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一)

首頁
    在毛兒蓋度過的時日,象鈍力子割肉一樣痛苦而又漫長。

    夜間在村邊、地頭露營的戰士們,不知道一夜凍醒幾次;白天又為辘辘饑腸騷擾得片刻不甯;尤其是居民遠離所造成的寂寞,更造成了一種無形的壓力。

    這些都使人難以忍受。

     劉英也象大家一樣焦躁不安。

    一有工夫,她就跑到張聞天那裡閑談一回。

    他們的關系早已瓜熟蒂落,隻是由于劉英頑強地據守着最後一道防線——不到長征勝利不結婚,兩人才沒有完成那人生重要的一幕。

     這天早晨,兩人正圍着火塘閑坐,警衛員遞過一封信來,說是紅軍前敵總指揮部的政治委員陳昌浩派人送過來的。

    張聞天打開信一看,上面筆迹頗為潇灑: 聞天同志如晤: 你我天各一方,多年相違,每思同窗之誼,懸念殊深。

    前日匆匆一面,未及深談。

    如能來我處一叙,則不勝欣幸之至。

     耑此 即緻 布禮! 陳昌浩即日 張聞天看後,微微點了一下頭,對警衛員說: “你告訴來人,我呆會兒就去。

    ” 警衛員下樓去了。

    張聞天仍然拿着那封信在吟味着,臉上漸漸出現了微笑。

     劉英湊過來看了看,不解地問道: “你笑什麼?” 張聞天收起信,把近視鏡往上推了推,說: “這是要給我做工作哩!” “你們這些人就是心多,”劉英撇撇嘴說,“都是老同學了,好幾年不見,也是想在一起談談。

    ” “這倒是。

    ”張聞天說,“可是,你不知道,前幾天張國焘就派人到彭德懷那裡送東西,弄得彭德懷啼笑皆非。

    ”“那你也給他做點工作嘛!”劉英說,“現在連一個松潘也打不成,氣得毛主席沒有辦法,眼看着我們非在這裡困死不可!我們和陳昌浩都是老同學,他在張國焘那裡很紅,張國焘很信任他,你去勸說勸說,恐怕還是會起作用的。

    ” 張聞天連連點頭道: “我也是這個意思。

    前幾天澤東同志就跟我說,人家已經來說客了,聞天同志,你是不是也學學蘇秦、張儀,争取早點打松潘哪?” 劉英滿有信心地說: “那你就去吧!我們在莫斯科,同陳昌浩還是很不錯的。

     張國焘那個人老奸巨滑,陳昌浩比他還是單純得多。

    ” “你是不是同我一起去?”張聞天笑着問。

     “你們是談軍機大事,我去幹什麼!” 張聞天略作準備就下樓去了。

    陳昌浩住在另一個小寨子,相距并不甚遠,張聞天就帶着兩個警衛員沿着田間小路不慌不忙地走去。

     四方面軍總部現在已經作為紅軍的前敵總指揮部。

    張聞天剛走到門口,高高個子的陳昌浩已經笑嘻嘻地迎了出來。

    他頭戴大八角紅星軍帽,身材魁偉英挺,舉止敏捷,全身充滿一種蓬勃的青春之氣。

    張聞天記得在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時,陳昌浩還是一位年輕的小弟弟,現在已經是威風凜凜的高級将領了。

     兩人沿着小木梯上了藏族人的小樓。

    室内布置得相當整潔,一面牆上挂滿了軍用地圖,桌上鋪着一條軍毯,頗有一點司令部的嚴整氣氛。

    兩人在椅子上坐下來,警衛員端上茶,就下樓去了。

     自然,寒暄話舊占了相當長的時間。

    他們的确為革命的友情,為共同經曆的同窗生活陶醉了。

    張聞天從眼鏡裡親昵地望着他這位英俊的夥伴: “昌浩,那時候你還不過十八九歲吧?” “哪裡,還剛剛十七歲。

    ” “是嘛,那時候大家都把你當成小弟弟看,想不到幾年工夫,你已經縱橫疆場,指揮十萬大軍了。

    ” 陳昌浩的臉上立刻呈現出一種紅潤耀目的光彩和躊躇滿志的笑容。

    這是那種青雲直上一帆風順的人所常有的。

    他略微謙遜幾句,就滔滔不絕地說道: “是的,我到鄂豫皖任少共省委書記還不到二十四歲。

    後來肅反,國焘同志撤了曾中生的職,就要我去當紅四軍的政委。

    我開始認為自己軍事上外行,沒有多大把握,後來三打兩打,覺得打仗也不過如此。

    ”接着,他就得意洋洋地講,他和張國焘到達鄂豫皖時間不長,由于貫徹了四中全會的路線,局面很快就起了變化。

    到三一年底就發展到三萬多人,成立了紅四方面軍。

    接着就進行了四大戰役,消滅了敵人六萬多人,還活捉了敵人的總指揮和幾個師旅長。

    其中成建制的敵軍就有四十個團。

    鄂豫皖蘇區的總人口已經發展到三百五十萬以上了。

     陳昌浩神采飛揚,頗露出得意之色。

    張聞天笑着問: “聽人們傳說,打黃安時你還親自坐了飛機去扔炸彈,這事可是真的?” “自然是真的。

    ”陳昌浩微笑着,顯得更興奮了。

    他說,在戰鬥中繳獲了一架德國容克式雙翼飛機,飛機師經過教育轉過來了。

    他們就把這架飛機油漆一新,取名“列甯”号,機身上寫了“列甯”兩個大字,機翼上還有兩顆閃閃的紅星。

    打黃安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