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六節受難的靈魂

首頁
    日去作協上班後,作協造反派卻通知裡委對她進行監督,要她每天早上清掃馬路。

    蕭珊不得不每天天還沒有亮,就戴着口罩上馬路掃地。

    有一次,她到作協學習,傍晚與巴金一起回家,那天總算造反派沒有留難,他們六點左右就到家了。

    蕭珊比較高興,一到家便到廚房準備晚餐。

    巴金像往常一樣,在走廊裡的飯桌旁坐了下來,他随手拿起報紙,忽然看到兩個工人作家寫的文章《徹底揭露巴金的反革命真面目》,心裡頓時大吃一驚,還不及細讀,就忙把報紙藏了起來,怕蕭珊看到,影響她的情緒。

    蕭珊果然面露笑容,端着飯菜出來了,巴金隻好故作鎮靜,陪同蕭珊匆匆把飯吃好,但心裡卻忐忑不安,不知說什麼好。

    隻見蕭珊放下碗筷,就找報紙看。

    巴金想把她的注意力引到别的地方,但一轉眼,她還是想到要看報,終于把報紙找到了。

    她看着,看着,忽然一聲不響,笑容沒有了,就走到房間裡去,這一夜就再也不講一句話。

    巴金的心,像被誰割了一刀那樣,他看到蕭珊躺在床上,臉朝裡面,小聲地哭着…… 一到夏天,巴金又讓造反派揪去參加上海文化系統召開的鬥争巴金的電 視大會。

    作協造反派還以“上海作家協會造反兵團”與“上海工人革命文藝創作隊”名義出了兩本《徹底打倒無産階級專政的死敵巴金》專刊,反映這次批鬥大會的内容。

    與此同時,上海兩家大報又各以《鬥倒批臭文學界反動權威巴金》和《清算反共老手巴金的滔天罪行》為通欄标題,發表整版文章對巴金進行批判。

    第二天,又分别以類似的通欄标題發表消息,報道文化系統舉行電視鬥争大會的内容。

    這一時期報紙本來已經像中了邪一樣,題目越用越大,文字字體也從五号字放大到四号字,唯恐吓不倒人家。

    現在所有“大批判”文章都處理得這樣突出,這次也不例外。

     巴金面對這樣的遭遇,一如但丁在《神曲》中描寫的煉獄中受罪那樣,他唯一祈求的是淨化自己的心靈。

    他承受一切冤屈,承受一切罪過,承受一切魔鬼對他的各種迫害。

    然而到了秋天,他又不得不離開蕭珊去郊縣松江辰山公社參加“三秋”勞動。

    這時,工宣隊與軍宣隊已經“占領上層建築”,這次下鄉,統由工宣隊員帶領。

    這些工宣隊員為了表示自己立場堅定,愛憎分明,對巴金和他的難友們大都要求很嚴厲。

    因此,在勞動中,巴金和他的難友們又不免被派去幹最重的活,吃難以下咽的“憶苦飯”,并聽取造反派的任意造謠和無端訓斥,如說他“每月領取上海作家協會一百元的房租津貼”等等。

    這類精神折磨,大半是在“田頭批鬥會”上進行。

    每當大家流着汗努力挑泥挖土的時候,忽然一陣笛聲,大家便放下鐵鎝,集中起來,在男女社員們的圍觀中,聽貧下中農對舊社會的控訴,然後就由造反派或工宣隊員出來向“牛鬼”訓話,不是指那個人幹活不夠積極,就說這個人跑路精神不佳,最後就随便拉出個“罪孽深重”的人來作重點批判,要他低頭認罪。

    在這種場合,最合适的常常是巴金。

    因為他的名氣最響,誰都知道他出身地主家庭,又寫過“大毒草”《家》。

    而且在革命群衆批判他的時候,加給他的罪名,一般他都能接受,因此批鬥會也最容易獲得“巨大成果”。

     後來回到上海,形勢似乎有些緩和,巴金、王西彥、魏金枝等似乎都得到“寬大”的處理,可以允許與革命群衆一起參加學習了;工宣隊員看到他們,也開始露出了笑臉。

    蕭珊也因為身體不好,得到裡委允許,可以不再每天一早上街打掃馬路,而由巴金的妹妹代勞。

    但是也就在這個時期,社會上忽然又掀起一個“知識青年到農村去,接受貧下中農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高潮,巴金和蕭珊不得不流着眼淚把剛從初中畢業的十七歲的兒子小棠,送到安徽省嘉山縣農村插隊落戶。

    風雨飄搖的時代,從不幸的家庭成長起來的子女,飽嘗了時代的艱辛,也看夠了世态炎涼,人情冷暖。

    他們和他們的父母共同承擔了社會對他們不公平的待遇。

    當時巴金的女兒小林已在不久前從上海戲劇學院畢業了,學校被既殘忍又愚昧的造反派所控制和占領,畢業學生的去向誰也無法作主,年輕的畢業生都像失群的螞蟻,到處亂碰。

    小林得到同學祝鴻生的照應,在患難中結成良伴。

    這使病中的蕭珊,在巴金下鄉和小棠務農的時期,總算有了半個依靠。

     但是不久,巴金他們從“三秋”勞動回來後所受到的“寬大”待遇。

    又很快改變了。

    據說是工宣隊準備先把他們幾個人“解放”的打算,受到張春橋的批評,理由是:“上海作家協會沒有一個好人,不存在解放人的問題!”于是第二年他們又被“下放”到松江去勞動,邊勞動邊“鬥、批、改”。

    雖然,他們通過去年“三秋”勞動,對割稻打谷之類的農活已經比過去熟練,但這沒有用,他們仍是“牛鬼”,造反派依然對他和他的難友們保持着敵對的眼光,對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