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然一聲炮響,韓當從左邊殺出,黃蓋自右邊殺來,兩路夾擊,方救得蔣欽陳武性命,奪回許多戰馬。
夏侯淵敵住韓當、蔣欽,怒道:“元讓哥哥,一時誤中埋伏,功敗垂成,還是回城調集軍馬,再決雌雄!”夏侯憞力戰黃蓋,一槍一鞭,未見高下,聞言虛晃一槍,與夏侯淵并力殺回。
正遇呂翔,因在穎陽城中久不見夏侯回來,提兵前來救應,這時一陣截殺,方當住韓當黃蓋之銳,接引回城。
黃蓋下寨,見陳武傷重,先使人送回汝南。
葉飄零見陳武受傷,心下大怒道:“士可殺而不可辱!夏侯小兒,吾敬汝等神勇,又遭《三國演義》貶抑,因此繞開穎陽,汝卻如此戲耍我方之士,非名将之道也!”領大軍溯穎水而上,切斷夏侯與曹彰連線。
卻表李典來到許昌城下,曹彰一見大怒道:“背主忘恩之賊,焉敢見我!”盡起大軍,來戰李典。
不三合,李典焉敢與昔日少主對敵,圈馬退走。
曹彰切齒道:“吾不捉叛賊,豈能回兵!”将馬臀拼力一拍,随後追襲。
李典退到穎水之畔,被曹彰趕上,正欲斬殺,閃出一将,座下桃紅馬,頭頂鳳芸盔,身披西川赤錦袍,腰間江南刺繡龍錦帶,手提大刀,背負短槍,正是朱顔鳳目傾三國,智勇雙全震九州,江南後起之秀關三小姐關銀屏是也,威風凜凜攔住去路。
曹彰黃須飄動,執戟言道:“吾隻追殺叛賊,等閑速速讓開!”關銀屏橫刀道:“姊夫,李将軍乃是吾主新收大将,豈能任爾逼迫?”曹彰道:“此賊随吾父二十餘年,多受恩德,今日一朝背反,全不念昔日之情,此等人物,葉叔父何必用之?吾誓斬之,以為天下不忠者之鑒!”說着舞戟直取李典。
銀屏趕上,揮刀擋開。
曹彰道:“銀屏妹子,吾念婵兒之情,屢屢相讓,今番吾斬叛賊,汝何必苦苦相纏!”銀屏道:“李将軍既已投我師伯帳下,銀屏便同為一家之人,姊夫雖武藝蓋世,銀屏豈敢因懼不救?”曹彰道:“既如此,休怪我不以婵兒為念!”銀屏道:“姊夫向稱後輩之中第一人,呂婵姊姊武藝向來都在銀屏之上,尚且心服姊夫,今日銀屏自知不敵,然而主公之任,不可有違!”
于是男女兩将大喝一聲,刀戟相交,铿锵有聲,三軍一齊驚懼。
李典分軍自投東去了。
這邊相互惡戰,一個是勇謀兼備女中秀,一個是神威蓋世黃須郎,一個西蜀拼趙雲,獨破烏丸震漠北,一個宛城鬥許褚,驅除虎豹掃南疆。
這一場好戰,直殺得天昏地暗,日月無光。
曹公之後,關将傳人,莫不是棋逢對手,将遇良才?畢竟曹彰多經戰陣,近年來武藝增長極快,又是男兒之身,戰到百合,銀屏漸感手腳乏力,虛晃一招,拖刀敗走。
曹彰随後緊追至穎水之畔,銀屏已是前無去路。
曹彰道:“銀屏,汝路途已絕,若念舊情,何不投北,與婵兒朝夕相對!”銀屏道:“汝既如此痛恨李将軍,又何必招降于我!”兩将複在河邊交鋒。
未十合,一彪騎兵沿河岸奔來,叫道:“關三小姐休驚,高順奉主公之命,特來救護!”陷陣營急上,将曹彰兵士沖得七零八落。
曹彰大驚,舍了銀屏,來殺高順。
高順暫退,沿河木蘭、桂英領女兒軍已到,曹彰見敵軍來勢甚大,隻得後撤。
這邊三路一齊追殺,幸得曹洪來援,接了曹彰返回許昌。
葉飄零南下穎陽,黃蓋與之呼應,南北夾擊,夏侯如何能敵,隻得棄了穎陽,返回許昌。
随後曹操領虎豹騎、近衛軍趕到,許褚典韋保駕,亦進了許昌城中。
曹彰道李典如此如此,甚是不義,可斬其家屬。
曹操道:“是吾救宛城太遲,今人各有志,李典與葉飄零原有故交,動以舊情,其反必矣!”樂進在旁聞言,連忙拜下道:“進與葉飄零份屬敵國,舊情早絕,望大王明鑒。
”曹操令起,大笑道:“文謙乃忠烈之士,孤并無疑心。
”
忽報葉飄零來城下搦戰。
曹操便與衆将來城頭觀看,但見葉飄零不着片甲,領數千軍馬布于城下,隊列齊整,陣勢凜然。
衆将皆有駭然之色,曹操笑道:“葉飄零雖來勢洶洶,然吾等大軍已到,有何懼之!”賈诩道:“還需得一人,先往破其銳氣。
”便有許褚道:“葉飄零何足道哉,今許褚願往萬軍之中斬其首級,獻于麾下!”
曹操大喜壯之,令許褚将虎豹騎便行。
曹彰道:“孩兒不才,亦當前往助仲康一功。
”于是亦随軍在後。
葉飄零正在城下耀武揚威,忽聞得城頭一聲梆響,大門開處,吊橋墜下,許褚引數千人馬沖來,想那虎豹騎何等精銳,殺得葉飄零麾下軍士亂竄,陣角已動。
又有一騎,快如閃電而來,座下紅馬,手中畫戟。
衆将皆失聲道:“莫不是呂布複生!”各自後退。
那将直往陣中來捉葉飄零。
幸得左邊銀屏、右邊黃蓋,奮勇向前,攔住曹彰。
高順陷陣營敵住許褚。
衆将簇擁葉飄零敗至穎川。
葉飄零重賞銀屏、黃蓋、高順,責衆将道:“吾軍屢勝,何懼曹操?今未戰先逃,緻有此敗,折了我軍銳氣!”
司馬在旁道:“主公勿怒,某有一計,可取許昌。
”葉飄零道:“計将安出?”司馬道:“隻在此人身上。
”葉飄零猛醒道:“吾幾乎忘懷,幸卿提醒!”這正是:虛名自可成實用,有才無貌莫相親。
畢竟許昌如何可取,還是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