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甯心下甚憂,道:“原以為在這荒原之上,騎兵所向無敵,未想天公如此不作美,卻如何是好?”正煩悶間,探馬又報:“匈奴右賢王劉豹帳下大先鋒紮胡勒領三萬胡兵,已到懸甕山下。
遼西轲比能與輔國将軍鮮于甫領四萬番卒,正自壽陽趕來。
”安甯大喜道:“鮮卑諸黨終于到了。
”衆将面面相觑。
這邊龐統遣臧霸押送鐵車重甲來到。
安甯便與臧霸道:“将軍此來,可願助我一臂之力?”臧霸道:“同為大王效力,何分彼此?征西隻管吩咐便是。
”安甯附耳如此如此,臧霸領命而去。
當夜,臧霸便引千餘小卒,來投紮胡勒告曰:“比來受命押運軍饷,因風雪迷路,不慎失陷一半,不敢返回,特引押饷軍士,前來投降。
”紮胡勒大喜道:“另一半軍饷現在何處?”臧霸道:“皆陷在陽邑,隻有少許不願投降之軍把守。
”
紮胡勒知南朝富庶,頓時心動,就教臧霸居前,副将力苌虜随後,徑投陽邑而來。
前方寨門大開,臧霸道:“饷銀便在裡面,想是剩餘之軍亦懼罪逃了,因此無人把守。
”力苌虜貪心大動,便教臧霸在後,自引軍入寨來劫饷銀,方過寨門,隻叫的一聲苦,墜入陷坑之中。
喊聲忽起,寨中殺出孫瑜,背後臧霸逼迫而來,将力苌虜麾下或擒或殺,就以胡兵居前,往懸甕山胡寨殺來,紮胡勒方上馬背,荊軍已到,團團圍住。
孫瑜道:“吾軍與匈奴自來交好,吾主屢使人與賢王通商,以鐵換馬,往來甚密,今日為何背盟,妄起刀兵?”
紮胡勒甚是慚愧,伏地告罪道:“将士用命,身不由己。
”孫瑜扶起道:“還請回禀右賢王,再三道明吾主示好之意,今安征西尚有薄禮,亦請将軍捎回。
”紮胡勒不敢不去,遂同孫瑜、臧霸諸人一道往荊寨而來。
原來安甯定計後,一面發書龐統,請其相助,一面就令佟沖倚城據守,倘若馬超出動,便取晉陽,自點精兵,前來壽陽搦戰。
轲比能就令萬騎自山上馳下,沖突而來,安甯早将鐵車排布四周,衆軍皆在圈内,隻是放箭,轲比能沖撞良久不能成功,軍士皆已疲累,正欲收兵,安甯将大旗一展,沖出鐵車圈來,殺得胡兵人仰馬翻。
轲比能親與安甯交戰,膽寒無力,安甯虛晃一槍,讓他走了,飛馬來捉大将鮮于甫。
兩邊交馬不十合,被安甯賣個破綻,拿了過去,生擒返城,溫言道:“吾軍與鮮卑向來無仇,尊主何故前來?”鮮于甫道:“吾既被汝生擒,有死而已,何必多問!”
安甯道:“不敢。
兩軍本是一家之人,皆因小人作梗,本欲請将軍即回,隻是吾等仰慕單于已久,今請得鮮卑大将,吾等深感榮幸,可屈尊在此做客,使吾等多受教誨。
”鮮于甫不禁愣住。
安甯便令衆将一同敬酒,左右奉承。
鮮于甫頓時涕淚淋漓,來者不拒,不覺酩酊大醉。
安甯道:“久聽單于愛護士卒,胡兵剽悍,冠于當世,果然如此乎?”鮮于甫道:“單于以勇健,斷法平端,不貪财物,凡征戰所獲金銀财寶,美人奴隸,皆為一部共有,故衆相愛戴,推為大人。
”當下詳叙胡兵打仗之事,聽得安甯鮮卑掠奪毛發倒豎,睚眦欲裂,左右皆驚,安甯猛醒,忙道:“鮮卑兵士如此勇猛,實教安甯眼界大開。
”灌得鮮于甫酩酊大醉,扶到後帳去了。
翌日,孫瑜、臧霸擒紮胡勒而回。
安甯重賞之,紮胡勒感激而降。
安甯又道:“吾主素知賢王重義,此來皆受鮮卑挑撥。
本欲贈薄禮與賢王,恐衆将不知,另生枝節。
吾中原習俗,凡事皆需名正言順,光明磊落,汝可願往帳上與衆将共舉結盟儀式,道明聯盟對外之意否?”紮胡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