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49

首頁
    梅佐賢彙報完了清估組的工作,最後說: “我們全廠的資财一共是五百六十萬,其中四十二萬是‘五反’退款,應該剔除的。

    阿英同志,你看,還有啥補充的。

    ”“你說得很詳細了,我沒有補充。

    ”湯阿英說,“這一次工人十分努力,搶着在輪流停電的辰光,做好清點工作,今天總算把總賬軋出來了,沒耽誤時間吧?” “時間倒來的及,”徐義德說,“工人這次出力很大,要不是全廠動員,老實講,我這個總經理也不清楚滬江有多大的家當。

    這回比一九五○年重估資産那次徹底細緻的多了,破天荒第一次弄清了滬江的所有資産。

    要謝謝工人同志們。

    ” “這點事體算不了啥。

    ” “餘代表,詳細賬冊在這裡,”梅佐賢把勇複基開了兩個夜車趕出來的賬冊往餘靜面前恭恭敬敬地一送,說,“請你看看,有沒有差錯。

    ” 餘靜并沒有看,她把那厚厚一本的賬冊推到徐義德面前,說: “還是請徐總經理仔細看看,查查有沒有遺漏未列的,計算的妥當不妥當?有不合适的地方,可以提出來,大家研究研究。

    ” 徐義德捧起那一厚本的賬冊,翻了一兩頁,就沒有往下看了。

    勇複基把總賬算出來之後,昨天晚上梅佐賢帶着這個賬冊上徐公館去。

    他們兩個人在書房裡待了好幾個鐘頭,徐義德一頁一頁地仔仔細細審查,生怕漏了一項兩項,一邊看,一邊問梅佐賢。

    梅佐賢詳細地給他說明所提出的問題。

    最後看到總數比一九五○年重估資産的數字多出四十萬來,徐義德嘴上露出了滿意的微笑,點頭贊賞梅佐賢在清估組的努力。

    梅佐賢表明這次清估,他第一步抓清點工作,把廠裡角角落落裡的物事都叫人搬了出來,一件也不遺漏,連一把掃帚和一塊棉布門簾也不放過,一一記上,記上了就要估價。

    加上過去從來也沒想到的舊東西,這回也發現了,清估了,總數自然增加。

    他一口氣說下去,使得徐義德沒法插話,隻有賞識梅佐賢的才幹,欽佩梅佐賢清估工作的豐功偉績,感謝梅佐賢暗中幫助,贊揚梅佐賢是他的忠實助手。

    徐義德很滿意清估組的工作,要梅佐賢今天當着餘靜的面正式提出報告來。

    徐義德把那本厚厚的賬冊輕輕放在長方桌上,表示無所謂的淡漠态度,說: “這麼一厚本,誰記的那麼多?隻要大體差不多就行了,就是上下差個萬二八千,也沒關系,将來到了社會主義,一切都歸國家所有。

    這方面,我比一般資本家看的開,隻要國家不吃虧,我是沒有意見的。

    ” “将來是将來的事。

    現在清産定股,應當實事求是,公平合理。

    如果我們清估組有遺漏的,不管數字多少,一定要補上。

    國家不在這個上面貪小便宜。

    ”湯阿英說,“有啥意見,可以提出來,有遺漏的,我們清估組可以複查。

    ” 徐義德見湯阿英義正詞嚴,态度又十分誠懇嚴肅,他不能再照剛才那樣的說法,叫餘靜再點出,反而不好。

    他臉上堆着笑容說: “剛才我不是說了麼,我這個總經理,官僚主義也不少,廠裡究竟有多少财産,也鬧不清。

    這次清點出來的一些東西,過去根本不曉得。

    要我看這麼一厚本賬冊,等于白看。

    梅廠長對廠裡的事體比我清楚的多了,這次清估組除了他負責以外,又有湯阿英同志參加,工人一向大公無私,清估工作一定沒有差錯。

    清估工作企業有統一的原則,基層還可以因地制宜,方法簡單易行,我們籌委會一同民主協商,清估組還及時了解檢查聯系彙報,使得整個清估組工作沒有出現一點偏差。

    ”徐義德對餘靜說:“餘代表,你說,我還能有啥意見呢?” “那麼,在總數上是不是還有意見呢?”餘靜問。

     “也沒有。

    ” “你們有啥意見嗎?”餘靜望着韓雲程、郭鵬、勇複基和秦媽媽。

     “這次清估工作,完全公平合理,特别是對機器估價,尚可使用年限,加已使用年限等于耐用年限這個公式,它比另外兩個公式要合理一些,因而也是公平一些。

    就機器的實際價值而言,是提升了的,因為一般機器,我以前說過,實際耐用年限,往往要超過原來規定的耐用年限。

    我們現在這樣算法,機器所有者,實際上多拿了不少折舊費……” 徐義德聽韓雲程說到這裡,忍不住插上來解釋說: “這個公式經棉紡公會再三讨論,反複協商,大家才一緻同意,局方也同意這個公式。

    要是照另外兩個公式計算,政府吃虧可大啊!” “所以說,這個公式比較公平合理。

    ”韓雲程現在對徐義德想強加于人的态度毫無畏懼,黨委書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