈子奔跑。

    這使原來就生氣蓬勃的巴金家庭,這時更加熱鬧,大家還來不及安頓好行李,就連聲喚呼:“包弟,包弟!”特别是小棠,禁不住把它叫到身邊,摟在懷裡。

     那隻小狗,本是住在淮海中路上方花園裡的一個瑞典人豢養的。

    它的名字叫“斯包弟”。

    後來瑞典人回國,就把它讓給住進那幢房子裡去的作家唐弢.唐弢三年前調北京工作,他想到巴金家有院子,有草坪,比上方花園的條件更好,就在臨行前幾天,征得巴金、蕭珊同意,将“斯包弟”贈給巴金。

    巴金一家都很歡喜這隻小狗,為了叫喚它時更順口,他們把它改稱“包弟”。

    蕭珊與小棠對它更有興趣,也十分關心它的生活。

    但它來的不是時候,正碰到國家經濟困難時期,人尚且“有啥吃啥”,狗的飼料也就更難盡如人意了,幸而當時巴金能每月憑十幾張票證帶着蕭珊進政協文化俱樂部進餐,蕭珊也就有機會在餐桌上随便收拾一些殘餘帶回家去喂包弟,或者幹脆向服務員打個招呼,讨幾根肉骨頭帶回去讓包弟啃。

    包弟也真能讨新的主人歡喜,它每晚在院子裡主動值班,凡籬笆外面有點腳步聲,它就叫了起來,路人一過,它就停歇,從不無故驚擾屋裡當家的。

    白天在客人面前,它常把舊主人教會它的那套直立作揖的本領露出來,博取滿堂哄笑。

    有時日本朋友來,就更為主人添話題,因為包弟原是日本種,日本客人看到它,特别感到親熱,有些隔了一二年沒見面的日本朋友,重見巴金時,還會問起:“你家的小狗怎樣了?”巴金總是說:“很好,它還是這麼可愛。

    ” 在上海住了還不過一個月,到這一年三月底,巴金又到北京開會,這次主要是參加第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三次會議。

    他作為大會主席團成員,聽取了周恩來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

    這個報告對巴金來說,印象最深刻的是它強調了“要進一步發揚民主”,并明确地指出的幾句話:“知識分子中的絕大多數已屬于勞動人民的知識分子,如果還把他們看作資産階級知識分子,顯然是錯誤的。

    ”隔了二十天,即四月十八日,周恩來又在全國政協三屆三次會議上作《我國人民民主統一戰線的新發展》的講話,說“要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動員更多可以動員的因素,來參加社會主義建設,擴大我們的民主生活。

    ”到了四月底,中共中央正式批準了中宣部的《文藝八條》,交由文化部黨組和文聯黨組下發各地文藝單位,進一步貫徹執行雙百方針。

     在這些日子裡,巴金在北京還聽了周揚等人傳達周恩來與陳毅在廣州召開的科學工作會議和戲劇創作會議上知識分子問題的報告。

    周恩來在這個報告裡批評了一九五七年以後出現的“左”的傾向,重申了我國知識分子絕大部分是勞動人民的觀點,對待知識分子:一、要信任他們;二、要幫助他們;三、要改善關系;四、要解決問題;五、一定要承認我們過去有錯誤,應對 過去批評錯了的、多了的、過了的,向同志們道歉;六、承認錯誤,還要改。

    陳毅則在會上說知識分子“是為無産階級服務的腦力勞動者,應該對他們取消資産階級知識分子的帽子,今天我對你們行‘脫帽禮’。

    ” 巴金在北京與作家中的許多老朋友如茅盾、周揚、夏衍、老舍、曹禺、沙汀、劉白羽、陳荒煤、何其芳、嚴文井、邵荃麟等都有較多時間的會晤,更到過葉聖陶、冰心及沈從文三個老友家中歡聚。

    這是他曆次赴京叙舊最暢的一次。

    特别是在沈從文家裡,他看到沈從文已完全恢複過去那種對事對人樂觀、豁達、寬厚的神情,巴金更為高興。

    沈從文在曆史博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