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首頁
    諸葛丞相的丞相府位于南鄭城的正南,一圈高大的圍牆将其與外面的城區隔開;圍牆全部由四指厚的青磚築成,異常厚實。

    府外連接着城内的所有主要衢道,四角還有四棟十九丈高的哨塔日夜有衛士監控。

    當年這裡曾經是張魯祭天的場所,後來被改做了丞相府在漢中的治所。

    丞相府最早的辦公地點是設在南鄭城正中的張魯寝宮,後來謹慎的諸葛丞相為避免被人說有割據之心,便從寝宮搬到了現在的地方。

     蜀國的首都在成都,但每當諸葛丞相到漢中主持國務的時候,這裡就是整個蜀國的實質心髒。

    不過這棟建築本身并不象它的功能那麼華麗,隻不過是三排普通的磚石結構平房,以平實的瓦頂走廊連接,全部漆成了冷色調。

    每一棟房子之間都種着三棵桑樹,門前日夜十二個時辰備有快馬與信使。

    這從一個側面顯示出丞相府的行政效率與務實态度。

     楊儀來到丞相府大門前的時候,已經接近午夜時分。

    不過按照丞相府的作息表,現在仍舊是辦公時間,所以當楊儀提出要求見諸葛丞相的時候,侍衛一點也沒有露出驚訝的神色。

     楊儀接受完檢查以後走進大門,輕車熟路地沿着長長的走廊向諸葛亮的書房走去,内心滿懷怒氣。

    荀诩在第六弩機作坊遭的遭遇讓他極為惱火。

    楊儀這個人氣量狹小,又敏感,容不得别人對他的勢力範圍有哪怕是一點置疑。

    這一次的丢臉事件尤其不能被楊儀接受,因為與司聞曹對抗的軍方背後是他的死對頭魏延。

     魏延與楊儀的恩怨最早要追溯到先主劉備時期。

    當時楊儀是蜀漢荊州軍區負責人前将軍關羽的幕僚,後來他得到先主劉備的賞識而得以升遷為左将軍兵曹掾;等到劉備進位漢中王以後,他進一步升至尚書,一時極為風光。

    大約同一時期,一直在軍中默默無聞的魏延忽然嶄露頭角,被劉備委以保衛漢中的重任,從一介中級軍官一躍而成為鎮守漢中的鎮遠将軍。

    他的傳奇經曆成為了公衆的焦點,讓楊儀的故事為人所淡忘。

     從那時候起,楊儀就開始對魏延懷有妒恨之心。

    蜀吳開戰以後,楊儀得罪了頂頭上司尚書令劉巴,以“健康原因”被任命為弘農太守——這是一個帶有黑色幽默的頭銜,因為弘農處于曹魏的勢力範圍;這時候主持蜀漢北部邊境防務工作的魏延卻在軍中赢得了很高的口碑,地位日升,這讓楊儀的妒恨增加了數倍。

     劉備敗死白帝城之後,蜀國正式進入了諸葛亮時代。

    諸葛亮看中了楊儀的物流統籌才能,于是将他調來丞相府處理屯田、物資運輸與管理等瑣碎的後勤事務;而魏延則做為漢中及隴西地區的軍事專家被納入諸葛亮的幕僚中來。

    這是兩個人第一次面對面地共事,魏延從第一眼起就極為厭惡楊儀,于是兩個人一拍即合,幾乎在一瞬間就變的水火不容。

     諸葛亮一直企圖彌補這一裂痕,但最多隻能讓這兩個人在他面前稍微收斂一點,背地裡還是竭盡全力給對方難堪。

    曾經有一次,無奈的諸葛亮問魏延:“你到底為什麼如此讨厭威公(楊儀的字),難道是天生的嗎?” “是天生的。

    ”魏延認認真真答道。

     黃襲毆打靖安司的調查人員,這在楊儀看來無異于是魏延在抽他的臉,他甚至感覺到臉上已經開始抽搐了。

     “一定要讓這個該死的奴才付出代價!” 楊儀惡狠狠地自言自語,然後朝地上啐了口痰。

     他走到諸葛亮的書房前,看到書房前還亮着燈,諸葛丞相是少有的勤勉官僚,每天要一直工作到淩晨才會少作休息。

    于是他請門童前去通報一聲,門童看了看他,臉上浮現出奇怪的尴尬表情:“楊參軍,丞相等您多時了。

    ” 楊儀微微詫異了一下,擡腿朝屋子裡走。

    他另外一條腿還沒邁進門檻,一擡頭,就立刻明白為什麼門童的表情如此奇特了。

     隻見諸葛丞相端跪在一張紅檀案幾之後,身披禦寒用的絨裘,手搖白鵝扇;在他旁邊站的是一個身披甲胄的黑臉膛大漢,正是蜀漢都亭侯領丞相司馬督前部涼州刺史魏延魏文長。

     “…………” 楊儀和魏延目光交錯,兩個人都沒有說話。

    與楊儀不同的是,魏延臉上挂着一絲遮掩不住的得意。

    諸葛丞相放下鵝毛扇,雙手攤開向下擺了擺,示意兩個人落座。

    楊儀反應比較快,先跪到了左邊,魏延隻好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