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五十三回 弱質芊芊誰解意 情懷渺渺莫知心

首頁
    “世事無常,天道多變,鼎立成夢,一統化虛,到頭來竟是二分之局!”遂遣使前往作賀,又送珠玉古玩、典籍書卷、寶劍金刀、簪钗錦袍與飄萍,望早作歸念。

     時有燕漢舊臣一齊來見,道:“陛下,一統寰宇,永消戰亂,乃中華建國之本,今曹丕篡漢,欺瞞世人,陛下何不讨之,以正君臣之禮,反送賀禮與他,縱容亂黨,此取禍之道也!”葉飄零道:“朕既與魏通好,約定永為友邦,兩邊養士育民,不動刀兵,此亦百姓之福也!”光祿大夫諸葛謹道:“不然,天無二日,民無二主,以炎黃之賢,猶且難免相争,天下不歸一統,豈能真免征戰?願陛下詳為察之!” 葉飄零道:“朕知曹丕雖天資文藻,下筆成章,博聞強識,才蓺兼該,然既無曠大之度,又乏公平之誠,不能邁志存道,克廣德心,生平更未經行伍,以關西貧瘠之地,安能撼動中華泰山之重?朕自此當廣行仁義,約己愛民,則關西、川中百姓必聞風而至,依我中華,日久魏國自服,此不戰而屈人也。

    曾聞後朝中華世宗景皇帝,以德治國,恩澤萬民,雖西方國使館被毀,南海為敵國所侵,猶且不愠不火,隻思穩定以為要務,堅作代表,免除和平演變之禍,終成千秋大業,諸儒皆道景皇帝文成武德,澤被蒼生,所創代表理論衆口宣揚,群相念頌,真正是光照萬年,流芳百世,皆曰不學代表理論者,必然一無是處,一事無成,一生愚魯,一世平庸。

    朕德才雖不及彼,度量亦當效之。

    ” 谏議大夫田疇道:“陛下此言,必有所見,臣等雖然不明所用何典,亦知陛下憐民之心。

    然曹丕小人也,無才無德,無濟大事,有才無德,贻害衆生也。

    陛下乃天下之望,所為群下皆當效仿,若陛下松防,萬民亦自無備,倘被曹丕偷襲,則三十年大業,又當傾頹也,願陛下切勿輕心!” 葉飄零道:“朕愛女飄萍,有江山之量,覆海之能,既受孟德托孤,安居長安之内,自憐萬民征戰之苦,可遏曹丕。

    朕心意已決,汝等勿再言之。

    邊關不可松懈,國内生産更為緊要也。

    ” 少卿、代天四方巡守大臣崔琰又欲谏時,有右匈奴使到,葉飄零請入,其人遞上書來,卻是劉豹已得飄萍之書,不敢怠慢,隻得歇了納媳之心,于九月十五日派遣香車,奉送脫脫公主還華,先遣使來洛陽相報。

    葉飄零乃與群臣道:“卿等所谏,朕當思之,他日再議,且退下不遲。

    ”趙雲便出,歎道:“為兒女之情,誤天下之事!興元皇帝縱有雄才,亦不過袁紹之流也。

    ”意欲就此退隐,偏生還差了兩件功勞,群臣各自心冷。

    有詩歎曰: 暗悔曾将親母擒,同胞血脈各相拼。

    将軍不解國君意,今世豈知後世心? 袁紹失機曾愛子,關公臨陣尚懷親。

    隻為一女輕天下,不念群臣報國頻。

     當日葉飄零與馬超道:“将軍孤寂多年,今日重安家室,朕心甚慰,隻是國務纏身,不能親往,亦為憾也。

    ”逐流道:“父皇,孩兒願随馬将軍同往漠北迎親。

    ”馬超忙道:“不敢勞動殿下大駕。

    ”逐流道:“将軍當今名将,逐流随行,多有讨教。

    ”葉飄零甚喜,便着葉逐流點三千軍随同馬超兄妹引長槍隊前往迎親。

     逐流既回,有趙薇氣沖沖來到,先一粉拳捶在逐流頭上,道:“你去漠北,實是思慕脫脫姊姊,伺機一見,是也不是?”逐流忙道:“妹子悄言!若孟起得知,心下必有難意也。

    ”趙薇道:“偏是你前怕狼,後怕虎的,若是換了我,喜歡誰就是誰了,有什麼好相讓的!你要相讓,就痛痛快快的,拖泥帶水,做什麼男人!” 逐流道:“妹子,你我相識已有八年,朝夕皆在一處,情同兄妹,何不知我耶?不錯,一年來我日夜思念脫脫公主,但她早已心有所屬。

    若使孟起知之,他敬我乃是父皇之子,又生他事,縱不誤他人良緣,亦必平生波折也,豈我心所願乎?我去漠北,隻是去看看脫脫公主,祝她和孟起白頭偕老,别無他意,你若不信時,亦随我去可也。

    ”趙薇方才不鬧。

     卻有司馬昭轉出,與逐流曰:“殿下仁愛,世人皆知。

    與趙姑娘相處,必深得子龍将軍之心,人皆羨之。

    此去漠北,何不如此如此,即可深交孟起将軍,有馬、趙二将軍相助,天下自然皆服殿下也。

    ”這正是:王子本來無别意,小臣何故起他心?畢竟司馬昭說出什麼話來,請聽下回分解。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