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3

首頁
    林宛芝的用意。

    他今天特别在朱瑞芳身上下工夫,對她說,“你先唱給我聽聽。

    ”“我!”朱瑞芳睜大了眼睛,吃驚地說,“這兩天沒吊嗓子,唱不出來。

    她先唱吧。

    ” 她噘一噘嘴,指着林宛芝。

    林宛芝搖搖頭,說: “不,還是先教你。

    昨天上午我還聽見你在房子裡唱的哩。

    ” “那不過是随便哼哼罷了,先教你,我等會再說。

    ”“别客氣了,”大太太有點兒不耐煩,說,“把時間都給耽誤了。

    ” 馮永祥順水推舟,說: “恭敬不如從命,嘻嘻,你就先唱吧。

    ” 林宛芝臉上浮着兩朵紅雲,羞澀地說: “還沒學會哩!”她用水綠色的紗手帕捂着嘴,生怕不小心唱出來似的。

     “沒關系,大家都在學麼。

    ”馮永祥暗中看了她一眼,催促她唱。

     她喝口綠茶,提高嗓子唱道: “忽聽得二姣兒一聲請,後堂内來了我王氏桂英。

    站立在屏風後側耳細聽——他父子因何故大放悲聲?……” 她一口氣還要唱下去,半路上給馮永祥打斷了,說:“等一等。

    ……”他話到嘴邊,想指出她唱的不對的地方,又咽下去,停了停,改口說,“前面二簧倒闆和回龍唱的确實不錯,比上回進步多了。

    ……” “可是後面二簧慢闆唱的還是不行!”林宛芝不等他說下去,自己先說了。

     “你說的對,”他怕影響她的積極性,同時在大太太二太太面前也不好過于指責她,轉彎抹角地表達出自己的意見,“比上回也有進步,不過麼,能注意改進一下,那會唱得更好!” “你照直說吧。

    唱這一段老是别扭。

    ” 他對她們三個人說: “二簧慢闆的聲調,比西皮還要耐人尋味些。

    它在一句唱詞裡,每一個字,在一闆三眼中,都要使腔。

    比方說,站立在屏風後側耳細聽這一句,個個字都要使腔,要費好多時間,唱的辰光不能性急。

    ”他馬上用右手拍着左手,打着闆眼,把這一句唱給大家聽,說,“這還算是好唱的,你們還沒聽過《文昭關》哩。

    ” “《文昭關》怎麼唱法?”林宛芝學了京劇以後,興趣一天比一天濃了。

     “《文昭關》裡,伍子胥唱的那句一輪明月照窗前,單是那個‘一’字,照老路子唱,要唱出十三個小腔來,行家叫做‘十三一’。

    ” “那大難了。

    ”朱瑞芳說,“我們不學那出戲。

    ” “還是學《寶蓮燈》吧,這出戲情節動人。

    ”大太太希望快把《寶蓮燈》學會,好聽新戲。

     “好的,”他點點頭,指着林宛芝,說,“你再唱一遍。

    ” 林宛芝又唱了一遍“站立在屏風後側耳細聽”,馮永祥一聽簡直不像二簧慢闆,相差太遠。

    但他卻笑嘻嘻表示滿意,很客氣地說: “如果再唱慢一點,那就更妙了。

    ” 林宛芝知道他給自己留面子,嘟着嘴,抱怨地說: “這出戲太難了。

    ” 馮永祥高高興興地教戲,沒注意到林宛芝的情緒。

    他能不能和她繼續接近,就看今天,她嫌困難不學,那兩位太太當然更沒有興趣學了。

    這樣真的要斷絕往來了。

    他靈機一動,眼睛向上一翻,接上去說: “你講的真對。

    本來麼,京劇的唱調有西皮二簧之分。

    西皮高亢,樂多于哀;二簧低沉,悲多于歡。

    因為生行的唱腔怕高,旦行的唱腔怕低,内行的人說:男怕西皮,女怕二簧。

    你現在能唱得這樣,已經很不錯了。

    很多人唱的比你差的遠去了。

    ” “别給我高帽子戴。

    二簧慢闆再也不敢領教了。

    ”林宛芝搖搖手說。

     “也好,你休息一會。

    ”他怕事情弄僵,慌忙給她留下餘地,轉過頭來對朱瑞芳說,“你唱一段給我聽,怎麼樣?” “她唱不好,我更不行了。

    我的舌頭硬了,怎麼能唱二簧呢?”朱瑞芳把頭一擺,怕唱的不如林宛芝,在馮永祥面前丢臉。

     “那麼,練習練習白口。

    ”他見事不妙,馬上轉彎。

     朱瑞芳以為白口容易,爽快地答道: “那倒可以。

    ” “我取劉彥昌,先開個頭,你接上來,……”他唱完“去到秦府把命擎”,便要朱瑞芳跟上來。

     “老爺可記得三聖母送紅燈之故?” 他一聽,仿佛是小學生背書,一點韻味也沒有。

    但他不露聲色,和她對白完了,把頭在空中一搖,擺出十分欣賞的神情: “不錯!” 朱瑞芳眉宇間微微露出得意的神色,望了林宛芝一眼,仿佛說:我要是學起來并不比你差啊!馮永祥歪着腦袋,好像回味她一段道白,實際上是想既要指出她努力的地方,又要引起她的興趣,半晌,才說: “說起念白的份量,并不比唱工輕。

    因為唱時場面上有胡琴襯托,多多少少有一點借勁。

    念白就不同了,不單是沒有一些靠傍,并且對調門的要求,比唱要高出一個字。

    所以,嘴裡必須講完,每個字張口和收尾,都要尖團字和四聲嚴格劃分。

    ” 朱瑞芳不了解馮永祥講的這一番大道理,并不問,讓他滔滔不絕地說。

    大太太可忍不住,問道: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