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九十八回 韓烈箭射太史慈 馬超兵伐晉陽郡

首頁
    二員大将交戰,武藝超群,不在某下,更兼謀勇兼備,真世之良才也。

    ”孫瑜道:“如此将才,孔明豈能用作小卒,此中必然有詐。

    ”龐統道:“孔明此人雖然有才,用人卻嫌太過苛求,總需使人才德兼修,眼見此人甚重名爵,不為孔明所用,亦情理之中也。

    ”原來龐統急欲報當日孔明羞辱之仇,因此不曾多想,當下安排取關之事。

    太史慈為頭隊攻占關牆,雷銅、張翼接應關内韓烈諸人,自與臧霸先發,繞到關廂背後阻住燕軍歸路,留孫瑜、吳蘭守營,二更時分,太史慈出營,悄往壺關而來。

     等到三更時分,果見關上火光閃亮,太史慈喜道:“韓兄弟已經得手,速速取關。

    ”領五百軍士,往關廂殺來。

    甫到關前,高呼口令,果然關門大開,太史慈引軍便入,方入門洞,忽然千斤閘落下,頓時漆黑一團,太史慈大驚道:“吾中計也!”話音方落,四面火把雲集,亂箭齊到,将百十個軍士盡數射死。

    太史慈墜馬,身中五箭,猶自忍痛站起,大呼酣戰,從牆下殺到城頭,當者辟易,不覺雙戟鋒刃卷口難用,便棄了雙戟,将兩具屍首橫掃開去,連殺數十人,燕軍大駭散開,隻是放箭,可憐太史慈孤身一人浴血奮戰多時,身披百箭,終于力盡,扶屍立定,仰天大呼道:“大丈夫生于亂世,當帶三尺劍建不世之功,今所志未遂,奈何死乎!”拼起殘餘之力,一躍而起,摔死關牆之下,享年四十二歲。

    有詩歎太史慈曰: 平生孝義兼仁勇,唯有東萊太史慈。

    北海酬恩夫子客,荊襄授藝帝王師。

     神亭一戰驚天下,冀北重圍折短戟。

    正是壯年全盛日,誰知功業化虛辭! 又有詩責韓烈曰: 身在寒門志不屈,文韬武略世間殊。

    甘當末将名難顯,敢戰神亭膽最粗。

     美玉孤高輕鼠輩,雄鷹寂寞隐江湖。

    為忠棄義誅兄弟,縱有良謀總不如! 這邊雷銅、張翼殺到半途,忽然炮響,韓烈引軍殺到,叫道:“汝等中某之計,身落重圍,尚不投降乎?”雷銅、張翼大怒,一起揮軍向前,兵對兵,将對将,戰作一團。

    韓烈抖擻精神,奮舞長槍,雷張二人抵敵不住,各自敗走,衆軍皆退。

    韓烈獲勝,徑自回關,來捉龐統。

     卻表龐統、臧霸引三五千軍士,翻身越嶺,繞過關廂,遙見前方火起,要緊殺往壺關而來。

    行至半途,原來韓烈早已算定龐統心高,必不以取關為能,定發後軍欲将燕軍盡數拿獲,早埋下伏兵,一窩蜂盡數湧出,荊軍走了半夜,疲累不堪,如何能敵?被殺得軍士沒頭蒼蠅般亂竄。

    臧霸力護龐統,棄馬而走,數千兵卒皆被擒去。

     這邊孫瑜、吳蘭聽得關前兵敗,急起大軍前來救應,嚴顔以連弩射住,孫瑜隻搶得太史慈屍首而還。

    龐統還營,但見太史慈身上插有羽箭百支,渾身上下,不成人形,不由得大哭道:“太史子義身喪,乃吾之過也!”令将太史慈厚葬,與衆将道:“雖折了太史子義,我軍總是數倍于彼,眼見壺關箭矢将盡,汝等可敢再去取關?”衆将誰不悲憤,各自指天誓道:“不取壺關擊斬韓烈,教我等盡數葬身此處!” 方欲起兵,探馬飛速來報:“馬超聯合鮮卑、烏丸兵馬來打晉陽。

    ”龐統大驚道:“馬超英勇難當,此間并無敵手,非用計不能破之。

    ”孫瑜道:“鮮卑、烏丸附從馬超而來,實為利也,軍師當設法間之,使其自相殘殺,胡騎不足道也。

    ”龐統道:“此言甚善,待吾仔細思量。

    ”使雷銅、張翼引一萬兵據守壺關大寨,自與衆将起餘軍來救晉陽,又發書搬請安甯來敵馬超。

    安甯聞得太史慈身死,萬分哀切,與高順道:“龐士元新近折了子義,又有馬超自北而來,吾不得不前往助之,諒馬超有勇無謀,胡兵又不能齊心協力,不足為懼,隻恐曹操乘隙來攻,洛陽有失,中原震動,汝可好生守城,切勿懈怠。

    ”高順領命,安甯急引新練騎兵直投晉陽而來。

     話分兩頭,卻說曹操自與葉飄零議和,一面發展内政,一面派遣細作,潛入中原,刺探燕荊兩地軍情,回報葉飄零、龐統兩軍皆陷困頓,安甯已離河洛,立時大喜,調齊軍馬,便要東下洛陽。

    飄萍在上郡學藝,聞得此事,急遣人入長安,與魏王道:“安甯雖然莽撞,非無謀之人,雖離必留密計,況洛陽尚有重兵,強攻恐不易取。

    今荊土百官家眷,皆在襄陽,錢糧軍械,多聚江陵,不如使張文遠先出夔關,高順必分兵去救,此時去取洛陽,呂婵姊姊這邊乘馬安兩争之際,蕩平并州,截斷安、龐歸路,随後再奪中原,方為上計。

    ” 魏王得書,問劉晔道:“此言若何?”劉晔道:“此金玉之論也,願大王納之。

    ”曹操大喜,便欲召飄萍來作平洛主将,曹丕谏道:“飄萍身為女子,雖通兵法,未曾臨陣,況且年幼,衆将難免不服,又處學藝緊要關頭,恐耽誤了功夫。

    ”曹操道:“吾兒之言有理。

    ”遂密令徐晃、夏侯淵二人,伺機攻取河洛。

     這邊張遼得令,遂與張虎、滿寵、淩操、董襲、丁奉、徐盛起兵,水陸并進,投白帝城而來。

    畢竟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後事如何,請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