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二回 報恩主典韋行刺 擒寶妹曹丕逼婚

首頁
    為大王報仇!”挺兩枝鐵戟,跨步殺來。

    趙雲舞劍敵住,原來典韋乃天下無雙步将,本已憤恨已極,更兼詐降大違本性,這時怒火如熾,一雙鐵戟虎虎生風,趙雲奮力相敵,堪堪戰過四十合,典韋拔步向前,直撲葉飄零。

     近侍扶起葉飄零急往宮中而走,典韋徒步趕來,馬超、趙雲兩邊攻上,典韋狂吼一聲,天地盡皆動容,寒風中典韋苦戰二十合,雙戟分刺二将,二将擋格時,典韋擲去雙戟,終于闖出,隻往葉飄零追來。

    數十名護衛擋住,典韋卸了戰袍,赤身搶入人群,抓了二人以為兵刃,橫掃豎砸,連殺十數人。

    衆人皆散,典韋直取葉飄零。

    奈何大隊侍衛已到,數十長槍并出,一齊紮入典韋身軀。

     典韋一聲猛喝,場中人人皆震。

    但見得典韋有如刺猬,立在場心,忽然将身一轉,槍柄掃處,衆侍衛摔開,典韋立在場心,轉身向西伫立,大叫道:“此仇終于未報,如何能見魏王!”數十道血注噴出,典韋仰天欲倒時,背上槍柄撐在地上。

    場中衆人,屏息待了良久,但見典韋仰天歪立,終于未動,方敢上前。

    葉飄零令厚葬于洛陽西北,有詩歎曰: 古今壯士裡,誰若典君才?臨難有樊哙,逢危顯惡來。

     一身皆義烈,萬戶盡嗟哀。

    埋骨關山處,凄風夜入懷。

     典韋既死,葉飄零方覺薦書上另有龐統别書道:“典韋之心,未足深信,陛下雖以恩義結之,亦謹防有詐。

    ”觀書而歎道:“吾久慕典君神勇,失于計較,孟德有此心腹誓死追随,不愧為絕代雄才也。

    ”這時龐統、陸遜等已留兵将守住各路隘口,各引大軍返回洛陽。

     葉飄零乃于中書房宴請龐統、陸遜、司馬懿,說了飄萍之事,問諸臣曰:“娘娘但盼兩國議和,從此永劃疆界,各不相犯,朕心未決,諸卿有何高見?”龐統三人盡皆稱異道:“原來鎮北王乃是中華公主,難怪如此人才!”司馬懿道:“臣素知曹丕裨性,心狹量窄,好忌多疑,聞曹沖化鶴,即其暗中謀害也。

    公主才傾天下,又受曹操托孤之重,掌管十萬精兵,内師從諸子,外兄事曹彰,曹丕必然嫉恨而圖之。

    陛下既有慈愛廣懷,可早作提防。

    ” 葉飄零道:“朕欲接回公主,諸卿可有妙策?”龐統右足夾箸沉吟道:“以臣度之,漢業已衰,吾軍既退,曹丕必思篡位稱尊也,為防陛下伐之,必以公主為質,陛下欲接公主,須得先釋其疑。

    ”陸遜道:“不錯,公主心感養育之情,既受孟德托孤,陛下若是動兵,恐公主身處兩難之地也。

    ”司馬懿道:“何不多送禮物,與曹丕道明和好之念,以安其心,卻索回公主未遲。

    ” 葉飄零道:“卻不知曹丕如今作何舉措,且先觀其變。

    ”乃喚八卦遣細作往長安,打聽飄萍訊息。

    原來曹操已去,曹丕繼了王位,文武官僚,并皆升賞,朝中歡慶,早有上郡曹彰,将五萬精兵來到,曹丕大驚,時下有飄萍道:“子文來此,乃奔喪也,并無争位之心,王兄憂疑時,妹願親往解之。

    ” 于是飄萍出城來見曹彰,兄妹二人抱頭大哭。

    飄萍道:“哥哥既至,莫非為父王玺绶而來?”曹彰色變,飄萍道:“父王臨去,托我大事,囑我等不得争于蕭牆之内,子文哥哥,子恒既為長子,理當繼位,吾等合為臣子,不可稍違禮法,以免遭人誤會,重蹈當年袁門譚、尚覆轍。

    ”曹彰乃與飄萍同入,三人哭訴手足之情。

    曹彰交付兵馬,曹丕且令曹彰暫回上郡駐守,又告鮮卑、匈奴諸部,權留飄萍在朝,不日便返。

    胡部使者,欣喜歸去,這邊又有曹植被貶安鄉侯,不久憂死。

     曹丕追谥曹操為武王,卻又令于禁統兵修理魏王陵墓,卻畫圖陵屋,乃關雲長水淹七軍擒于禁斬龐德故事:雲長俨然而坐,于禁跪地乞命,旁畫龐德戟指而斥。

    于禁見狀,羞慚而死。

    有詩歎曰: 三十年來是舊交,焉能臨難不忠曹?兵丁何罪豈容死,大将無功亦棄刀。

     忍辱歸降酬故國,含羞重振做英豪。

    徐州忠義主皆忘,錯既鑄成枉苦勞。

     曹洪往守漢中,因當年曾不予曹丕借錢,恐其記恨,不敢回朝。

    于是一應武事,歸大将軍夏侯惇,文事衆鹹以為當托飄萍,飄萍卻隐魏王陵前,終日哭泣。

    隻說阿醜當日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