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首頁
    改過來,高中教科書的内容還是以古文為主。

    譬如今天王一民講的一課就是歐陽修的《醉翁亭記》。

     王一民講《醉翁亭記》這類遊記文章可不是就文章講文章,他要從文章中弓呻出去,講祖國的錦繡河山,講祖國的英雄人物,以便激起學生熱愛祖國的熱情。

    當然,祖國這個詞當時早已嚴令禁用了,隻能說中國,前邊還不能加“我們”二字,就像是在叫另一個國家的國名一樣。

    而王一民則盡量避免這樣說,他既不叫祖國也不叫中國,好像有的女人不稱自己所愛的男人任何名字一樣。

     今天,王一民站在講壇上,翻開課本。

    念了課文第一句,“環滁皆山也”之後,就講道:“滁,是地名。

    當時作者歐陽修被宋仁宗貶到滁州當太守。

    這滁州,就是現在的安徽省滁縣。

    ”說到這裡,他就轉過身來在黑闆上畫地圖,他先畫了個安徽省,标上滁州的位置。

    然後就往大擴展,以安徽省為中心,圍着它畫了江蘇、山東、河南、湖北、江西。

    浙江……他畫得非常快,就像書法家懷素在寫他那一筆到底的狂草一樣,轉瞬之間把江淮流域的省份就都畫完了,真是筆走龍蛇,一揮而就。

     王一民畫完地圖,一邊轉身一邊說:“安徽省是個風景非常優美的地方,長江和淮河從這裡流過;大别山和黃山分布西南兩方;太湖和巢湖像兩面鏡子一樣鑲在長江岸邊。

    在這美麗如畫的大好河山裡,曾經孕育出多少英雄豪傑,打開《三國志》看一看,曹操、周瑜、魯肅、陶謙等著名軍事家、政治家,都生長在安徽省。

    更值得一提的是,還出過一位反抗蒙古元人侵略的明朝皇帝朱元津。

    關于蒙古汗國對中國的侵略和統治,同學們從前學曆史的時候都學過吧? 王一民講到這裡向教室裡環視了一下,教室裡鴉雀無聲,誰也不動彈,誰也不吭聲,他覺得有些異樣。

    當他的目光和羅世誠、肖光義幾個共青團員的眼光相碰時,發現他們都有焦急不安和緊張慌惑的表情。

    肖光義向他皺眉擠眼,羅世誠向他搖頭示意。

    他心裡一動,知道發生了什麼不平常的情況。

    他忙又向教室裡注意一看,猛然間發現一個大個子成年人,正伏身在教室後門旁的一張書桌上,探着脖子向他直望着。

    這人不是别人,就是那個日本副校長玉旨一郎!王一民心裡猛然一跳,腦子飛快地一轉:他來幹什麼?他是什麼時候進來的?一定是在自己轉過身去畫地圖的時候,從教室後邊的門悄悄鑽進來的。

    往日他都穿着中國長袍,今天卻穿着和學生服差不多的短裝。

    本來他那大個子是容易被發現的,但他卻趴在書桌上,比直腰闆坐着的學生還矮了一截。

    看起來他是有意這樣做,以便悄悄地聽下去。

     王一民見他正直直地看着自己,自己講的他顯然都聽見了,但從他臉上竟看不出任何反應,這真是個喜怒哀樂不形于色的不可捉摸的怪人。

     王一民忙自鎮定了一下,眼睛又向所有的學生望去。

    他覺得現在必須趕快把話題引入講課文,而又不能轉得太愣。

    他腦子一轉,立即從容不迫地講道:“同學們在曆史課上學過的,我就不多講了。

    總之,安徽是個風景優美,人才輩出的好地方。

    而滁州又正處在‘蔚然而深秀’的琅挪山之間,所以就使歐陽修太守對此樂而忘返了。

    ” 接着他就拿起課本,逐字逐句地講起來,王一民講這類文章,不但是輕車熟路,而且是深入淺出,通俗易懂。

    不隻學生愛聽,連那個玉旨一郎也一動不動地坐在那裡聽得出神。

     下課鈴響了,王一民的《醉翁亭記》也講完了。

    他的結束語幾乎是和鈴聲同時住下的。

    在班長喊起立、敬禮的時候,玉旨一郎竟然也跟着站起,微微低頭行了一個禮。

     王一民都看在眼裡,但他并沒有表示什麼。

    他在學生向外走的時候,随手拿起黑闆擦,轉身把地圖擦掉了。

    當他再轉回身來去拿點名冊和課本的時候,發現玉旨一郎已經站在講壇下面,離他隻有二尺遠。

     教室裡的學生隻走了一部分,絕大多數學生都沒走出去。

    有的坐在原地沒動,有的站起來了,有的走到門口又回來。

    羅世誠和肖光義等則悄悄向前挪動着,他們都緊張地向講壇前邊望着。

     王一民不知這個日本人要幹什麼,他向他微微點了點頭,什麼也沒說,靜等着他開口。

     玉旨一郎微笑着問道:“王老師,您下一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