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一百七十八回 馬孟起終成智将 葉飄零屢難功臣

首頁
    ”龐統、陸遜、司馬懿對望一眼,龐統進曰:“臣以為三綱已定,五常早成,凡世間之事皆有常理。

    陛下之成大業,概因四方死士輔佐,非陛下獨力可成也。

    今天下初定,陛下誠宜休養生息,無為而治,養賢敬士,明白大法,賞功罰罪,一絲不苟,則世間自服,此萬古不易之理,願陛下切勿多思,免至生亂。

    ” 飄零道:“法令縱明,然行之于世,概由人定,豈得無私?朕幼居鄉野,深知百姓艱難,有道是:‘勤窮懶富官發财,上正中歪下亂來’,丞相等雖有坦誠之心,奈大法下行之時,終無公平之道耶!朕易世之後,誰能制之!非丞相等生為上士,豈知田耕多難?朕心已定,卿等速退!”龐統前跨拜曰:“陛下堅欲如此,恐四方将士寒心,終必有變!” 飄零視陸遜道:“昔年朕親點伯言為狀元,久随朕躬,深知朕意,今欲何言?”陸遜道:“臣受陛下深恩,然家有诤子而不敗,國有诤臣而不亡,臣終此世,不敢有絲毫之言欺瞞陛下,夫法者,國之本也,律者,國之根也,陛下既已定法,世間皆服,何故棄此而用普天之民耶?願陛下三思龐相之言,則社稷幸甚,蒼生幸甚!” 龐統道:“陛下昔以臣為弟,今臣願一死而保陛下不緻閃失!夫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陛下若急于求成,草率行事,可憐三十年之功,毀于一旦,伏望陛下深思!”飄零道:“此事自朕幼時,已萦繞心間,何為草率耶?”司馬懿道:“陛下縱欲大舉,恐四方百姓,一朝紛亂,難以承受,可期以十年,靜觀天下世态,方可定論。

    ”飄零歎道:“仲達之言甚是,奈朕年事已高,十年之期,如何能耐?也罷,天下事非一促可就,千年積習,安得一日颠覆?卿等且退,朕先詳思。

    ” 三人退,龐統仰天歎道:“陛下天縱英明,一向寬仁厚德,今何亦如此,九州既定,欲誅功臣耶?此非天朝之量也。

    ”陸遜道:“陛下隻是偶有此心,必不忍為也。

    今日有感而發,不必多心。

    ”兩人商談,司馬懿獨自冷笑,二相問曰:“太尉何故笑耶?”司馬懿道:“吾笑二公當今智士,竟不知陛下為人也。

    ”龐陸問其故,司馬懿道:“你二人以為陛下猜忌,欲誅功臣,哀歎‘飛鳥盡,良弓藏’,吾觀陛下一生輕信他人,不肯細察天理人欲,不準此時心中,亦在深責吾等貪戀富貴,深慕權位,不肯放權于民。

    ”龐統道:“安有此理!吾當再行入宮,明奏陛下,君臣和諧,同商天下,豈有他意!”司馬懿道:“今日話不投機,若再說時,恐反惹出禍來。

    ”三人急見甘甯、魏延、鄧艾,商議曰:“今日陛下之言,不可透漏絲毫,免惹朝政猜疑。

    ” 卻表飄零一朝吐露心下思見,果然朝中三大棟梁之臣皆不肯應,歎道:“此非天欲佑我也。

    ”喚簡庸入受密诏,囑安清、張苞道:“汝二人護衛簡大夫,微服出巡,體察四方,倘有不平之事,盡皆暗記,不可妄自出手,先露形迹。

    ”三人允諾,簡庸乃上表佯求告老,暗與安清、張苞出京巡遊去了。

     又召諸博士皆入未央宮,商議将木柴蒸汽機、石油内燃機用于民間,令安甯領軍十萬離京,出玉門關往西域長史府屯紮,采集石油,廣造機械,是為二三計劃。

    不覺又是年餘,憲英添一皇子,名為葉駿葉澤民。

    時下簡庸三人回朝,葉飄零問曰:“汝等出遊一載,所經何地?”簡庸逞《建興四年天下所見》,凡十四卷,記載各地風情,奏曰:“臣等既受密诏,遊曆四方,自出京北上,先抵幽燕趙地,後視兩淮楚邦,複轉江東,巡回南越,溯長江略覽荊襄,越巫峽稍窺巴蜀,幸陛下洪福,微有所見,著成此書,請陛下垂閱。

    ”葉飄零略覽數頁,道:“憲和辛苦,且還休息。

    ”隻令散朝,群臣各退。

     葉飄零自還後殿,憲英接着,便入坤甯宮,翻書數卷,喚安清、張苞皆到詳問,安清曰:“簡大夫将一路詳情,盡載書中。

    臣亦觀那四方百姓,果然安甯,鄉市府郡,果然繁盛,唯各地錢帛米黍雖有富餘,奈渤海、兖州左近,蝗災依舊未解,有長江、黃河一帶,水患至今未消,百姓雖解其餓,未去其危。

    陛下可加撥人馬治理。

    ”葉飄零道:“清兒所言甚當,且暫回府。

    ”安清、張苞告退。

     葉飄零自踱窗前,輕歎道:“淩公績、諸葛公休諸子豈不盡力乎?惜乎夏侯元讓不屈而亡,若用之今世,何愁蝗災水患?”時歸塵在側,聞言昂然進道:“父皇,夏侯惇雖稱天下奇才,吾中華又豈無人能及?兒願親領一軍前往治水滅蝗,必不遜當年夏侯惇屯田兖州之時。

    ”葉飄零微微笑道:“朕偶吐片言,雖歸塵之量,難受激将,少年多意氣,誠不餘欺也。

    ”扶起歸塵道:“汝乃一國儲君,志在天下,勿效常兒徒以意氣相争也。

    ”歸塵道:“父皇,朝中英才濟濟,何以夏侯惇為歎耶?願父皇勿憂。

    ” 葉飄零道:“朕自有主張。

    ”飛書西域,教安甯遣回清兒,亦教引軍十萬,往江淮監督淩統、諸葛誕、蔣欽、韓浩屯田治水,送出東門,道:“汝慕容姊姊登峨嵋,隐昆侖,不知所向,朕欲大舉,前程知己,唯汝夫婦二人,今不得已而使安甯投西域,又遣清兒往江中,左右離别,孤零如此,若不遂今生之志,情何忍哉?”清兒涕泣道:“悲歡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