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章

首頁
    壓力,不過軍方的人堅持認為這是因為“看完雜耍後總該付帳的”。

     無論怎樣,這對荀诩的工作來說是個正面影響。

    正好狐忠派來支援工作的兩名軍謀司情報分析員也前來報到,于是在二月二十七日,荀诩派遣他們前往第六弩機作坊,重新做戶籍分析。

     在送走了他們之後,荀诩立刻派心腹去秘密召喚靖安司的都尉裴緒。

    他在心裡一直醞釀着一個計劃,目前的工作沒有實質進展,他需要一個大突破,所以必須要主動一點才行。

     裴緒今年二十五歲,籍貫是河東聞喜,從小随父母移居益州,兩年前加入靖安司工作。

    除了幽默感以外,裴緒與上司還算有默契;他做事一絲不苟,擅于計算,一直負責行動組的計劃設計。

    除此以外他還會一些格鬥的技巧與丹青繪圖,後一項據說是祖傳技藝。

     “荀從事,您找我?” 裴緒一進門就問道,荀诩點點頭。

    裴緒今天穿的是一件素色的短襟,兩個袖口與手肘處都沾着墨水,顯然他剛才正在忙于圖上作業。

     “你那邊工作忙的怎麼樣了?”荀诩叫人給他上了一杯茶。

     “還算順利,已經繪好了南鄭三個城區的地圖,隻是因為分率設定太高,所以進度比較慢。

    ” “呵呵,你的制圖技藝果然精湛,連諸葛丞相都稱贊不已。

    ” 裴緒不好意思地笑了笑,謙遜地回答:“哪裡,這都是我河東老家世代相傳的‘制圖六體’,我隻不過是加以應用而已。

    ” 他們都不知道,在距離他們一千多裡以外的河東聞喜,裴緒同族一位叫裴秀的五歲少年将在幾十年後将“制圖六體”發揚光大。

     一杯茶喝完,荀诩切入了正題,他把自己的計劃透露給裴緒。

    裴緒聽完以後,頗有些震驚,他不敢相信似的望着荀诩,半天沒有說話。

     “你覺得這計劃可行嗎?” 聽到荀诩的問話,裴緒艱難地點了點頭:“從技術上來說,是沒有問題的。

    可您也知道,現在這種環境之下,風險太大了,昨天不才剛鬧出楊參軍的事情?現在再去刺激軍方……” “風險總比兵出子午谷小一點吧。

    ”荀诩笑着說。

    兵出子午谷是一個蜀中的典故:在第一次北伐開始前,魏延曾經提出取道西漢水下遊的子午谷襲取長安的計劃,這個計劃因為風險太大而被諸葛丞相否決。

    從此“兵出子午谷”在蜀國就成為高風險的代名詞。

     “但這牽涉到五鬥米教,馮大人知道這件事嗎?” “我告訴他我不會碰五鬥米教……”荀诩狡黠地笑了笑,“不過我沒保證不去調查他們。

    ”裴緒開始覺得額頭有汗水流下,自己的這位上司有些膽量太大了。

     荀诩又為他倒了一杯茶,誠懇地說:“叔衡,我隻是想盡快把老鼠揪出來,其他一切問題都是次要的,你必須要協助我。

    ”面對這個要求,裴緒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年輕人的激情占了上風:“好的,我會盡力而為。

    ” “很好,多謝了。

    你立刻去行動組找幾個可靠的人,就說執行保密任務,把他們叫過來。

    你們将組成一個獨立的行動組,隻向我負責。

    ” “明白了。

    ” “你預估一下可能的形勢,盡快拟訂幾份不同情況下的行動備案。

    必要的裝備我會調撥給你。

    ” “好的,需要細節嗎?” “暫時不需要,我會親自去處理前期工作,完成以後你們再商議具體的行動細節。

    ”荀诩說到這裡,強調道:“這一切都必須在保密狀态下進行,即使是靖安司的其他人也不能知情。

    如果被馮大人知道,那就肯定夭折了……當然,你放心,我會承擔一切責任。

    ” “一切都為了漢室的複興。

    ”裴緒嚴肅地回答。

    這句口号自第一次北伐以來,一直為廣大少壯派的軍官與官吏所喜歡。

     “很好,你去準備吧。

    ” “還有一個問題。

    ” “是什麼?” “我們行動組的代号是什麼?” “……呃,第五台吧。

    ” 靖安司編制一共有四個台,第一台分管盯梢、監視與搜集情報;第二台分管鑒定筆迹、文書以及心理畫像;第三台負責具體的追捕行動;第四台則提供後勤支援和與其他司的聯絡應接工作。

    荀诩的意思很明顯,裴緒的這個組将是靖安司内隐形的第五台。

     ※版本出處:幻劍書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