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年後。
建安二十二年(公元217年),冬天。
駐守在江陵長江北岸的關羽,聽到了一個消息:鎮守陸口的東吳橫江将軍魯肅病故。
人稱此人英年早逝,死時年僅46歲,聞者無不為之惋惜。
又過了幾天,關羽收到了一封信,是呂蒙派人送來的,拆開一看,方知此時任東吳左護軍、虎威将軍的呂蒙,已經接替了魯肅的職務,前來鎮守陸口。
信的大意說,“我奉至尊之命,調至陸口,負守土之責。
轄區與君侯接壤,雙方應以睦鄰友好的精神和平相處,共禦強敵曹操。
我與君侯相比,算是晚輩,閱曆與學識都與君侯相差懸殊,今後務請君侯多加關照,願随時聆聽君侯的教誨,以期有所補益雲雲。
”信寫得非常委婉與客氣,但關羽讀信後并沒有太相信他的花言巧語,而是以冷靜和警惕的心情來看待東吳變易陸口守将這件事。
吳、蜀平分荊州以後,雙方的轄區相鄰接,有時難免會發生一些磨擦。
關羽性情傲慢,反應總是很強烈的,而魯肅則比較安靜祥和,遇事能從大局出發,在不影響團結的前提下,妥善地進行處理,因而在一個時期裡,雙方大體上還是相安無事的。
三年來,關羽逐漸對魯肅的為人和處理問題的方式有所了解,也逐漸增加了對魯肅的信任感。
但現在魯肅去世了,換了一個呂蒙,關羽卻不能掉以輕心了。
在關羽的印象中,呂蒙這人争強好鬥,詭計多端,是一個很難對付的人。
三年前,正是他率領大軍,奪取了荊州的南三郡,其中零陵郡是他編造了一套謊言,誘使零陵太守郝普獻出了城池。
盡管現在他的信中挂滿了蜜糖,關羽也是不會買賬的。
關羽對呂蒙的來信并沒有回書作答。
過了幾天,呂蒙又派出使者來訪問南郡,說是來“走親戚”,還給關羽帶來了幾種當地的土特産作禮物,表現了非常友善的态度,而關羽心中的那股弦卻始終在繃着,并沒有松弛下來。
他經常派出許多斥候,潛入到呂蒙的駐地附近,觀察動靜,搜集消息。
許多天過去了,根據斥候反饋回來的大量報告,并沒有發現呂蒙有什麼異常舉動。
關羽的一顆懸着的心,也就逐漸放下了。
轉眼過了新年,進入了建安二十三年(公元218年)。
年初的一天,關羽正在照着銅鑒,從事馬良進來了,關羽在銅鑒裡看到了他的身影,向他發問說:“季常,你看我老了嗎?”
馬良對這突如其來的問話,不知如何回答才好,隻好說:“不,君侯還不算老。
”
關羽說:“五十為老,而我已經五十九歲了。
方才照鏡子,發現我的白頭發已經超過一半了。
”
說到這裡,他表現出一種怅然若失的神态,好久才問道:“季常,進帳來有什麼事嗎?”
馬良說:“上午我去了江陵城,在大街上見到了一位故人,他剛從北方來,向我透露了一個重要的消息,特來向君侯報告。
”
關羽對此很感興趣,忙問道:“是什麼消息?”
“聽說朝廷内部發生了叛亂,有幾個宮員夥同太醫令吉本起兵讨伐曹操,可惜失敗了,幾個人都被殺了。
”
關羽高興地說:“這是一個好消息,他們雖然失敗了,但這件事足以說明,朝臣中反對曹操的大有人在,他的統治是不穩固的。
”
“是的,曹操正在面臨着許多麻煩,而且他已經老了,看來作事要力不從心了。
”
關羽插話:“他比我大五歲,今年六十四歲了……”
馬良繼續說:“他大約已經覺察到自己将不久于人世,為自己的子孫着想,近年來加強了篡權竊國的步伐。
”
“是啊,聽說他從魏公提升為魏王以後,天子已經被迫準許他可以設天子旌旗,王冕上可以用十二個旒,可以乘坐天子的車子,已經和天子的排場差不多了。
”
“這就激起了漢朝老臣的極大不滿,這次變亂就是這種不滿情緒的一個大爆發。
”
關羽饒有興趣地說:“不僅此也,他的地方上也不穩定,由于曹仁連年在南陽郡一帶橫征暴斂,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不斷地起來造反。
近年來,不是有些造反的山頭派人來和我們取得聯系嗎?”
“是啊,過來聯系的山頭還不少呢!君侯給他們封了官,賜給他們印绶,讓他們回去繼續作亂,擾亂曹魏的後方,真是一個削弱曹魏政權的好辦法啊!”
關羽開始興奮起來了,攥緊了拳頭說:“一旦時機成熟,我便要從南郡出兵北伐,先下襄、樊,再搗宛、洛。
”
關羽說到這裡,忽然想到,馬良要走了,便問他:“季常,什麼時候走?”
“正在交待公務,大約四、五天以後可以起身吧。
”
關羽歎了口氣說:“從我的本意來說,我是不願意讓你走的,可是主公已經行文下令,指定要你去成都,在左将軍府做事,我怎麼能挽留你呢?唉,有用的人都從我身邊調走了!幾年前,楊威公在我這裡幹得好好的,我派他去了一趟西川,主公就把他留下了。
這一回,又要把你調走,真是沒有辦法的事啊!”
劉備與曹操争奪漢中的鬥争正在激烈地進行着。
漢中是魏、蜀雙方必争的戰略要地。
前年,曹操取得了漢中,原漢中統治者張魯歸降。
從去年冬天開始,劉備率張飛、馬超、吳蘭、趙雲、黃忠等進兵漢中一帶,關羽在荊州密切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