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鳳兒,豈得鳳兒不以死相報?然則師伯執意如此,鳳兒不得不從,今為師伯縫得一袍,聊表孝心。
”于是站起,來到葉飄零身後,将戰袍展開,輕輕為葉飄零披上,忽然嬌聲道:“師伯,銀屏再不能為你披衣了!”倒退而出,皓臂輕伸,早奪一刀在手,一聲清嘯,殺下山去。
葉飄零急忙轉馬,早見銀屏已入萬軍之中,一時無言以對,終不成真教荊軍以武力攔阻?但見得諸軍讓開,銀屏春秋刀法回旋飛舞,真個已到了出神入化之境,甚至不遜其父當年!那一騎飛奔如電,沖出荊陣,又入魏軍之中。
諸将來擋,銀屏策馬如意,左一拐,右一晃,避開魏将,出了戰場,奔回蠻寨,喝令鳴金。
蠻軍紛亂而退。
孟獲已回,見銀屏無雙之貌尚在營中,不由大喜道:“郡主原來尚在,是何人妄言荊王背諾?”銀屏道:“荊王視我如女,不忍相離,追來相見,緻有誤會,非背諾也。
”孟獲道:“先不說此事。
問汝嫁入南荒,實是甘願乎?”
銀屏道:“時非本心也。
乞大王答允三事,吾方甘願遠嫁南中。
”孟獲一隻手早在銀屏臉上撫摸來去,道:“莫道三事,縱三十件事又有何妨?”銀屏臉色漠然,既不趨壁,也不迎合,隻道:“第一件,願大王勿聽離間讒言,先救荊王,兩家仍結秦晉之好!”孟獲道:“此事易耳。
第二樁如何?”
銀屏道:“聞南中瘴氣病蟲極多,不知果然乎?”孟獲道:“雖是如此,吾可保郡主無憂。
”銀屏道:“吾非因此而問。
蒙荊王厚賜,銀屏有漢人教師工匠随從,典籍書卷農具絲綢無數,當用在南中,習學天朝之禮,隻願自此之後,凡事大王須聽銀屏之言,銀屏當開發劣土,清除瘴藥,使蠻荒遠地,變做佳麗之鄉,鄙陋子民,成為雅人高士。
”孟獲道:“吾本仰慕漢家之學,隻因居處偏遠,不得學全,郡主有此奇志,正南蠻之幸也。
吾深愛之,願入帳中。
”
銀屏道:“且慢。
這第三樁,未到洱河,銀屏猶是漢家兒女,不明閨閣之事,願大王敬之重之。
倘恃強逼迫,銀屏雖死不從,非銀屏自願,大王不可召幸,否則春秋刀法,須有好看。
”孟獲聞言凜然,一隻大手如電擊般縮回,道:“關雲長春秋刀法之名,吾雖蠻人,亦頗深知。
郡主之議,一概遵從,但願郡主能入南荒,為我千萬子民攜來福運!”
銀屏冷峻玉面之上方露一絲歡顔,道:“如此請大王徑襲魏軍,以解荊王之危。
”孟獲領諾,即教諸軍殺出。
張遼被内外夾擊,頓時敗退,葉飄零之圍得解,荊蠻兩軍又自相接。
葉飄零來到陣前,但見孟獲傲然而來,身周蠻将環繞,銀屏跟在其後,嬌柔之色,更勝昔日三分,自知和親終不可回,身上戰袍随風飄卷。
葉飄零道:“鳳兒,自此相别,再難相見,孤此後更難護汝,可好生珍重!如有不适,一封書到得襄陽,即有三十萬兵丁相助!”
蠻王打個哈哈道:“吾南蠻諸洞,全民皆兵,休說全境,隻此間便有三十萬兵甲!”胡昭在軍中,亦仰天大笑。
葉飄零鳳目圓睜道:“蠻王聽者,休自恃兵多,汝須善待銀屏,若有絲毫閃失,有如此賊!”即喚黃忠,附耳低言數語。
黃忠拍馬往陣後而走,衆蠻兵正不知何意,陡然一箭破空而來,正中胡昭咽喉,屍身未倒,忽一道綠光激射而至,太史亨早到,飛抓探出,就将胡昭屍身從萬軍中拉出,奔回本陣。
千萬蠻軍駭叫一聲,一齊後退。
蠻王大驚,歎道:“中原高明之士,如此之多!吾數戰皆勝,皆因胡孔明之功也。
如今孔明既死,方知強中還有強中手也!”立即改容相見。
葉飄零道:“識得吾中土男兒否!孤大軍尚在河北,教汝今日逞威。
否則縱汝有百萬之兵,敢在中華上國如此猖獗,早教汝化為齑粉矣!銀屏今日托付于汝,倘有半點不中意處,自是唯汝是問!”
孟獲凜然顫栗,便有悔婚之意,但見銀屏絕色,卻又不舍,終于躬身道:“孟獲既為大王之婿,自是一家,安有他意!”令諸蠻軍一齊下拜,别過荊王。
人圈中銀屏回首,奔入車中,諸蠻偃旗息鼓而去,空留一幹荊土疲累之衆,木立于寒風之中。
這正是:欲挽乾坤無濟事,空聞冷月訴秋風。
畢竟後事如何,還是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