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金鑼鳴響。
木蘭桂英欲退,隻是脫不了徐晃斧刃,心下大急。
徐晃失笑道:“好男不鬥女,可速歸去,喚汝家主将讓路,饒汝等合營女子性命!”木蘭桂英羞慚而退。
這邊連聲梆響,但見得營中無數紅顔玉女,身着紅袍,背負寶劍,手挽強弓,腰懷勁弩,整整齊齊奔出營來,往兩邊一分,一騎白駒從中閃出。
馬背上那将雖然頗有風霜之色,然而眼波婉轉處更覺楚楚可憐,挽弓佩劍時不失嬌柔萬狀。
兩軍臨陣,抿不了弱女羞顔,鐵馬縱橫,遮不了桃花美貌。
徐晃心下稱奇,叫道:“來者莫非神翎飛将張清兒否?”張清兒微微欠身道:“吾正長沙張清兒是也,賤名不足動聽。
汝視我等女兒有如草芥,今日教汝知其謬誤!”一拉缰繩,那馬緩緩踏步,便往徐晃逼來。
徐晃心下一動,知來将身手不凡,不敢大意,縱斧迎上。
忽然清兒躍起,翻身下馬,身形疾閃,那劍已及馬腹。
徐晃大駭,将斧當頭劈下。
清兒早已退開,兩人交戰,翻番滾滾,頓時鬥了三四十合,清兒二十年來戰遍四方高手,武藝大進,思及當年大戰虎牢關時,隻覺微不足道,唯剩隔世之感,但看得她将雙劍舞開,那足下如踏慶雲,手中似有長緞,淩波而來,前刺馬頭,後拉馬尾,劍式變幻,不可捉摸,木蘭桂英,但覺得目眩神離。
想那徐晃斧重,如何能及清兒左右驅馳似風,前後進退如電?眼見要敗,急把馬一拍,馳出十餘丈。
清兒徒步趕來,徐晃回身一箭射去,清兒輕笑一聲,也彎弓搭箭,啪的一下,将來箭射作兩截。
徐晃正驚間,眼見風生,順手将箭接了,但聽得嗤嗤聲響,連珠箭到,直往面門而來,無法盡數接住,隻得左右閃避。
魏軍急忙趕上。
清兒往回便走,女兒軍湧出,弩箭齊飛,雷火轟鳴,徐晃隻得下令暫退,清兒也不追趕,笑道:“好女不鬥男,可速歸去,招衆人來降,饒汝等三軍将士性命!”徐晃退回,與于禁道:“此時方信文則之言,張清兒武藝神鬼難當,畢竟此關如何通過?”于禁道:“且暫歇村中,再思良策。
”
大軍仍然居于戶外,歇了半日,忽然風向陡轉,大雨忽至。
魏軍皆落泥水之中,苦不堪言。
孫權道:“軍士勞苦,不如且入民宅避之。
”于禁道:“苦難之際,方見真心。
吾等倘若懼苦擾民,天下人必道魏王法令,不過欺世盜名也。
昔日魏王誤見麥田,尚且割發代首,何況我等?但有私入民宅者立斬。
”旁一牙将啟道:“當此饑寒交迫之際,恐軍心嘩變。
何妨事急從權?”
于禁急起道:“吃得苦中苦,方為人上人。
況上天早已預示,吾等突圍可以成功。
持身若正,此次返回洛陽,人人封官進爵,光耀門楣。
何不忍一日之苦,受百年之福哉?”牙将無言,忽然一道閃電劈下,天地也似乎抖了一抖。
衆軍盡皆心驚膽顫。
徐晃忽然笑道:“吾有一計,可破張清兒也!”
于禁急問何計。
徐晃道:“彼乃女兒,縱有勇力,必無膽識,隻可如此如此,不戰而勝!”于禁道:“誠妙計也。
”谕示三軍,夏日暴雨,終不久長,眼前雖然困頓,徐将軍已有破敵之計,願諸軍嚴守軍紀,早日歸魏。
卻表張清兒擊退徐晃,合營喜樂。
勞軍之際,忽然雨下,電閃雷鳴。
衆女兒心下驚駭,桂英歎道:“朝中奸佞當道,神器無蹤,今日雷公震怒,國中必有妖孽也。
”清兒笑道:“自然之理,何有妖孽之說?”乃令衆女兒各回營寨,免受風雨之苦。
時當六月,天氣無常,隻須臾間,雨過天晴,長虹貫日。
但見得原野坦蕩,一望千裡。
遠遠聽得兩聲枭鳴傳來,幾隻蒼鷹探巢歸去,劃過雲空。
四面清氣沖天,夜幕漸降,萬籁俱寂之際,忽然異聲大作。
清兒便親上牌樓觀看。
但見得一隊人馬,盡皆披頭散發,手舞赤幡,身着皂衣,一步一跳,緩緩行來,口中皆發悲苦怨望之聲,又望得遠方無數火點,縱橫來去,飄行不定,清兒便口中尖叫,臉色倉皇。
衆女兒各出,盡皆驚疑不定。
木蘭切齒道:“此乃徐晃裝神弄鬼,可前往擊殺。
”清兒強自凝神,引一軍殺出,正遇當先一隊神兵,隻見得赤面獠牙,口中喃喃不絕,四下裡盡是鬼哭狼嚎之聲。
衆女兒肝膽碎裂,轉身便走。
那一支怪物随後緩緩趕來。
一衆女兒,魂飛魄散,尖叫之聲此起彼伏,合營大亂。
忽然四面喊聲大起,徐晃、于禁兩路兵殺到,沖突來去,女兒軍大亂,自相踐踏。
徐晃隻來尋清兒,兩人交戰,此時清兒早已魂不附體,敵不住徐晃,勉力奔走,陳留營寨,落入徐晃之手。
衆鬼物洗去臉上鮮血,又宿陳留營中,略取其糧草衣物,餘者放火燒之,又往官渡而來。
慕容秋水聞得清兒落敗,便趨象狼虎豹,來捉徐晃。
堪歎神翎飛将自臨陣以來,單獨領軍,未曾一敗,卻終是負于徐晃、于禁之手,畢竟徐晃如何抵擋象兵,總是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