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0

首頁
    ,探着頭向外喊了一聲:“快進來吧,你看誰來了!” 老婦人話音剛住,一位姑娘跨進門檻,飄然而人。

    王一民直覺眼前一亮,呀!是她!果真是她!是柳絮影!她真的是羅世誠的姐姐! 就在王一民往柳絮影臉上一看的時候,柳絮影嘴裡輕輕發出一個“呀”宇,一連往後退了兩步,高跟鞋絆在門檻上,好險沒絆倒。

    她微張着嘴,直愣愣地呆看着王一民。

     王一民從她的臉上看出一種複雜的異樣表情:驚訝裡含着痛苦,惶惑中夾着期待。

    她那白裡透紅的雙頰失去了紅潤,她的頭發有些蓬亂,眼圈也微微發紅。

    這情景王一民已經見過一次,當盧家那位少爺大要“求影”酒瘋的時候,她的情景就是這樣。

    這大概是她的神經受了嚴重刺激以後的一種表現。

    那麼她現在是受了什麼刺激呢7莫非她也…… 正在王一民推斷的時候,站在兩人當中的老婦人說話了,她一指柳絮影說:“哎喲!你不認識王老師嗎?平常總和世誠王老師長,王老師短的念叨,今天王老師坐在咱們家裡了,你怎麼反倒愣在那塊了?”說到這裡,她忽然往柳絮影面前走了兩步,細看了看,又“哎呀”了一聲說,‘你臉色怎麼不對勁?眼圈也紅了,是有病了?還是受了誰的欺負?“ 柳絮影忙對她媽媽搖搖頭說:“沒什麼,媽媽。

    ”說完才對着王一民微微躬身施了一禮說,“王老師,真沒想到您能光臨舍下。

    我才一進屋,看到是您,真不敢相信。

    可是細一想,您的到來也是意料之中的事情。

    隻怪我太愚鈍了。

    ” 王一民一聽她話裡有話,再聯系起她那失常的情景,越發斷定她已經知道那不幸的消息了。

    這時怕她貿然說出來,在小屋裡響起那吓人的炸雷,所以忙對她說:“哪裡的話,我早就想來,隻是到今天才知道這個地址……” “是世誠告訴您的?”老婦人忙插言道,“他怎麼沒陪着您一塊回來?” “他,他在上課。

    ”王一民吃力地回答着,“我因為午後沒事,就溜達着找來了。

    ” 老婦人還要再問什麼,卻被柳絮影攔住了。

    她一伸手遞給老婦人一個小紙包說:“媽,這是給爹淘換來的珍珠粉,和到藥面裡吃下去吧。

    ”說完她又轉對王一民說,“王老師,難得您到我們家來,請到我那小屋裡坐一會兒吧。

    ” 還沒等王一民答話,老婦人在一旁“喲”了一聲說:“小絮的屋子從來不招待客人,今天也……” 柳絮影忙對老婦人嗔怪地一撅嘴說:“媽媽!”看您……“ 老婦人忙擺着手說:“好,我不說了。

    ”接着又轉對王一民笑着說,“那就請王老師到我女兒屋裡去坐會兒吧。

    我們這闆夾泥的小房,既狹窄又寒酸,可我女兒的屋子倒還幹淨。

    您先和她唠着,我服侍她爹吃完藥,就做幾樣可口的菜,我們全家陪着您吃頓晚飯。

    ” 王一民一聽忙站起來說:“您可千萬不要費心,小侄晚間還有事情……” 王一民話沒說完,躺在小炕上的病老人發話了:“王老師,您就别客氣了,今天一定不能讓您走。

    您别看我們這小屋不起眼,小屋裡做出的菜可是别有風味,我敢誇下海口,您在任何高樓大廈裡也吃不到這美味。

    如果不是讓我拖累着,讓我這老妻開一個專做風味菜的飯館,管保能和北京那些有名的四合院家庭飯館争個高低上下。

    就連老朽也是因為難舍她做的可口美味,才不願意早一天閉上眼睛。

    ” 老人說完哈哈笑了,笑得老婦人臉發紅,她竟然也做了一個和柳絮影方才嗔怪時一模一樣的表情,一撅嘴說:“看你說的……” 兩位老人的笑一點也沒感染柳絮影,她微嚷雙眉,對着王一民向外屋一比量說:“請過那屋去吧。

    ” 王一民微笑着向兩位老人點點頭說:“小侄少陪了。

    ” 王一民被柳絮影領進了東屋。

    這小屋不大,卻是别有洞天。

    牆壁是用白色暗花糊牆紙裱糊的,一張白色單人床上鋪着白床單;一台小巧的梳妝台,上面擺着簡單的化妝品和梳妝用具;一隻茶幾旁擺着兩把小型扶手椅,王一民就被讓坐在那上。

    面對着王一民的牆上挂着一幅人物肖像畫,是典型的中國白描畫法,用墨線勾勒出一個妙齡女郎的頭像,這女郎眉眼很像柳絮影,卻又不是她。

    畫紙已經黃舊,可能畫齡已超過柳絮影的年齡。

    畫像兩旁挂着一副同樣黃舊的對聯,對聯上寫着:莫道衣冠盡優孟本來兒女即英雄對聯題着上下款,上款是“書贈雲娘”,下款是“月樓學書”。

    字是學顔真卿的,寫得雖有些筆力,卻感狀如蒸餅,缺少靈氣。

    使王一民覺得奇怪的是,柳絮影為何在這雪白的牆壁上挂上這樣書畫?從對聯的内容上看,很像書贈一個坤伶的,那麼這位坤伶是誰呢?柳絮影當然也可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