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章

首頁
    軍,實在抱歉,我們隻是奉命行事。

    ” “奉命?奉誰的命令?” “奉丞相之命,但有見馬谡者,立刻執其回營。

    ” “執……執其回營嗎?”馬谡仔細咀嚼着這四個字的涵義……不是“帶其回營”,不是“引其回營”,而是“執其回營”。

    這個“執”字說明在漢軍的口頭命令中,已經将馬谡視為一名違紀者而非軍官來對待;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了丞相的惱火。

     不過馬谡并沒有因此而驚訝,他相信等見到丞相後,一切就能見得了分曉。

    因此他停止了反抗,任由他們把自己反綁起來,扶上馬。

    然後兩名騎士各自牽起連着馬谡的兩根繩子,夾在他的左右,三個人并排一起向西城裡面走去。

    馬谡注意到他們兩個人的铠甲邊緣磨損的并不嚴重,看來他們是屬于丞相的近衛部隊,并沒有參加直接的戰鬥。

     “馬參軍,要是綁的不舒服,您就說一聲。

    ” “呵呵,沒關系,你們也是按軍令辦事嘛。

    ” 騎士的态度倒是相當恭敬,他們也了解馬谡在丞相府中的地位,不想太過得罪這位将軍。

    馬谡坐在馬上,看着西城周圍淩亂的田地農舍,忽然問道: “對了,這周圍怎麼這麼亂,發生了什麼事情?” “哦,這是丞相的命令,要西城所有的老百姓都随軍撤回漢中。

    ” “我軍要撤退了?” 馬谡聽到之後,下意識地把身體前傾。

     “對,前方魏将軍、吳将軍的部隊都已經往差不多撤回來了。

    哎,本來很好的形勢,結果……呃……街亭不是丢了麼?” “哦……” 馬谡聽到這裡,身體又坐回到馬鞍上,現在他可不太想談起這個話題。

    這時另外一名騎士也加進了談話,饒有興趣地說道:“聽說丞相還收服了一名魏将,好象是叫姜維吧?” “對,本來是天水的魏将,比馬參軍你年紀要小,也是二十五、六歲。

    聽說讓自己人出賣了,走投無路,就來投奔我軍。

    丞相特别器重他,從前投降的敵将從來沒得到過這麼好的待遇。

    ” 馬谡聽在耳裡,有點不是滋味。

    那兩名騎士沒注意到他的表情,自顧聊着天。

     “你見過姜維本人沒有?” “見過啊,挺年輕,臉白,沒什麼胡子,長的象個書生。

    前兩天王平将軍回來的時候,營裡諸将都去接應;我正好是當掌旗護門,就在寨門口,所以看的很清楚,就站在丞相旁邊。

    ” 聽到這句話,馬谡全身一震,他扭過頭來,瞪着眼睛急切地問道: “你說,前幾王平将軍回來了?” 騎士被他的表情吓了一跳,停頓了一下才回答道:“對,大概是四天之前的事情吧,說是從街亭退下來的。

    ” 馬谡心算了一下,如果王平是從漢軍斷水那天就離開的話,那麼恰好該是四天之前抵達西城。

    這個無恥的家夥果然是臨陣脫逃,想到這裡,他氣的全身都開始發顫,雙手背縛在背後不斷抖動。

     “他回來以後,說了什麼嗎?”馬谡強壓着怒火,繼續問道。

     “……我說了的話,參軍你不要生氣。

    ”騎士猶豫地搔了搔頭,看看馬谡的眼神,後者示意他繼續說下去。

     “現在軍中都盛傳,說是參軍你違背節度,舍水上山,還故意排斥王将軍,結果導緻大敗……” “胡……胡說!!”馬谡再也忍耐不住了,這幾日所積壓的郁悶與委屈全轉變成怒火噴射出來,把兩邊的騎士吓了一跳。

    他們一瞬間還以為馬谡就要掙開繩索了,急忙撲過去按住他。

    馬谡一邊掙紮一邊破口大罵,倒讓他們兩個手忙腳亂了一陣。

     這時候已經快進了西城城門,一隊士兵迎了過來,為首的曲長舉矛喝道:“是誰在這裡喧嘩!” “報告,我們抓到了馬谡。

    ” “馬谡?!” 那名曲長一聽這名字,本來平整的眉毛立刻高挑起來,策馬走到馬谡跟前仔細打量了一番,揮揮手道: “你們先把他關在這裡,我去向上頭請示該怎麼辦。

    ” “這還用什麼請示,快帶我去見丞相!” 馬谡的耐心已經到了極限。

    那名曲長冷冷地瞥了他一眼,又說道:“大軍臨退在即,不能讓他亂叫亂嚷動搖了軍心,把他的嘴封上。

    ”幾名士兵應了一聲,沖上從馬谡腰間撕下一塊布,塞到他嘴裡。

    一股刺鼻的腥膻味道直沖馬谡的鼻子,讓他嗆的說不出來話。

     交代完這一切,曲長帶着人離開了。

    兩名騎士站在馬谡兩側,一刻也不敢把視線離開。

    馬谡靠着凹凸不平的城牆,大口大口地喘息,他想喊出聲來卻徒勞無功,隻能用布滿血絲的雙眼瞪視着眼前的一切。

     那兩名騎士說的沒錯,丞相的确打算從西城帶着百姓撤退。

    城裡塵土飛揚,到處都是人和畜生的叫聲,軍人和挈兒帶女的老百姓混雜一處,全都行色匆匆;大大小小的戰車、民用馬車與牛車就在馬谡跟前交錯來往,車輪碾在黃土地上發出沉重的悶聲,車夫的呵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