卻說徐晃于禁被困下邳,收到曹操退兵之令,當下引軍力破三道防線,來到梁都地界,卻遇上了陷陣營。
這時魏軍奔走數日,軍力已乏,心下皆有懼意。
徐晃乃問于禁道:“可降乎?”于禁答道:“此刻力戰難勝,唯有暫且依之。
”于是二将齊聲長歎:“魏王明鑒,此戰非吾等之罪,乃天滅魏也!”引軍向前,伏拜于地。
高順大樂道:“十面埋伏,皆為名将統領,未料畢竟大功屬我陷陣營!”臧霸在旁道:“彼等數衆,雖然歸降,倘養足氣力,難以禦之。
将軍雖受降,不可恤之。
”高順從其言,受了徐晃于禁之降,分散其軍,又賜酒飯,卻不使飽食。
三軍當下返回許昌。
是夜,月黑風高,蟲未唱而枭已鳴。
高順諸将正卧在中軍帳中,小卒急來報道營中火起,高順、臧霸、陳到急披衣而起,但聽得喊聲大作,徐晃于禁乘夜起事,各裨牙将校四處放火,魏軍聚集,直往中軍帳上殺來。
高順大呼道:“各歸原位,不得擅動,軍士亂者與我立斬!”臧霸、陳到四面彈壓,陷陣營皆久經訓練之士,立時安定。
徐晃等不敢戀戰,殺出營牆,直投西北而去。
高順清點營中,折了數百餘人,不由得拔刀大怒。
這時孫權尚未脫身,高順且令監下,這邊商議。
陳到道:“魏軍雖然歇息半日,終是遠道而來,可速追襲,必然破之。
”臧霸笑道:“不必枉勞士卒,徐晃往前,自送死也,何足道哉!”
高順問道:“此為何言?”臧霸道:“前方道上,有神翎飛将引女兒軍攔截。
張将軍武藝天下無雙,更兼女兒軍雷火彈藥威勢驚人,徐晃強弩之末,焉能穿透泰山?”高順等亦大笑,道:“雖是如此,吾等上前助張将軍一功。
”話音未畢,喊殺聲又起。
小卒急來報道:“徐晃引軍複回,踹破了我大營!”高順急出主帳,但見得那彪軍猛如虎,疾似豹,往來沖殺,雖在陷陣營中,如入無人之境,隻殺得血彙成海,不知來了多少人馬。
你道徐晃如何又回?原來魏軍奔出一程,于禁陡地驚覺不見了孫權,急叫道:“仲謀失陷軍中,可速救之!”徐晃疑慮道:“三軍疲累,能脫陷陣營之圍已是萬幸,若返回虎口,恐再難全身。
”于禁叫道:“孫仲謀投降魏王,天下皆知,若不能庇護,教魏王顔面何存,亦淡了天下降者之心!公明不願去時,吾自領一軍前往。
”徐晃奮然道:“吾豈此等無義之輩?但事成之後,高順必來追趕,吾等如何歸魏?”于禁道:“吾自有策退之,公明可速去!”
于是徐晃高叫道:“丈夫建功,正在今日!誰敢與我去救孫權?”座下軍士顫栗,隻有數百人閃出,皆當日孫權麾下倭土之士,齊聲道:“吾等願與君侯共存亡,萬望徐将軍鼎力相助!”
徐晃道:“如此,真萬幸也!”于是殺回梁都大寨,一陣救出孫權,高順忿怒叫道:“徐晃無信之人,反複之輩!”拍馬來戰徐晃,馬未到時,先被徐晃彎弓一箭射倒,左右急救高順而走。
徐晃保着孫權殺出重圍,方見得人馬甚少。
高順換馬大恨道:“徐晃,吾誓殺汝!”急起餘軍追出。
奔過十餘裡,兩邊山林之中喊聲大作,羽箭射出,喊聲鋪天蓋地,正如千軍萬馬一齊湧到。
大旗從林中豎起,乃是“征南将軍都鄉侯張遼”。
高順、臧霸一齊呆住,齊聲道:“文遠前來接應,如之奈何!”但聽得四面齊聲呼喝道:“江南鼠賊,中我大魏張文遠之計也,還不投降!”
一幹江南兵卒魂飛膽裂,互相踐踏,盡皆遁走。
高順臧霸亦不由自主,圈馬急奔。
這邊于禁令收了張遼旗号,與徐晃合兵一處,衆軍大笑,反追數十裡,奪了梁都營寨。
高順等不知張遼真假,一潰千裡,探得張遼還在西川時,梁都營牆已是失了,隻得無奈歸去。
這邊魏軍再歇半夜,奪了梁都軍糧,酒足飯飽,又往陳留進發。
徐晃喜道:“諸軍銳氣高漲,吾等返回有望矣!”于禁道:“公明且莫歡喜,前方道路,恐有不便。
”徐晃道:“如何?”于禁道:“吾聞再往前行百裡,便有張清兒引吳越女兒軍當住,吾等千裡奔行,孤軍深入,恐難抵敵。
”徐晃着色道:“此何言也。
五體不全之輩,弱質深閨之流,此戰場不容也,何足道哉!”
于禁苦苦相勸,徐晃方應允尋一小村,先将後軍安頓好了,免得潰敗,失了銳氣,這才往張清兒寨前搦戰。
清兒聞訊,失聲道:“當此之境,徐晃不思退避,猶來請戰,真勇将也!”桂英道:“吾等先往戰之,方見師叔神威!”清兒颔首道:“桂英木蘭先去探其虛實!”
這邊徐晃正在罵戰,忽見營門開處,兩員女将出馬。
徐晃高聲叫道:“報上名來!”兩人叫道:“吳郡木蘭!”“柴桑桂英!”“特來取汝首級!”徐晃大笑:“弱女敢出大言,兩人一齊上罷!”木蘭桂英大怒,各執銀槍,直往徐晃而來。
徐晃大斧在手,策馬迎上,戰三十合,清兒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