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7

首頁
    堂有課嗎?” “沒有。

    ” “那麼您能到我辦公室去一下嗎?” “可以。

    ” “請吧。

    ” 玉旨一郎領頭走出了教室。

    王一民跟着向外走。

    他看見站在教室門旁的羅世誠、肖光義等學生都用焦慮不安的眼神望着他,他自己也不知道此去會遇見什麼麻煩。

    但他有一個信念:恐懼伴着危險,無畏産生安全。

    隻有無畏,才能臨難不亂,臨危不懼,才能用意志力量戰勝敵人。

    因此,他不但沒有表現出任何不安,反而對學生坦然了笑,從容不迫地走出了教室。

     一中的校長辦公室很寬敞,勤勞的校役把屋子打掃得窗明幾淨。

    兩張大寫字台并排着擺在窗前,寫字台上的辦公用具都擦得明光瓦亮,一套整潔的沙發斜擺在屋角處。

    正面牆上突出一個兩尺多高的,狀似“神龛”的東西,細木雕刻的四框塗着黃色漆片,黃色的帷幕挂向兩旁。

    裡邊鑲着一張博儀的照片,照片的大小形狀和禮堂裡挂的那張一模一樣。

    不同的是照片下面還擺着一個長方形的黃布包,裡邊包的是傅儀在本年度三月一日發表的所謂卿位诏書》。

     玉旨一郎和王一民進來的時候,屋裡空無一人。

    老校長孔慶繁大概還沒有來,他總得過足了大煙瘾才能上班。

     王一民被王旨一郎客客氣氣地讓坐在沙發上,他注意打量着坐在他對面給他拿煙倒茶的玉旨一郎,這個小太上皇對他真客氣呀!真平等呀!他在這個日本人的臉上和身上畫滿了問号。

     一套禮讓過去以後,玉旨一郎開口了,他說道:“王老師這篇《醉翁亭記》講得真是铿锵有力,落地有聲啊!将來真要請您到我們日本的高等學校去講講。

    ” 王一民不知他念的這套贊美詩是真是假,裡邊的真正含義是什麼,便一邊觀察一邊應付着點點頭說:“哪裡,副校長真是過獎了。

    這樣陳舊的古董,實在難登大雅之堂了。

    ” “不,這您說的可不公平了。

    ”玉旨一郎一本正經地說道,“對于歐陽文忠公我們還是很熟悉的,應該說他是我們日本人的老朋友了。

    您記得他有一首詩嗎?”玉旨一郎說到這裡,忽然站了起來,他在屋裡轉了一圈,便站在地中央,面對着王一民莊嚴地,拉着長聲,節奏鮮明地吟詠道:寶刀近出日本國,越賈得之滄海東。

     魚皮裝貼香木鞘,黃白間雜輸與銅。

     玉旨一郎詠完站在原地沒動,直望着王一民,好像在等他發表意見。

     王一民點點頭說:“聽您這一吟詠,我倒想起來了,這首詩我在《歐陽文忠公文集》裡讀過,詩名是不是就叫《日本刀歌》?” “對。

    您的記憶力很好!” “哪能和副校長相比,您是張口就可以背誦的。

    ” “因為他是專門寫日本刀的,所以在日本是很流行的。

    同是他的詩文,對這篇著名的《醉翁亭記》我就不太熟,所以我是特意去聽您講課,要拜您為師的。

    ” “副校長這樣說鄙人可實在不敢當。

    ” “不,您講的确實很好,旁征博引,博學多才,使人聽了深受教益。

    ” “不,不。

    還得請副校長多加指點。

    ” “太客氣了。

    ”玉旨一郎說完,又停頓了一下才說道,“不過您開頭講到反抗異族侵略的明朝皇帝朱元璋的時候,好像話還沒有說盡,似乎應該再發揮一下吧。

    ” 王一民等他話音一落,馬上正容說道:“副校長說錯了,鄙人從來沒用過‘反抗異族侵略’的字眼兒。

    ” “哦,是嗎?”玉旨一郎眨了眨眼睛說,“那麼您用的是什麼字眼兒呢?” “我用的是‘反抗蒙古元人’這個詞兒。

    ” “反抗蒙古元人?”玉旨一郎重複完了竟哈哈大笑起來,一邊笑着一邊說道,“蒙古元人不也是異族嗎?你們中國的史書上不都是這樣寫的嗎?這有什麼好區别的呢?” 王一民沒有笑,他又鄭重地說:“正因為曆史上從來不區别,我今天才要加以區别。

    ” “您的意思是……” “我的意思是非常清楚的。

    我必須使人明白,我給學生講的隻是反抗蒙古元人的侵略。

    我這裡必須使用一個限制詞。

    ” “哦!限制詞!我明白了,明白了!”玉旨一郎點着頭,含蓄地微笑着說。

     “我希望您能明白。

    ”王一民也點點頭說,“另外,就是您方才說的我應該再發揮一下,不知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