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六十八

首頁
他們等到天黑才進村。張教官的家是四合磚房,一個黑油梢門。他們到家時,張教官的父親正要關門,看見兒子回來,有些吃驚也有些高興,看見後邊還跟着兩個人,臉上又一冷,說:

    “怎麼你們就趕這麼個日子?日本人剛走!家家拾掇了個落落翻,在東頭燒了好幾家的房子,殺了四五口人。”

    “我們還是往前走走吧!”春兒說。

    “不要緊,”張教官的父親怕兒子也跟着走,就說,“既然來了,就好歹在家裡住一宿吧。敵人今天來了,明天不一定再來。家來吧!”

    二門外邊有一大架葡萄,月光從落了葉子的架上灑下來,使得庭院的景象陰森,人的心情不得安定。走進二門,張教官的老婆站在院子裡,在月光照耀下,她那秀麗的臉上,帶着親切的笑容。

    “給他們燒壺水喝。”張教官的父親說,“趕上這個時候,家裡也沒好吃的。”

    媳婦很怕難為了自己的丈夫和他帶來的客人,她低聲說:

    “爹!你到東頭老馬那裡稱點挂面吧。”

    “我去換點。”張教官的父親,在一條蹲在竈火旁邊的破麻袋裡掏摸着,“賣挂面的掌櫃就是喜歡這個,這一本,你看不厚,能換一斤。”

    “那不是我的書嗎?”張教官跑過去,翻着麻袋,“怎麼都裝在這裡面?”

    “再别提你這書,差點沒叫它要了我的命!”張教官的父親兩隻手抖擻着,“東頭你姐姐家,就是因為幾本書,叫日本燒了房!眼下,這是頂犯病的東西!”

    他又從麻袋裡掏出幾本,一起夾在胳膊窩裡出去了。“這不是添了一大鍋水,”媳婦掀開鍋蓋對丈夫說,“我們撕着燒了半天了。别說你看見心痛,我還心痛呢。我揀了幾本硬皮好紙的,想留着當樣冊,還叫爹鬧了一頓。”

    “給我幾本吧。”變吉哥蹲下身子挑選着,把自己的挎包塞滿,又要過春兒的挎包,“我們背着它抗日去。”

    “把我那些顔色和圖畫紙也給了他。”張教官對媳婦說。

    一會,張教官的父親換了二斤挂面回來,又掏出幾本,在手裡掂量掂量,說:

    “再去換點雜碎肉兒!”

    這一頓飯雖然算是豐富,可是主人客人全吃得苦臉愁眉。

    媳婦在外邊拉着風箱,父親蹲在旁邊把一本本的書,撕碎了扔進竈火。他抱歉似的對兒子說:

    “燒,也得晚上,白天就不方便。”

    “把它埋了不好嗎?”張教官說。

    “埋在這裡也是禍害。”父親凄慘的笑着,“還是燒了吧。你以為我就不愛惜這個?這也是我地畝裡的出産,一大車一大車的糧食,供給着你買來的呀!”

    鍋裡的水大開着,沸沸跳躍着,女人拉着風箱,書的火燒得她心痛。她熱愛自己的丈夫,結婚以來,他們還沒有一個小孩。丈夫的書和畫,她的花樣和布頭,曾經是他們共同生活的珍寶。丈夫常常把新買來的書,和她新做好的針工,一同放在她的陪送妝盒裡。現在是一把火燒了,不留一片紙。

    越是燒到最後,她越難過。她站起來,擦擦眼淚,到自己屋裡去了。她為了文化的遭厄,很是傷心,這個女同志,後來參加了抗日工作,當了一名油印員。到那時她才看到,在戰争裡,文化也和别的事物一樣,有一些是毀滅了。但是,抗日戰争創造了更新鮮活潑、更有力量的文化。這就是那些用粗糙的紙張印成的書報。這些文化産生在鋼闆上、石塊上;它和從來沒讀過書的人們結合,深入人心,和戰争一同勝利了。

    “把他那些制服也找出來,”張教官的父親在外邊緊緊拉着風箱說,“那也不能存着,李家就是吃了一條褲子的虧!凡是安袖的褂子,直縫的褲子,都包在一起,我系上塊石頭,趁着天黑,沉到村北大井裡去!”

    “嗯。聽見了。”媳婦慢慢開着櫃。

    “還有他在外邊照的那些像片……”父親說着咳嗽起來。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