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四十六)

首頁
    紅軍過了岔羅,就最後離開彜族區了。

     仍然是窄窄的山溝和崎岖的山徑,滿山都是五彩缤紛的杜鵑花,還有叮咚的流泉。

    風景是夠美了,可是這些還暫時與紅色戰士無緣。

    他們想的隻是一件事:迅速越過大渡河。

     在大部分時間裡,戰士們都比指揮員的心頭輕松。

    即使有時覺得處境危殆,也并不在乎,似乎這一切都由他們的上級包攬了。

    例如現在就有人嘻嘻哈哈笑談着彜族區的趣聞。

    可是指揮員就不同了,作為先遣隊司令的劉伯承和政委聶榮臻一路上就很少說話。

    劉伯承騎的仍然是那匹老白馬,勉勉強強能跟上紅軍的腳步。

    他的脖子裡依然挂着那個單筒的望遠鏡,身上斜挎着圖囊和一柄彎彎把兒的雨傘。

    從他的面容和整個的姿态,都可以看出他陷入到沉思裡。

    周圍的山峰,溪水,野花,流泉,以及戰士們高一陣低一陣的笑語,都似乎離得他很遠,很遠…… “隻要有船我就有辦法!”他低聲地說。

     跟着老白馬行進的作戰局長薛楓,以為他要吩咐什麼,就往前趕了幾步,又聽見他說: “隻要有船我就有辦法!” 薛楓望了望他那直視前方凝然不動的神态,才發現他是自言自語,就回過頭對聶榮臻說: “總參謀長這人真有意思,又在自言自語呢。

    ” “他說什麼了?”聶榮臻在馬上問。

     “他說,隻要有船我就有辦法。

    ” 聶榮臻微微一笑: “昨天半夜,我就聽見他這樣說。

    我以為他要同我讨論什麼,一看他睡得呼呼的,才曉得他是做夢。

    ” 薛楓笑了。

    聶榮臻又說: “其實,我也做了一個夢,一下子得了五條大船。

    ” 說過,竟笑出聲音來了。

     正說話間,走在前面的紅一團吹起急促的防空号聲,部隊在路邊停下來了。

    這是長征路上的家常便飯,部隊早就應付裕如。

    戰士們更樂于有機會休息一下。

    劉伯承和聶榮臻都下了馬,飼養員随便在路邊折了些樹枝把馬匹僞裝起來。

     接着,天空中出現了三架敵機。

     “瞧,這龜兒子要丢蛋了!”一個人喊。

     “不,不,是屁股冒煙呢!”又一個人說。

     大家定睛細看,既不是丢蛋,也不是屁股冒煙,而是在撒傳單。

    轉一圈就撒下一大溜,瞬刻間,那紛紛揚揚的紅綠傳單,随風飄得滿天都是,正在輕緩地飄落下來。

     警衛員從近處的山坡上撿了一張回來,遞給了聶榮臻。

    聶榮臻一看,這張巴掌大的新聞紙上,印着粗大的黑體鉛字: 中共士兵們: 前有大渡河天險,後有幾十萬追兵,你們現已陷入絕境,即将全軍覆沒。

    朱毛匪酋也将成為石達開第二。

    何去何從,望速抉擇!猛省!!!猛省!!!猛省!!! 聶榮臻輕蔑地笑了一笑,将傳單遞給了劉伯承。

    劉伯承看了看,将傳單輕輕撕掉丢在一旁,然後仰起頭來,望着那些仍舊漫天飛揚的傳單笑道: “真是丁丁貓想吃紅櫻桃,連眼睛都望綠了!” 年輕的作戰局長薛楓,一直盯着那三架盤旋的敵機,這時插話說: “前幾天繳獲的報紙說,蔣介石親自坐飛機視察過大渡河前線,現在不知道他是不是又來了。

    ” “不一定吧,”劉伯承笑笑說,“現在他已經基本上布置好了。

    ” 其實,誰也沒有料到,說這話的時候,蔣介石真地就在他們的上空。

    據多年後的材料透露,蔣介石确曾兩度從昆明飛臨大渡河前線上空視察。

     這位統帥軍裝筆挺地坐在軟椅上,從舷窗裡貪饞地望着那條夾在深谷裡的激流。

    他面含笑意,把一切希望都寄托在這條激流上了。

     坐在他旁邊的是矮小精幹的陳誠,手裡拿着一張地圖,不時地應付着他的上司的問詢。

     “安順場究竟在哪裡?”蔣介石問。

     “委座,您瞧,就在那個河灣灣裡稍為突出的地方。

    ”陳誠欠起身子來指點着。

     “是在那個圓包包山旁邊嗎?” “是的。

    ” “那村子很小嘛!” “是的,很小,不過百把戶人家。

    石達開的隊伍就困守在那個圓包包山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