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27

首頁
     “信老說的,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

    特别是我們棉紡業,對于重估财産不少廠有意見,這問題一直沒解決。

    現在談到合法利潤,這個問題更突出了。

    ”江菊霞表現她掌握更多的材料,昂起頭來,理直氣壯地說,“還有我們私營棉紡業資金積累不易,經營管理和技術改進方面,也遠不如國棉廠,我看,私營企業的發展前途是有限的。

    ” 潘信誠因為私營企業受政府的限制,不能自由發展,他巧妙地進一步把責任推到政府身上: “接受國家加工定貨的企業,能不能發展,會不會壯大,那要看政府給的工繳利潤多少而定了。

    私營企業本身是無能為力的。

    ” “和這方面有關的,還有稅收問題。

    ”唐仲笙特别研究了鄭主任報告的第五點,他說,“我看,今年征收的所得稅計算有些偏高,别的行業我不十分清楚,拿我們卷煙業來說,不少廠商當面不講,背後是有很多意見的。

    ” “我們的稅法專家,怎麼忽然變得這麼客氣了?”馮永祥看大家談得有些憂慮,為了活躍活躍空氣,他站了起來,拍拍唐仲笙的肩膀說,“你上通天文,下知地理,三百六十行,行行精通;談到稅法,更是隻此一家,别無分号;别說在上海,就是在全國,你也是屈指可數的專家。

    ” “過獎,過獎!”唐仲笙側着身子向馮永祥拱拱手。

     “仲笙提的,确實是一個問題,我也聽到不少廠商反映這方面的意見。

    ”潘信誠馬上想到潘宏福告訴他通達紡織公司系統下面的各廠所得稅計算偏高的情形,希望申請複議,叫他止住了。

    他責罵兒子閱世不深,遇事都要沖鋒陷陣,跑到别人的前頭,弄不好,會碰得頭破血流。

    所得稅是普遍問題,别的廠商一定會提意見的,政府同意複議,自然有通達在内。

    他對徐義德說,“你們廠裡這次計算怎麼樣?德公,是不是也有點偏高?” “當然偏高,”徐義德生氣地說,“‘三反’以後,稅局的人大變了,一點也不好通融,連從前滬江駐廠員方宇也不和我們搭界了。

    他調回局裡工作,就不和我們往來了。

    最近梅佐賢打電話找他,公事公辦,口緊得滴水不漏。

    ……” “是呀,人變得真快!” “我看這次所得稅一定要向稅局申請複議,——這筆數字可不小呀!” 柳惠光兩隻眼睛對徐義德愣着: “德公,申請複議行嗎?别又說我們進攻了。

    ” “惠光兄,别那麼怕事。

    ”徐義德看柳惠光太膽小,壯他的膽量說,“我們按稅法辦事,政府有啥錯頭好闆?隻是申請複議,也不是不交稅。

    交稅是我們工商界神聖的義務,可是誰也沒規定我們要多交稅啊!複議以後,應該交多少,我們就交多少,這也算得猖狂進攻嗎?” “德公說的一點也不錯,”潘宏福從爸爸那裡得到指點,不提通達的事,給徐義德打氣,好把他推上陣,說,“申請複議沒有關系。

    ” 唐仲笙伸過頭來,掃了每人一眼,引起大家對他的注意。

    他知道:“五反”後工商界一些人都有點怕事,總覺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甯可吃點小虧也不願再提意見。

    别的問題他可以不表示任何态度,但這是稅法方面的問題呀,稅法專家怎麼好不開口呢?他想了想,說: “我看德公的意見對,所得稅關系我們各行各業的切身利益,何況這也不是‘五反’退補,可以緩交,這要現款的呀!‘五反’以前,我們也申請複議過,隻要意見提的中肯,政府也考慮修改的,從沒說我們申請複議是猖狂進攻。

    ‘五反’以後,申請複議,和過去的性質上沒有不同,為啥不可以呢?所得稅有的廠計算偏高,有的廠計算偏低,我們都提出來,申明複議,這樣更沒有問題了。

    慕韓兄,你說對不對?” 馬慕韓聽徐義德談了利潤問題,又附和唐仲笙申請複議所得稅的意見,他覺得上海工商界對中央的精神體會不夠。

    他這次在北京開會,在中央首長面前拍過胸脯,認為鄭主任的報告把工商界的基本問題都解決了,工商界“五反”後的消極情緒很快就會過去的。

    回來傳達這兩次會議的精神本來是史步雲的事,因為史步雲會後出國,參加世界和平大會去了,這責任就落在他身上。

    這兩天市工商聯準備傳達,他先在核心分子當中談談,醞釀醞釀,所以很高興接受徐義德和馮永祥的邀請。

    不料徐義德這班人思想上有這麼大的距離,一般工商界的人更不必講了,那他在中央首長面前講的話不是變成空頭支票嗎?以後政府有事會不會再信任他?他能不能代表工商界拍闆?這關系他個人利益和前途發展太重要了。

    他對工商界的切身利益并不是不關心,但和他個人前途發展比較起來,顯得是次要的事了。

    他得首先說服核心分子,一般工商界的人就好辦了。

    他剛才一直沒有開口,想多聽聽大家意見,好針對每個人的思想顧慮,提出自己的看法,取得認識上的一緻。

    他現在還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