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來信
江蘇某縣某鄉中心小學十位同學四月十八日寫信給我:
敬愛的巴金爺爺:我們是十個小學五年級的學生,平均年齡不到十一周歲,在學校裡都獲得了“三好”或“品學兼優”的獎勵。
但是近年來,我們被一些新的現象迷惑了。
爸爸媽媽說話三句不離鈔票,社會上常以收入多作為自己的驕傲。
有位每月工資是三十多元的老師,當我們問她工資多少時,她臉紅了。
我們有位同學數學考了九十四分,她嗚咽起來,原來爸爸答應她,考了九十五分可得五元獎金。
許多家長都用金錢、新衣、旅遊來鼓勵我們取得好成績。
有些同學在談到将來時,往往把單位好、工資高、獎金多作為自己最好的向往。
一句話,為金錢工作、為金錢學習,已經成為理所當然的事。
這難道就是我們八十年代的少年應該追求的理想嗎?作為三好學生,我們可以攻克學習上的重重難關,但是在這裡,在理想問題上我們成了十隻迷途的羔羊。
但是我們不甘沉淪,我們決心探索、尋求,我們十個朋友決定開展一個“尋求理想”的活動。
巴金爺爺,我們讀過您寫的很多書。
現在您已上了年紀,可是我們還常常在報紙上、電視裡看到您在忙碌地工作。
我們想您那裡一定有一種神奇的力量,有打開我們心靈窗戶的神秘鑰匙,因此,我們想向您請教。
當您伏案寫作的時候,您想的是什麼?您寫了那麼多的書,您追求的是什麼?
巴金爺爺,我們知道您很忙,您有很重要的工作,您還需要休息,我們實在不願意打攪您,但是我們十分需要您的幫助。
十隻迷途的羔羊向您呼救,請您以最快的速度給我們指點。
祝您長壽。
十個尋找理想的孩子
寫信人的名字給我删掉了。
二、我的回答
親愛的同學們:你們的信使我感到為難。
我是一個有病的老人,最近雖然去北京開過會,可是回到上海就仿佛生了一場大病似的,一點力氣也沒有,講話上氣不接下氣,寫字手指不聽指揮,因此要“以最快的速度”給你們一個回答,我很難辦到。
我隻能跟在你們背後慢慢地前進,即使遠遠地落在後面,我還可以努力追趕。
但要帶着你們朝前飛奔,不是我不願意,而是力不能及了。
這就說明我不但并無“神奇的力量”,而且連你們有的那種朝氣我也沒有,更不用說什麼“神秘鑰匙”了。
不過我看你們也不必這樣急,“尋求理想”不是一天兩天的事。
理想是存在的。
可是有的人追求了一生隻得到幻滅;有的人找到了它一直堅持到生命的最後一息。
各人有各人的目标,對理想當然也有不同的理解。
我聽廣播、看報紙,仿佛人們随時随地都在談論“理想”,仿佛理想在前面等待人,隻要你一伸手就可以把它抓住。
那麼你們為什麼還那樣着急地向我“呼救”呢?你們不是都有了理想嗎?你們在“向錢看”的社會風氣中感覺到窒息,不正是說明你們的理想起了作用嗎?我不能不問,你們是不是感到了孤獨,因此才把自己比做“迷途的羔羊”?可是照我看,你們并沒有“迷途”,“迷途”的倒是你們四周的一些人。
我常常想,我們生活在其中的社會有時會是十分古怪,叫人難以理解。
人們喜歡說,形勢大好,我也這樣說過。
這種說法不是沒有道理,我也有自己的經驗:根據我耳聞目睹,舍身救人、一心為公的英雄事迹和一人有難、八方支援的好人好事,每天都在遠近發生。
從好的方面看,當然一切都好;但要是專找不好的方面看,人就覺得好像被壞的東西包圍了。
盡管形勢大好,總是困難很多;盡管遍地理想,偏偏有人惟利是圖。
你們說這是“新的現象”,我看風并不是一天兩天刮起來的。
面對着這種現象,有人毫不在乎,他們說這是支流,支流敵不過主流,正如邪不勝正。
即使出現這樣的情況,譬如說鈔票變成了發光的“明珠”,大家追求一個目标:發财,人人争當“能賺會花”的英雄;又譬如說從喜歡空話、愛聽假話,發展到販賣假藥、推銷劣貨,發展到以權謀私、見利忘義……也不要緊,因為邪不勝正。
還有人說:“你不要看風越刮越厲害,不久就會過去的。
我們有定風珠嘛!”同他們交談,我也感到放心,我也是相信邪不勝正的人,我始終樂觀。
同學們,請原諒,我不是在這裡講空話。
束手等待是盼不到美好的明天的。
我說邪不勝正,因為在任何社會裡都存在着是與非、光明與陰暗的鬥争。
最後的勝利當然屬于正義、屬于光明。
但是在某一個時期甚至在較長的一段時期,是也會敗于非,光明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