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唉……這是最後一茬瓜了我們孝敬方善人的,那是我們東家。
人家是挂千頃牌的人,我們兄弟專給他老人家種瓜,方善人要去省城見巡撫老爺,帶了幾船瓜,都泊在下遊,這是二公子要的,我們王家窪在下遊,船走得慢,先推幾車送去,還有十幾船瓜,明天早上就運未縣去!”
“他家有多少人,要這麼多的西瓜?”小燕子有些奇怪地問。
老大顯而易見是個老成人,滋吧滋吧抽著旱煙,說道:“方家隻有四口人,老爺子、老太太、大公子在蘇州,開了十幾個織坊,一百多架機子,織出的綢子都賣給了外國。
大奶奶和二公子在家。
不過恃候的人多,裡裡外外管家婦才七八十個,還有看倉庫的、看家護院的,管燈火的,做針線的,又是三五十人。
”
老二在旁插言道:“他家富得連府台也比不上!明天未縣過廟會。
這秋老虎熱天瓜好賣,留些府裡用,剩下的到廟會上,三下五去二就賣完了!”
小燕子歡喜地道:“廟會熱鬧麼?”
老二說:“當然熱鬧,銀娃要扮觀音,可有的熱鬧好瞧了。
”
小燕子按捺住喜色不再說話。
兄弟三人和大家閒話歇腳,足用了小半個時辰,永滇又仔細問了問銀錢兌換比價,乾隆制錢流通使用情形,主佃田租比例數目,說得十分投機,眼見天色不早了,三兄弟推車要走,大家也便起身。
“每人賞他們二十兩銀子!”永琪笑著踏鐐上馬,看著遠去的三兄弟。
“小四兒把銀子送去,就說爺賞他們娶親用的,結個善緣。
”
小燕子在車裡說:“今晚我們住在未縣,明天看看這裡的廟會吧?”
爾康一夾馬肚子,笑道:“我早就料到你會有這個主意的。
”
紫薇在車裡也笑道:“有熱鬧的地方必有小燕子。
”
未縣是個不小的縣城。
大家進得城來,太陽已經西斜。
這時已是落市的時分,街道上熙熙攘攘盡是人,兩旁店舖柿比鱗次。
花果行、陶瓷行、內肆行、成衣行、紙行、海味行、菜行、米行、鐵器行……還有什麼針線、紮作、綢緞、文房四寶行……
都挂著幌子,懶洋洋地在來往行人的頭頂上飄動。
小四兒幾個侍從分頭在城裡找店舖,好半天才回來,說各店都住滿了,隻十字街東一個叫“羅家客棧”的老店有一處東院住的人不多。
小四兒許了銀子又說了不少好話,竟說得老闆讓幾個客人遷往別處,騰出獨院來給阿哥、格格們住。
一切安置停當,小燕子便急著要到街上去。
爾康說:“這裡人生地不熟的,不要亂轉悠的好,還是先把縣令叫來,他是當地父母官,地方上利弊自然知道不少,和他先談談,再走走看看。
”
小燕子很不滿意:“微服私訪,就是不要驚動官府啦,你這樣一叫縣令來,還讓不讓我們看廟會?”
紫薇也說:“一帶上了官場就難得見到真東西,我雖不懂官場上的事,但也覺得下級官員常用花言巧語蒙騙上頭。
”
永琪說:“爾康是為你們著想,體察民情固然重要,但你們的安全更為重要。
”
“不如我和紫薇扮作男裝吧,”小燕子機靈一動說道:“這樣又省事又少麻煩。
”
永琪、爾康相視一笑,無可奈何地點點頭。
小燕子一蹦三尺高:“紫薇你扮個少爺,我來作你的小書童好不好?”
“不要,不要”紫薇笑道:“你本來就颯爽英姿,扮起男兒來一定風度翩翩,怎麼看也不象小書童的。
”
“好了,好了,”永琪說道:“還是我們四個公子哥兒一塊去逛廟會吧。
今日天已晚了,不如早早歇息,明天再去看熱鬧。
”
“是,相公!”小燕子福了福,作了個鬼臉。
大家都笑了起來。
第二天,天剛剛亮,小燕子就起來,叫大家看廟會。
朗格等待衛早已知道必有此行,連夜商議好了,都扮作者熱鬧的香客暗暗地跟隨著。
這個時候,天剛剛平明,曉風拂樹,晨炊裊裊,秋天涼爽的夜氣尚未散盡。
小燕子拉著紫薇,爾康、永琪在後面,四個人一塊步行出了城。
隻見街道上人流漸密,小車推著胡辣湯鍋子,毛驢馱著瓜果菜蔬,吹糖人兒的,賣油煎樟悻的,趕著驢群上牲口市的……一個個都興沖沖地趕著去廟會占攤位兒。
真正趕會的香客和看熱鬧的還不多。
大家興緻很高,一邊漫步走著,一邊仔細聽著這些小販們說笑對答。
永琪漸漸地和身邊同行的一個賣餛飩的中年婦女搭上了話:“老闆娘,一個婦道人家趕車走這遠的路,豈不太辛苦了?你家當家的呢?”
“晦,老闆吶!”那婦女牛高馬大,噪門好響,十分爽氣,“那死鬼的身闆兒還不勝我呢!他起得早,割肉剁了一盤餡兒,剔骨頭時削了手指頭,找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