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權的登基儀式在四月三十日開始,從此吳國由一方割據勢力升格成為一個正式的帝國。
魏、漢、吳三“國”鼎立終于在這一天變的名副其實。
成都在五月五日接到了敦睦館的秘密報告;在五月六日接到了敦睦館轉發的第二份報告,裡面包括了孫權召見張觀的會談記錄、立場解釋以及武昌允諾給成都的補償條款;緊接着在五月十日接到了皇帝孫權特使正式送交的國書。
蜀漢朝廷對此表示十分震驚,許多大臣和郤正一樣認為應該立刻和東吳斷交,然後派兵讨伐這個僭稱皇帝的亂臣賊子。
但如荀诩所預料的,奉行務實政治的諸葛丞相最終說服了這些大臣,決定接受這一既成事實,默認東吳帝國的合法地位,以此來換取一個穩定的國際環境。
五月十五日,漢衛尉陳震做為特使前往東吳緻賀。
他于六月一日抵達了武昌,并受到了極為隆重的接待,孫權稱這将開啟兩國合作的新紀元……
五月二十日,武昌。
荀诩好奇地注視着眼前這間高腳大屋。
這間屋子與南蠻建築的風格類似,房屋主體建築與地面被數十根直立的木樁相隔,整個屋子被柱子撐在半空,一側有斜坡形的木制樓梯。
“江東多雨,地面潮氣太重,這是為了保存絹、紙質地的檔案文件而專門設計的儲存室。
”
站在他旁邊的薛瑩解釋道,荀诩點點頭,注意力仍舊集中在房屋底下的空隙。
薛瑩的嘴角抽動了一下,對荀诩用刻意修飾過的冷淡語氣說:“荀主薄,我們可以進去了嗎?”
“哦,哦,好的。
”荀诩摸摸鼻子,有些不好意思。
兩個人順着木梯走到屋門之前,薛瑩從腰間取出一枚鑰匙打開房間裡的鎖,推開兩扇門。
荀诩剛要邁步進去,薛瑩伸手将他攔住了。
“荀主薄,在你進去之前我必須向你重申一下原則。
”
“洗耳恭聽。
”
“我個人并不想開放這些檔案,不過這是上頭的命令,我沒辦法。
但是請您注意:第一,您隻能在這間屋子裡翻閱,一片紙都不準帶出去;第二,您隻能自己抄錄,不允許别的書吏進入這屋子;第三,您翻閱的時候,我必須在場,而且我有權警告您哪些檔案是不允許觸摸的。
明白了嗎?”
“光是那些能‘摸’的就已經夠我抄上一輩子了。
”
荀诩的這個冷笑話隻讓薛瑩的表情更加僵硬。
孫權登基已經有将近一個月,吳蜀兩國并沒有象一些觀察家預言的那樣陷入軍事對抗。
蜀漢承認了孫權稱帝的合法性,而東吳則在其他領域對蜀漢做出了補償——兩國情報資源共享就是其中的一項。
表面看這是一個公平的交易,但實際上卻對蜀漢十分有利,因為一直緻力于西北戰略的蜀漢亟需曹魏在江淮一線的情報,以便了解其整體戰略部署;而對于北伐漫不經心的東吳來說,西北地區的曹魏情況沒什麼太大價值。
這項交易被官方描述為是兩國建立軍事互信體制的第一步。
荀诩身為敦睦館的情報官員,他的工作就是前往東吳秘府的資料室,對東吳曆年來的情報資料進行甄選,然後将其中對蜀漢有價值的部分摘錄出來送往漢中。
薛瑩對這一舉動十分不贊成,尤其是上個月他還敗在過荀诩手裡。
但君命如山,他不得不從,于是隻好以消極的不合作态度對待荀诩,并在心裡暗罵那些高層的官僚。
兩個人邁進屋子,裡面擺放的資料檔案數量可以說是汗牛充棟。
荀诩一想到自己必須要把這裡的東西全部翻閱一遍,就開始頭疼,他甚至希望薛瑩多警告幾卷檔案不能觸摸,好減少閱讀的數量。
“也罷,這總比《白虎通義》之類的有意思多了。
”
荀诩一邊自我安慰道,一邊從背囊中取出筆墨紙硯擱到案幾上。
他搓搓手,深吸一口氣,從書架上的第一層最右側抽出一冊卷宗來,扭頭看看在一旁監視的薛瑩沒什麼反應,于是把它放到案幾之上,開始翻閱。
這是一項很艱苦的差事,荀诩不僅要翻閱大量枯燥無味的報告與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