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十四)

首頁
    一九三五年一月下旬,黔北的山巒已經透出隐隐的春意。

    盡管山林還未脫去冬季的容貌,山岩下有時已可看到悄悄開放的野花。

     遵義會議期間,部隊得到休息整頓,補充了衣物冬裝,士氣大振。

    雖然隻不過短短十天,已經是西征以來最長的一次休息了。

    遵義會議還沒有詳細傳達,主要内容卻已傳布在部隊之中。

    這些消息就象一股清泉傾注到幹涸的土地,就象陽光穿透了迷霧,混亂的思想得到了統一,人們的情緒穩定了,清醒了。

    “打過長江去,與四方面軍會合,創造新根據地”的口号,又激起了人們新的熱情。

     按軍委命令,紅軍分三路北進川南:一路從桐梓、新站、松坎出發,經溫水、良村、東皇殿,向赤水前進;五、九軍團和中央縱隊為中路,經桐梓、九壩、良村、東皇殿到土城;三軍團為左路,從懶闆凳出發,經遵義、大橋、李子關、回龍到土城。

    一月二十二日,中央電令紅四方面軍突破嘉陵江,吸引和鉗制川敵,令二、六軍團也積極行動,以便配合中央紅軍由泸州、宜賓之間渡過長江。

     貴州真是一個名符其實的山國。

    部隊從婁山關進入桐梓,剛剛踏進巴掌大一小塊平地,接着折而向西,又鑽進了一片山海。

    過了良村,山谷才略略開闊了一點。

    這裡人民十分窮困,而山川卻頗為秀麗。

    兩邊山上森林茂密,山谷青幽。

    在兩山之間,有一道平緩的山梁。

    這天天氣晴朗,隊伍行進在長長的山梁上,真是人歡馬叫,風展紅旗如畫,隊伍中不斷滾過一陣陣笑聲和歌聲。

    尤其是中央蘇區的山歌更為引人。

     拜别老娘淚如泉喲, 走投無路上梁山喲, 扯起紅旗鬧革命喲, 不滅白匪誓不還喲。

     一聽那尖尖的嘹亮的音調,就知道是那位被稱為“水馬司令”的金雨來唱的。

    他的山歌還沒有落音,不知何時開始的傳統風習就纏住他了。

    楊米貴立刻扯起嗓子大喊:“好不好?妙不妙?再來一個要不要?”接着全營潮水般的歡聲就包圍了他。

    金雨來本來心裡快活,略微客氣了一下,又唱起來: 山歌越唱越開懷喲, 東山唱到西山來喲, 紅色瑞金鬧革命喲, 紅旗滾滾過山來喲。

     一聲炮響震山崖喲, 革命群衆四面來喲, 有的帶刀帶槍馬喲, 為了革命帶米來喲。

     楊米貴今天完全居于主動,臉上笑吟吟的,不等營長唱完,又喊起來: “不行,不行,大家是要你唱個《送郎當紅軍》呢!”“對,對,歡迎營長唱個《送郎當紅軍》!!!”大家也跟着起哄。

     金雨來腦筋機靈,眼珠一轉,立刻說: “行,米貴,咱們倆合唱一個,你當妹妹。

    ” “不,你當妹妹!” “營長當妹妹!!!”戰士們又喊。

    好象營長當了“妹妹”對他們就特别惬意。

     金雨來一看難以擺脫,就連聲說好。

    接着就唱起來蘇區參軍時男女唱和的歌子: 今年哥哥二十零喲, 放下鋤頭去當兵喲, 願你天天打勝仗喲, 同志哥, 旗子飄飄過瑞京。

     米貴甚為得意,好象他真地是營長的“郎”了,就立刻用粗憨的聲調唱道: 妹子說話合我心喲, 哥哥決意當紅軍喲, 軍服綁腿打得緊喲, 同志妹, 你在家事事要小心喲。

     隊伍前呼後應,齊聲喝彩,使歡樂的情緒達到高潮。

     這時,毛澤東騎着一匹白馬也行進在行列裡。

    他披着大衣,拿着馬鞭,不自覺地敲着鞍子,輕輕地哼着什麼,好象頗為悠閑的樣子。

    雖說臉上仍然有些憔悴,但畢竟心情愉快多了。

     “毛主席!” 他聽到有一個熟稔的聲音喊他。

    循聲望去,見路邊草地上坐着一個小巧玲珑的女同志,正笑微微地站起來,一面摘下軍帽擦汗。

     “這不是小麻雀嗎,可好久不見你啰!” 毛澤東一面笑着,下了馬,同她握手。

     “小麻雀”是劉英的綽号,因為她年輕活潑,那口湖南話說得铿锵有緻,所以大家常這樣叫她。

     “毛主席,你剛才是在馬背上哼詩吧?”劉英笑着問。

    “是呵,剛才不是經過夜郎國嗎,我是在哼李白的詩呀!” “李白的什麼詩呀?” “你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