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曹操起大軍伐荊,龐統探得,即與黃忠太史慈兵出秣陵,來取合肥,孔明亦起兵五萬,大将趙雲、魏延、關興、張苞等,南下來奪青州。
臨行,忽報一人求見,接入觀之,乃廖化也,蓬頭垢面,渾身浮腫,伏地道:“先王伐倭,吾力盡被擒,楊盆因度倭土并無将才,百般誘吾降之,後得夏侯雪姑娘相助,方逃出倭城,以數年之功,失敗三次,方得自制木排,泅回中土。
”張苞急道:“夏侯阿姨何故不回?”廖化道:“夏侯姑娘隻欲報尊父之仇,自知倭土遠居海外,伐之不易,無奈而将自身作為誘餌,施下美人計而得居楊盆身畔,乘隙刺之,故不得回。
”孔明歎道:“若不能平定天下,有負關張之志,這許多人命也白白喪去了。
”于是南渡黃河而來。
這邊葉飄零在襄陽,數欲西征,終畏張遼神勇,未敢輕動,欲向宛洛,又恐力所不及,幾番猶豫,還是深根固本為要。
忽聞得曹操南下,便聚兵相應。
方欲要行,忽報山越夫人來到,急出相迎,但見夫人披頭散發,滿面風塵而來,泣拜于地。
葉飄零急問何事。
夫人道:“自大王與國公交結以來,南越安定多年,百姓盡皆歡悅。
大王因此疏于理事,不提防義子留煥早于朝中培植黨羽,清除異己,月前突然發難,囚禁大王,自領山越,被我舍死殺出,乞國公發一軍相助,山越之人,世感大德。
”
慕容秋水扶起山越夫人退入内堂,清兒語葉飄零道:“飄零,慕容姊姊與夫人情同姊妹,既然山越國中有事,理當助之。
”葉飄零道:“山越于吾荊楚多建大功,況一向又有同盟壓境,吾安可坐視?隻是曹操大軍壓境,安有餘力南下?”安甯道:“飄零,既是如此,便由我去掃平南越,以解後顧之憂。
”
清兒道:“安甯,山越帶甲數十萬,征其本土,非傾國不能為之,今番北方戰事未除,不可輕易南下,隻宜暫且撫之。
”葉飄零道:“清兒之言是也。
便請田大夫往南越贈銀萬兩,贖回山越大王,多加優撫,以定其心,待吾擊退曹操,再作商議。
”田疇領命,便往南越而來。
山越夫人感激不盡。
于是葉飄零使清兒、木蘭、桂英、銀屏屯兵江陵,以拒張遼,自與安甯、甘甯、高順、太史亨、司馬、程子北發樊城,與曹軍迎面下寨。
因歸塵、逐流皆未經戰事,故使随軍,令韓當、黃蓋為護衛保二子平安。
這時曹仁、張郃、郭淮、司馬懿于濟南隔黃河以禦孔明,徐晃、于禁及孫權、淩操、董襲守壽春以克龐統,曹操自領軍從宛城出兵,來戰葉飄零。
兩軍列陣,炮響三聲,旗門對豎,曹操出陣,揮鞭道:“幾番屢邀葉國公會獵,總是緣铿一面,隻識公謹風範,今日能見國公,真人生之快也,請國公出陣答話!”葉飄零亦出道:“曹公久違了!一别經年,未知古人無恙否?”曹操道:“有勞挂念,僥幸安好,隻是國家未固,社稷未穩,終日勞苦,難以安歇。
”葉飄零道:“吾與曹公相識汜水關外,十有八年矣,故交非比尋常。
今日同為封疆大臣,理當共扶漢室,未知大王何故妄起刀兵?”曹操道:“此國家大事也,孤豈敢以私廢公乎?”
葉飄零道:“既然不免一戰,吾等非比世間俗子,豈能比武稱雄,刀槍混戰,徒教天下人笑話也?”曹操道:“欲知勝負,國公有何妙策?”葉飄零道:“聞公五子倉舒,乃世之天才,不知可在軍中?”曹操道:“亂世小兒,欲多經戰事方可成才,正随軍至此。
”葉飄零道:“犬子亦在,何方使倉舒與犬子一較高低?”曹操道:“令郎歸塵、逐流,孤亦聞名久矣!孤有一難,至今未得,正欲請令郎為我解之。
”葉飄零道:“吾亦有一禮,欲贈令郎。
如此來日相見。
”當下兩邊回營。
第二日,曹操攜幼子曹沖,義女飄萍牽一象來到陣前。
那飄萍兒乃當年曹操夷陵失利後于巫山叢林狼窩中拾得,深為異之,收為義女,取名曹節,小字飄萍,迄今八歲,正與逐流同年,曹營之中,與曹彰、呂婵、曹沖最是交好。
當下曹操道:“此象乃孤征南将軍孫仲謀所獻,吾兒欲知其重,還盼令郎為犬子解惑。
”
葉飄零聞得,即攜歸塵、逐流出陣。
但見逐流趨步向前,撫摸象腿良久。
歸塵道:“逐流吾弟,汝能稱否?”逐流道:“此事易耳!”令小卒置船于襄水之中,使象居其上,循水線刻于船舷,又牽象上岸,置亂石于船中,即臨水線,稱其石重,共五千二百八十三斤。
逐流兒道:“此即象之重也。
”
衆皆大驚。
曹操歎道:“令郎聰穎非凡,此法正與倉舒如出一轍!”正欲歸陣,葉飄零見那飄萍兒劍眉大眼,雖然年幼,不減英風,心下不由得想起當年的慕容秋水來,暗自傷神,不由得說道:“令郎睿智,犬子焉能相見。
令媛亦聰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