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二節

首頁
    ,六次下江南,天下無不信服!世宗爺在位十三年,整頓吏治、造福百姓,也是國富民安。

    朕自六歲入宮跟隨聖祖爺讀書,十四歲進韻松軒跟先帝學習處理政務。

    朕清楚地記得,十八歲那年,朕在黃河邊上,那一天,天上雷鳴電閃,黃河洪水滔天,暴雨傾盆……朕親自指揮十萬民工堵決口,那場面,真是驚心動魄、讓朕終生難忘!” 看著乾隆感歎的樣子,永琪覺得有些奇怪,他不明白乾隆為什麼今天對他說這些。

     “兒臣愧對列祖列宗!我的年紀都已經超過了爺爺和父親當年建功立業的年紀,到現在還是一事無成,兒臣倍感慚愧!”永琪說道。

     “在阿哥當中,你是最有能力的一個,也是朕最欣賞的一個,朕這次派你巡視邊疆,就是希望你能象我們的祖先那樣有作為!希望你能體會到朕的良苦用心。

    ”乾隆苦口婆心地說道。

     “兒臣明白,我一定不會辜負皇阿瑪的期望。

    ”永琪答道。

     “你現在還不明白!”乾隆熱切地注視著他,“隨著時間的推移,聯也越來越感到年歲不饒人。

    年紀大了,就容易糊塗,朕一糊塗,天下的百姓就遭殃了!所以,朕希望早點頤養天年,因此,更希望朕的繼承人能擔當重任!但是,永琪,你太善良,對許多應該屬于你的東西,你都一味地退忍讓,雖然現在朕還沒有明确誰做太子,但朕是很欣賞你的,朕不希望你在這個上頭也退讓!” 永琪大驚,到今天他才領會到乾隆的用意,他從來沒有想過這個問題,因為他覺得,父親是一個非常開朗的人,身體也很健康,并且從內心深處來講,他見慣了宮中的權勢鬥爭與腥風血雨,他對權力并不感興趣,甚至有些厭煩。

    但是,為了乾隆,為了一切關心他的人,他才沒有把自已的真實想法暴露出來。

     “朕是親身體會了宮廷鬥爭的殘酷,甚至許多事情根本由不得你去考慮,也不會順著你的想法去實現,你一味忍讓,反而讓別人覺得你有所預謀。

    ”乾隆歎了口氣,目光幽幽地看著遠處,“朕可以斷言,如果你繼承了朕的皇位,你一定會是個好皇帝,那是天下百姓的福氣!所以,朕希望你能有所作為!” 永琪被乾隆的一翻肺腑之言深深地打動了,他想了想說: “皇阿瑪,恕兒臣直言,如果我不能或者做不到呢?我最不願意看到的就是夫妻相爭,手足相殘!” “這就是朕剛剛所說的,許多事情,由不得你,甚至朕也無力回天,或許,一切都是上天注定的吧。

    ” 乾隆長長地歎了口氣,很長時間,父子倆都沒有說話。

     這時,看見時間不早了,爾康過來催促永琪下令出發。

     乾隆說:“去吧,祝你們一路順風,永琪記住朕的話。

    ” “兒臣永遠銘記在心!”永琪再也忍不住了,跪在地上給乾隆磕了個頭,然後匆匆地上馬了,他不忍心看見父親悲涼孤寂的眼神。

     “出發!”爾康一揮令旗,隊伍開始前進了。

     天空陰沉沉地,一陣冷風歐過,路邊的野草在風中瑟瑟發抖。

    永琪不明白,乾隆在這個時候對他說的話,他隻是隱隱地覺得有一絲不樣的預感浮上了心頭。

     乾隆也不明白,為什麼在這個時候,他會對自己摯愛的兒子說這些,永琪隻是出一趟遠門,他的感覺就好象要失去他一樣,或許,他真的會失去他嗎? 永琪一回頭,遠遠地看見乾隆站在那裡,心中不禁一酸。

    眼看著隊伍走遠了,這時身邊的太監提醒乾隆回宮時,一滴蒼涼的眼淚挂在了他的臉上。

     車隊出了京城向西走,,開始望見了一馬平川的草原。

     這時的天氣也開始好轉,天穹上,一團團灰白色的雲朵遊動著。

     冬天的太陽暖洋洋地照耀著草原,雪開始融化。

    隻氣了,露出片片枯黃的草地,時而竄出一群群山羊出來。

     遠方的草原牧羊人甩著鞭子,把羊群趕到水草多一點的地方。

    時而蒼涼悲壯、如述如泣,時而輕松歡快、悠揚嘹亮的牧笛和牧歌聲,在茫茫草原的上空繚繞、回蕩…… 這些年輕人都沒有看見過這麼如詩如畫,面又浪漫無比的場景,在小燕子的提議下,他們都禁不住策馬揚鞭,在大草原上飛奔起來。

