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中那仁慈的皇叔大人居然還笑嘻嘻的,從此對大耳賊的印象大打折扣。
後來讀了正史,對劉備的反感少減,印象卻更加明晰起來,用周瑜的話說就是&ldquo劉備寄寓,有如養虎&rdquo,丫根本就是一個逮哪兒吃哪兒,吃哪兒滅哪兒的枭雄啊。
也罷,畢竟三國人物已經臉譜化了,就随他去吧。
第六位戀人周瑜
曾經和幾個朋友開玩笑,說三國名人雖多,但擁有能令少女們尖叫的偶像潛質的人,唯有周瑜而已。
這是理所當然的,周大都督具備了幾乎全部偶像的特質:英俊,浪漫,年少得志,風流儒雅。
輕輕一句&ldquo曲有誤,周郎顧&rdquo,撩動了多少古今女性的心,大有&ldquo玉指冰弦,未動宮商意已傳&rdquo的曼妙境界,何等羅曼蒂克。
說不定那句民謠是錯誤的,實在該是&ldquo周郎顧,曲有誤&rdquo,又有哪位妙齡少女能經的住周大都督一瞥而不心慌意亂的呢?
記不得哪裡看來的詩句:&ldquo憶當年,三尺青鋒懷天下,一騎白馬開吳疆&rdquo,少年雄姿英發,羽扇綸巾,說不盡意氣風流。
拿新新人類的話說,真是酷斃了。
以前作過一個測試,讓朋友們以一字概括三國人物,諸如曹操之奸、劉備之仁、關羽之義、張飛之猛、龐德之忠、諸葛亮之智等等,當提及周瑜之時,大家卻異口同聲地說道:&ldquo帥&rdquo。
真怪,周瑜一生功績彪炳,但大家卻認為他最突出特點是帥,帥到連他的功績也要為之遜色的地步。
這帥當然不是指相貌&mdash&mdash周都督在正史裡不過是&ldquo壯有姿貌&rdquo&mdash&mdash而是氣質,那種優雅華麗的氣質。
莫說周瑜是演義造出來的明星。
就連陳壽寫完《三國志周瑜傳》後,都覺得意猶未盡,于是也情不自禁地八卦了一下,把周瑜精于音樂的逸事增補其後。
這對一貫惜墨如金的陳壽來說,實在是難得一見,也許他覺得這等妙事不記下來委實可惜吧。
周都督的風采,大概真的如裴注所雲:&ldquo若飲醇醪,不覺自醉。
&rdquo
逆位的戀人代表着敏感,善嫉,而且小肚雞腸&mdash&mdash當然,那就是演義中的他了。
第七位戰車關羽
戰車銳利,鋒芒畢露,以最直接的方式展現出無以倫比的強勢與主動。
這種自信可以肆意飛馳,掃平一切障礙;然而若不加以收斂,便會失去控制,跌落深淵,最終而緻傾覆。
白馬,殘陽如血。
&ldquo吾觀顔良,如插标賣首耳。
&rdquo
其聲洪洪,随後一騎絕塵。
偃月刀寒光一閃,已然人頭落地,三軍震惶。
張遼道:&ldquo沒有人能打敗他。
&rdquo
曹操道:&ldquo為什麼?&rdquo
張遼道:&ldquo因為沒人比他更自信。
&rdquo
※※※
洛陽,殘陽如血。
盒内首級,須發戟張。
曹操道:&ldquo他本不該死,沒有人能打敗他。
&rdquo
司馬懿:&ldquo是的,他敗給了自己。
&rdquo
曹操:&ldquo為什麼?&rdquo
司馬懿:&ldquo因為沒人比他更驕傲。
&rdquo
第八位力張飛
力并非隻是強硬之力,牌面的另外一層含義是柔軟之力,鋼中帶柔,陰陽相濟。
張三爺算得上是三國第一妙人,大胡子,丈八蛇矛,動辄喜歡哇呀呀呀瞪眼怪叫。
他大哥得一&ldquo仁&rdquo字,二哥稱一&ldquo義&rdquo字,三爺也隻能占了一個&ldquo猛&rdquo字。
是啊,張飛多猛哇,虎牢關前群雄束手,偏他頭一個沖過去與呂布單挑,幾十個回合下來雖沒勝可也沒敗;長坂橋前隻一聲&ldquo燕人張翼德在此&rdquo,喝退曹軍百萬之衆,震得張遼、夏侯淵、夏侯敦、許褚、曹仁等曹營名将不敢近前,這又是何等勇猛。
然而這一個&ldquo猛&rdquo字,卻不知害了多少三國名将。
大家的習慣性思維沒法相信:這虬髯大漢心裡,卻藏着不知有多細密的心思。
人人都道三爺莽撞,可誰也沒想到長坂橋遮天蔽日的灰塵後是二十匹馬和二十條樹枝;人人都道三爺好吃酒愛誤事,結果一番吃醉,生擒了劉岱;二番吃醉,賺了巴郡老嚴顔;三番吃醉,戰跑了威風八面的張郃。
若天下粗人都是如此,隻怕聰明人都要羞愧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