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宛芝看了看白金手表,說:
“義德不是約你六點鐘來嗎?”
“早來了不歡迎嗎?”
“怎麼不歡迎,請都請不到哩。
”
“别人請我,的确有時不到;不過你麼,用不着請,我就來了,就怕你嫌我來的早。
”
“喲,扳起我的錯頭來了。
你去的地方多的很,今天怎麼想到早來,不曉得是啥風把你吹來的。
”
“啥風,親愛的宛芝之風。
這一陣子雖說沒來,可是我沒有一天一夜不想你的。
有一天夜裡,接連夢見你三次,你的耳朵發燒沒有?”
“現在我的耳朵不發燒了,恐怕别人的耳朵在發燒吧。
”
“你這是啥意思?”
“你說呢?”
馮永祥一把把她拉過來,低着頭,按着她的肩膀,對她耳朵悄悄地說:
“現在誰的耳朵在發燒?”
她一低頭,從他胳臂裡掙脫出來,把披下來的一绺烏黑的頭發理到耳朵背後去,嘟着嘴,指着書房的門口說:
“門也沒有關,小心給人家看見!”
他過去把書房的門關上,回來坐在她的沙發的扶手上,輕輕地給她理着那一绺頭發,賠小心地說:
“生我的氣了嗎?”
“怎麼敢生你的氣?坐到那邊去,叫人看見了不好。
”
他先伸出一個手指,然後又伸兩個手指來說:
“他們兩人不是都出去了嗎?”
“出去不會回來的?”
“回來,總會聽到汽車喇叭聲音的。
”
“還有老王他們呢?”
“底下人不敢亂說亂道的……”
“你說的!快坐過去。
”
“好,遵命。
”
她站起來,過去把書房的門半開着,外邊有人走過,坐在裡面可以看見。
她回來,坐在沙發裡,微微低着頭,不說一句話。
她最近聽說馮永祥常到唐仲笙家裡去。
唐仲笙的老婆長得年輕漂亮,過的是外國式的生活,平常連旗袍也不大穿,總是穿西服。
她一切都很滿意,就是丈夫生得矮小,是一個很大的缺憾。
夫婦兩個很少同時在公開場合出面,縱或偶然遇到了,也是各人找自己的朋友去聊天。
本來就謠傳他的老婆外邊有個年輕的男朋友,可不知道是誰。
近來馮永祥忽然和唐仲笙往來密切了,不免引起林宛芝的疑心。
馮永祥打破了沉默:
“最近《寶蓮燈》唱了沒有?”
“早忘了。
”
“我從頭教你。
”
“不敢驚動,你是忙人。
”
“我有空。
”
“有空教别人去。
”
“教大太太二太太她們,不過是聾子的耳朵——做做樣子,我主要是教你。
”
“你教誰我也不管。
”
“除了你,我誰也不教。
”
“别說得那麼好聽!上海灘上的大紅人麼,要你教的人多的數不清。
”
“你别冤枉我,我可以在你面前發誓……”他越說聲音越高,左腿的膝蓋彎曲着,想跪下去的樣子。
“小聲點,别叫人聽見……”她看見他那一股受委屈的神情,心又有點軟了,覺得自己也許是瞎猜疑,唐仲笙本來和他就是好朋友,往來密切一點又有啥關系呢?她說,“沒有就沒有,發啥誓!”
他忐忑不安的心慢慢定了下來。
他低聲地說:
“我最近在為你奔走……”
她打斷他的話,驚奇地問道:
“為我奔走?”
“你曉得政府提出過渡時期總路線和對資本主義工商業進行社會主義改造的事嗎?”
“義德回來說了,我正想問問你是怎麼回事哩。
人家不是說社會主義社會怎麼美好,人人有工作,人人有飯吃,人人有衣穿,為啥他不贊成呢?”
“社會主義好是好,不過好的是工人,倒黴的是資本家。
不必到社會主義,你們家裡現在的生活就非常美好了。
到了社會主義社會,你們的工廠就變成國家的了,你們的洋房是不是還屬于你們的,隻有天曉得。
”
“怪不得他那麼着急哩……”說了一句,她就停住了,不敢往下說,怕把徐義德給她計議的事洩露出去。
“他怎麼着急?”
“你了解他這号人,有話總是擱在肚裡,不肯對人講的。
”
“不肯對别人講,還會不給你說嗎?”
“他才不給我說哩!”
“他不贊成是對的!上海不少資本家不贊成公私合營,一過渡到國家資本主義性質的經濟,自己的企業就丢掉了一半,那一半丢起來更快。
”
“不是有人說公私合營比私營好嗎?”
“好啥,不過穿一件黃馬褂罷了。
”
“這麼說,倒是義德想的對了。
”
“這樁事體,他想的對。
不過,還要靠你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