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5

首頁
    脫離農業,農業經過改造,農業生産可以大大提高,人民生活可以改善,購買力也一定提高。

    農業的發展給了我們工商界一個很大的鼓舞。

    ”徐義德後悔草拟發言稿的辰光沒有想到農業這一點,不然可以寫得更漂亮,獲得的掌聲也會更多更響。

     “不但是鼓舞,而且也推動工商界,就拿我們卷煙業來說,每個農民多買一包香煙,我們生産就趕不上。

    ” “豈止卷煙業,仲笙兄,你剛才提到雙輪雙铧犁,為了制造這個,很多廠要添配工具零件,把五金業的生意也帶好了。

    全國農業發展,不僅工業生産要發展,商業也要跟着發展,私營工商業不加快社會主義改造速度,很難滿足農業發展的需要。

    現在起,規定兩年全市合營,我看是有點慢了。

    ” “慢了?”馮永祥本來以為這次人代會通過決議全市私營工商業在兩年之内要進行公私合營未免太快了。

    全上海有十六萬多工商業戶,如果完全實行公私合營的話,兩百多個行業,一個行業從醞釀到協商到清産定股和人事安排,起碼也得花上個半年工夫,兩百多個行業不可能同時進行,一定要分期分批,兩年的時間,無論如何是太短促了。

    兩年,不過是七百三十天啊!難道說七百三十天以後,上海一家私營工商業也沒有了嗎?根本不可能的事。

    他搖搖頭說:“我倒覺得要是兩年之内真的能夠合營了,速度也不算慢了哩。

    ” “為啥?” “慕韓兄,辦事體一要時間,二要人力,了解上海有多少工商業戶,就曉得我的話不錯了。

    ” “事在人為。

    ”馬慕韓不同意他的意見。

     “中央并不是不了解農業發展的情況,可是仍然決定兩年,其中大概不會沒有道理。

    ” “要穩步進行改造,”徐義德說,“時間長一點,大概給我們有個思想準備。

    ” “就是這個道理,”馮永祥自鳴得意,搖頭晃腦地說。

     “再過幾天就是一九五六年元旦了,從一九五三年提出總路線算起,到現在快三年了,思想準備的還不夠?”馬慕韓質問的眼光對着馮永祥,他認為思想準備已經過了頭。

     “我們這些核心分子的思想準備的當然足夠了,工商界大多數人就很難說了。

    ”馮永祥歪着頭,調皮地望着馬慕韓。

     “你忘記執委會告全國工商業書裡面的數字嗎?私營工業産值的百分之八十以上已經納入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軌道,将近一半左右的私營零售商已經轉變為經銷、代銷等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的商業,你說,這是少數呢?還是多數?” “我承認這是多數,但請注意,這指的是各種形式的國家資本主義,而不是高級形式。

    我們現在談的是全市合營,是高級形式。

    走初級形式,走中級形式,問題都不大,可是高級形式,問題就不簡單了。

    ” “隻要認清社會發展規律,把自己的命運和國家的社會主義前途結合起來,堅決走社會主義道路,才能掌握自己的命運,也才能和全國人民一道獲得光明幸福的前途。

    認識了這個道理,我看,問題也不複雜。

    ” “問題究竟是簡單還是複雜,等将來看吧……”江菊霞看他們兩人争執不下,嗓子越來越高,話也越講越快,簡直叫别人無從插嘴,她從壁爐旁邊站了起來,對馮永祥搖搖手說: “你們兩人别老是一來一往,讓我說兩句,好啵?” 馮永祥抿着嘴笑,在聽她說: “慕韓兄提的問題确實非常重要,阿永考慮到時間和人力也有道理。

    這是個大問題,等過了陽曆年,慕韓兄約一些人,好好研究一下。

    今天不要談下去了。

    我們到德公這裡來,原打算喝喝咖啡,聊聊閑天,讓你們吵得頭昏腦脹,真有點吃不消。

    放兩張音樂片子,輕松輕松,好啵?” “輕松的事,我總是贊成的,”馮永祥對于上海全市合營要兩年時間,他是很有把握的。

    因為這是人代會的決議啊,而他自己也衷心希望全市合營的時間長一點好。

     徐義德通知老王準備咖啡和點心,潘宏福走到落地大收音機那裡,打開電唱機,裡面已經放好六張慢轉唱片,一按開關,小提琴演奏貝多芬小夜曲的優美的曲調頓時彌漫了暖洋洋的東客廳……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