     永琪、小燕子坐在一匹馬上,爾康和紫薇坐在一匹馬上,簫劍和晴兒兩人也坐在一匹馬上,三財神仙伴侶緩緩地迎著陽光,讓人看見了羨慕不已。

    大家的此刻的心情都非常好。

     永琪大叫著:“紫薇!給我們大家唱一曲吧!” “就來你們經常唱的‘草原曲’吧!我員喜歡聽了!”簫劍建議道。

     “什麼你們我們,在這裡我們不分被此。

    ”晴兒嗔怪地說。

    ”對,就是我們!同甘苦,共患難的我們!”紫薇用力地點點頭。

     “那就用我們的口,唱一首我們的歌吧!”小燕子興奮地叫道。

     大家于是都唱起來: 今日天氣好晴朗,處處好風光! 蝴蝶兒忙,蜜蜂兒忙,小鳥兒忙,白雲也忙! 馬蹄踐得落花香! 眼前駱駝成郡過,駝鈴響叮當! 這也歌唱,那也歌唱,風兒也唱著,水也歌唱! 綠野茫茫天蒼蒼! “這首歌以前常常唱,但隻有今天才第一次真正感受到了歌聲中的意境。

    ”紫薇感慨地說。

     他們在草原上并肩而行,放牧的姑娘和小夥子們好奇地看著。

     突然前面竄出了一隻覓食的野兔。

     三匹馬同時向前追了過去。

     小燕子和紫薇都已經過鍛煉,因此也能放松自如。

     隻有晴兒以前根本沒有騎過馬,嚇得她緊緊抓住簫劍,閉上了眼睛,隻聽見耳邊的風聲呼嘯而過。

     永琪輕輕抽出袖箭,猛地射出,野兔立即撲倒在地。

     前面又奔出幾隻野鹿,爾康眼疾手快,大叫一聲:“看我的!”話音末落,已經“噌”地放出一箭,一隻野鹿應聲倒地。

     突然聽見空中幾聲烏叫,原來是幾隻雉雞飛過,說時遲,那時快,大家還沒看清楚簫例使的什麼手法,用的什麼武器,隻聽見“撲”地一聲,一隻雄雞,倒栽著掉了下來。

     “好!”那些牧民雖然以打獵為生,騎馬射箭是常事,但也從來沒有見過這麼精彩的打獵法。

     永琪和小燕子跑過去揀回了獵物,挂在鞍上,大家慢悠悠地騎著。

     突然聽見睛兒驚喜地叫了一聲:“看那邊!”大家望過去,原來不遠處有一叢不知名的綠色植物,雖然面積很小,但開得郁郁蔥蔥,給枯黃大草原帶來了一絲生機。

     簫劍策馬過去,一彎身,拔起了一株遞給晴兒。

     見多識廣的簫劍說:“它叫駱駝刺,是大草原上唯一四季都生長的植物,它不怕風沙,不怕雪霜,耐得嚴寒,耐得酷暑,耐得甘渴,耐得寂寞!草原上的人們都把它看作是大草原的象征,他們的吉祥物。

    ” 大家都被這小小的,不起眼的駱駝刺感動了。

     晴兒感慨地說道:“最重要的,是它能時時給人們帶來春的消息!”就在永琪他們盡情享受大草原的風情的時候,他們絕沒有想到,這支五千人的浩浩蕩蕩的隊伍從一進入草原就開始處于各個少數民族的監視之中。

     其中最為強大的一支,就是南疆的阿穆爾部。

     這時的阿穆爾部正在舉行一次盛大的集會。

     巨大的祭天金人像放在高高的木台上,像前擺滿了全羊、牛頭、奶酪等祭品。

    香煙裊裊,畫有山鷹和骷髏圖案的彩旗在風中獵獵作響。

     伴隨著隆隆的戰鼓聲,一名武士在執槍握刀,在雙手和臉塗得血紅的四名士兵的簇擁下,來到了金人像前面。

     在一片“嗚……”的呼嘯聲中,一名士兵牽了一隻肥山羊過來,雙手抓住羊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