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

首頁
    義德站在那裡實在難受,她一句話一句話就像是一根一根犀利的針刺在他身上,痛在心裡,表面上卻要保持鎮靜,又不好和她逗氣,更不好走開。

    他希望有人救他一把。

    可是馮永祥和林宛芝談的很高興,梅佐賢聽得入神,仿佛有意識把他放在這狼狽不堪的境地裡。

    他恨不得把這個盆景砸碎,怪老王為啥不把它收起來,移到玻璃暖房裡也比放在陽台旁邊強。

    他急得滿頭是汗,馮永祥的叫聲救了他: “德公,客人來了,快來招呼!” 徐義德連忙離開江菊霞和唐仲笙,走到陽台那邊,恰巧馬慕韓和金懋廉、柳惠光他們一同從客廳走出來。

    馬慕韓握着徐義德的手,說: “進門沒見到主人,以為走錯了地方。

    請客,怎麼主人不在家呢?” “裡面熱,外邊涼快些,”徐義德招呼大家坐下,抱歉地說,“有失遠迎。

    ” “都是自己人,不要客氣。

    ”馮永祥用右手向大家一指,最後拍一下自己胸脯,顯得和馬慕韓他們十分熟悉。

    他看見唐仲笙陪着江菊霞站在盆景那邊不動,便大聲叫道,“你們看,我們江大姐忽然變成詩人了,在遊山逛水,欣賞大自然的美妙風景哩。

    ” 江菊霞本來不想過來,給馮永祥一說,她隻好和唐仲笙一道過來,指着馮永祥說: “阿永,你又在編我故事?” “看了那麼久風景,作了多少詩啊?” “哎喲,我這樣的人不懂詩,怎麼會做詩呢?不像你,讀了不少文學作品,不但讀魯迅的詩文,連托爾斯泰的小說都可以講的頭頭是道。

    ” “阿永是才子!”唐仲笙給江菊霞幫腔。

     “我?說不上。

    ”馮永祥搖搖頭,說,“你們剛才站在那兒,一位是佳人,一位是才子,真叫做天生一對,地生一雙,世上絕無僅有的佳偶!” 江菊霞把臉一沉,質問道: “阿永,你是請我來吃飯的,還是來吃我豆腐的?” 馮永祥一看苗頭不對,今天江菊霞的火氣來得個大,他慌忙笑臉賠罪道: “不敢,不敢。

    你是我和德公的貴賓。

    言語之間有啥冒犯的地方,還望大姐原諒則個……” 他向江菊霞拱拱手。

    她噗哧一聲笑了: “對你這樣的人,真沒辦法。

    看你那個嬉皮笑臉的樣子,多大的脾氣也發不上。

    ” 梅佐賢非常佩服馮永祥在工商界活動的能力,憑資本,他無産無業;講業務,他不會經營;談經曆,他很年青;但是到處吃的開,兜的轉,啥場合都看見他。

    梅佐賢欽佩地說: “永祥兄本事高強,能硬能軟,啥事體一到他手裡,就辦得十分妥帖;多麼複雜的問題,給他一講,就非常明白透徹; 真是了不起!永祥兄,啥辰光得閑,收我做個徒弟。

    ” “梅廠長,你的本事也不含糊,我倒想向你學習哩!” “你們兩位别互相标榜啦,我們都很欽佩。

    ”馬慕韓看看表,問馮永祥,“信老的電話昨天打通了沒有?怎麼過了一刻鐘還沒有來?” “他昨天自己接的。

    ” “要不要打個電話催一下?” “也好……” 馮永祥剛站起來,潘宏福推開陽台的門,笑嘻嘻地說: “不用打電話,我爸爸來了。

    ” 潘信誠慢騰騰地一步一步邁進來,他那對飽經世故的眼睛,能夠洞察一切細微的事物,向大家望了望,一邊微微點點頭,然後不慌不忙地坐在靠牆的一張紅漆皮椅子上。

    緊跟着走進來的是宋其文,坐在他對面。

    大家都圍着紅圓桌子坐下,成了個橢圓形。

    潘信誠對馬慕韓說: “這麼熱的天,你們到北京去開會,可辛苦了。

    ” “我們年青,沒關系。

    ” “那倒是的,上了年紀的人就不中用了,”潘信誠接連咳了兩聲,掏出雪白手帕來吐了口痰,說,“歲數不饒人啊,叫我去北京開會,我就吃不消。

    ” 潘宏福知道爸爸對“五反”運動不滿意,他們弟兄幾個經營的幾爿廠,那筆“五反”退款數字大得驚人,足足夠辦一個廠。

    雖說政府從寬處理,核減了一部分,還可以慢慢退,但究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啊。

    潘信誠怕到北京去不好講話,推托身體不好,請假沒去。

    潘宏福生怕别人不相信爸爸的話,站在爸爸旁邊連忙補充道: “爸爸在家裡也很少走動,老是躺在躺椅上,閉目養神,連話也不大講。

    ” “信老今年快六十了吧。

    ”徐義德不大了解潘信誠的底細,關心地問。

     “他比我大兩歲,我今年恰巧六十,信老六十二……”宋其文代潘信誠回答。

     “六十二歲的高齡,有這樣的精神,也不容易了。

    ……” 徐義德沒說完,金懋廉插上來說: “誰也比不過德公,到現在一根白頭發也沒有,真是越過越年青了。

    ” 江菊霞聽金懋廉的贊美,暗中仔細地瞟了徐義德一眼:的确仍然沒有一根白發,如徐義德所說“蒙了不白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