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三回 居火爐燕漢續統 拒聖旨荊襄起兵

首頁
    當下司馬谒隐身禦膳房,待得午夜三更,攜了百寶小箱,腰系五花探爪,背負青鋒寶劍,依着曆鴨蓬指點,一溜煙往獻帝當夜寝宮而來。

    他足下甚快,哪消片刻之間來到寝宮屋頂上,揭開瓦片,正聽到一女說道:“臣妾自侍奉陛下以來,但見陛下終日愁眉緊鎖,郁郁不樂,臣妾縱得陛下千般寵愛,又如何能獨自開懷?”一男聲道:“朕登基近二十載,多曆憂患,前有董卓之亂,後有曹操之禍,如今又有葉飄零崛起一方,朕雖竭盡全力,卻眼看着祖宗基業傾覆于風雨飄搖之中,心下何其傷痛!審妃審妃,你可知朕雖為天子,卻是世間愧對祖宗第一人麼!” 審妃道:“燕王、關張二将雖然俱已辭世,但如今燕土尚有諸葛丞相獨柱擎天,文有我父、沮大夫等博古通今,武有關、張不遜父輩,馬、趙、魏勇冠三軍,陛下但需高枕而坐,何必多憂?”獻帝歎了一口氣道:“國家大事,非汝婦人能知。

    燕土雖然群星荟萃,皆為燕王義氣召來,雖有扶漢之意,朕卻并無心腹之人。

    ” 審妃道:“陛下乃是萬乘之君,胸中如藏大海,臣妾怎能領會萬一?然而陛下既負天下之望,不可過多憂慮勞累了身子。

    臣妾當一舞,乞陛下開懷。

    ”獻帝歎息一聲,司馬谒從瓦片縫隙中望去,但見那妃子生就國色天香之貌,面呈閉月羞花之容,盈盈站起身來,垂下玲珑玉袖,展開拖地長裙,翩翩起舞,渺渺生春。

    司馬谒不覺贊道:“皇帝老兒口中訴苦,卻恁地如此福氣!今日殺了此人,真是驚天動地之舉!”翻身下殿,砰的一聲輕響,從窗戶中躍進寝宮來。

     審妃尖叫一聲,驚倒在地。

    獻帝也身子一顫,轉過頭來,雙目驚惶之色一閃而過,緩步而前,扶起審妃,沉聲道:“來者何人!”司馬谒但見天子除了雙眉下垂,略有苦大仇深之相外,當真算得上面貌清奇,姿容俊朗,又見他顧盼之際,凜然生威,不禁駭然,竟然答不出話來。

    獻帝擋在審妃身前,淡淡道:“壯士夜入深宮,可有下情相奏?朕身居大寶之位,自當為民作主。

    ”說着往前跨來。

     司馬谒不覺後退一步,強自凝神,提起劍來,勉強應道:“今日入宮,隻為誅卻汝這無道昏君!”審妃驚叫道:“護駕,來人啦,護駕!”司馬谒大驚,寶劍脫鞘指出。

    審妃大叫一聲,雙手環抱獻帝,身子卻轉了出來,迎在劍刃之前。

    司馬谒心下猶疑,然而他練劍多年,隻要心生殺人之念,那劍便不受他控制,依舊前遞,刺入審妃背心。

    一股血箭射出,審妃身子緩緩軟倒。

     獻帝又悲又怒,扶住審妃呼道:“愛妃!愛妃!一曲未終,如何先去!”審妃慘笑道:“能得陛下挺身相護,臣妾雖死九泉之下,亦當含笑而歌。

    ”緩緩閉眼,口中喃喃道:“陛下,陛下再不可終日憂患,有傷龍體。

    ”頭一垂,歪倒在獻帝懷中。

     司馬谒挺着長劍,一時心下彷徨難定。

    陡然之間,獻帝放下審妃,站起身來,冷冷道:“汝今孤身入宮,欲行逆舉,恐天下不容!”司馬谒道:“吾既有膽前來,又豈能另有畏懼?”獻帝道:“汝欲以此劍,誅殺無道之君,朕卻有何可死之道!”司馬谒默然。

     獻帝逼近一步道:“汝來自南方,還是西方?”司馬谒道:“吾乃太行山草寇,隻欲殺君,揚名後世,何必多問!”獻帝道:“隻聞綠林好漢殺官保帝,豈能有此忤逆之舉?大丈夫行事光明磊落,汝若自以為今日足以殺朕,又何須藏頭縮尾!”司馬谒欲待分辨,卻無從辨起。

     此時獻帝已逼到司馬谒劍尖之前,凝視那一汪秋水,緩緩道:“好劍。

    ”司馬谒道:“本來就是好劍。

    ”獻帝道:“此乃原為孫策所有,後為荊王奪去,十餘年前又輾轉落入曹操之手,劍名倚天,汝莫非曹操指派而來?”司馬谒本待不理,然而獻帝娓娓道來,竟是不容他不答,冷笑道:“曹操豈能保住此劍,乃吾十年前從洛陽宮中盜來。

    ” 獻帝道:“配使此劍者,必為天下豪傑。

    卿本佳人,奈何從賊,可速棄械,朕赦卿犯上之罪,亦不問是誰指使卿來,今後憑卿一身武藝為國家出力,何愁功業不建,何愁名聲不成?” 司馬谒本欲不答,卻又不由自主張嘴,然而當此之境,卻隻有張口結舌,又答得出什麼來?劍尖不斷顫動,豆大的汗珠從鼻尖滾落,耳聽得四面騷動,知已驚醒宮中侍衛,心下亂潮翻滾,不知如何決斷。

    獻帝右手執定劍尖,緩緩扯将過去。

    司馬谒一驚,急道:“此劍伴吾十載,豈能脫手!”心下殺念陡生,倚天劍有如蛟龍出海飛出,嗤的一聲輕響,插入獻帝胸膛。

     獻帝慘然笑道:“好倚天劍,好倚天劍!朕努力二十年,終究大業未成,今日先喪,漢室休矣!”怦然一響倒地,可憐九五之尊,司馬谒拔出劍來,心下猶自隐隐生痛,向獻帝屍身拜了幾拜,泣道:“成則為王,敗則為寇,陛下在天有靈,自當明白此理。

    吾受人救命之恩,不得不以死報!”将獻帝和審妃屍身拖到一處,用鞋
上一章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