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節

首頁
    : “官家救命!這個祭司是叛賊!” 他竟然能說這麼純熟的漢語,簫劍心裡不禁轟地一熱,一手按劍,口中大喝道: “普天之下莫非王士,率士之濱莫非王臣,天朝律令誅殺自有法度,誰敢亂殺人命?快放了他們!” 但沒有人聽得懂這些話,他們沉默了一會兒。

     隻聽那持刀被擒的女子又和祭司各自大聲吵嚷了一陣,那女子的口便被人堵上了。

     隻聽祭司念四著咒語,人們又像著了魔,挺著刀一步一步逼了過來。

     “開槍——朝天!”簫劍下令。

     “砰”地一聲響,似乎震得苗人們遲疑了一下,但這都是些剽悍勇猛之士,很快就靈醒過來,又逼上前來。

     簫劍這時心一橫,咬牙說道:“沖那個祭司,齊發!” “呯、呯、呯……”十槍齊發,那個祭司連哼也沒來及哼一聲便軟軟栽到士台子旁邊。

    打得他臉上身上都像蜂窩一樣,汩汩的血順台流淌下來。

     簫劍一邊命令急速裝換火藥,一邊大聲喝呼:“違命者死,放刀者生!”那個躺在門闆上的青年說了一陣苗語,像是在翻譯簫劍的話,于是人們紛紛將刀扔在了地上。

     于是簫劍就這樣救下了當地土司嘉勒巴的兩個孫子——色勒奔和莎羅奔。

     原來一個月之前,當地土司嘉勒巴和兒子阿莫強一同去銅令寨赴筵,回來後父子雙雙染病,百治不救。

    一個月內就雙雙去世了。

     嘉勒巴一死,家裡治喪,苗人很是信神的,他夫人說丈夫是英雄,兒子也是英雄,堅持要請紅衣活佛第桑結措——就是那個祭司——來給他們父子倆祈禱。

     這樣,就引狼入室了。

    第桑結措帶著二百多名喇嘛來到他們寨中,本來他們是為亡靈超度的,但一來就占了嘉勒巴的宅子,恰也湊巧,嘉勒巴的兩個孫子也一齊病倒,發熱,說胡話不省人事。

     第桑結措又是燒香又是請神。

     還說嘉勒巴祖孫三代作惡,得罪了佛爺,不但一門絕後,全寨人都要跟著死,除了處死色勒奔兄弟之外,沒有別的辦法。

     簫劍聽色勒奔向他說了這些,馬上反應過來,自己用火槍擊斃了第桑結措卻并沒有解除人們疑慮。

     簫劍略定定神,帶著那十幾個兵士走近士台,土台周圍的幾百雙眼都死盯著簫劍,他們隻是一步一步向後退,卻沒有人離開場院。

     苗民們在暗中竊竊私議了一陣子,一個頭發灰紅的老者站出來,雙手平展向簫劍一躬,說: “官府老爺,我能說漢語。

    嘉勒巴土司窮兵好武,給我們帶來了無數的征戰,他惹怒了上天,他的子孫也應得這樣的報應!如果不燒死色勒奔和莎羅奔,上天還會降禍我們全寨。

    我們一向遵守官家法統,不知老爺為什麼要幹預我們的族務? 簫劍說:“這是你的話,還是你翻譯別人的話?” “這是第桑結措帶來佛祖的旨意!” “他不是你們寨裡的人,憑什麼來管這寨裡的事務?你叫什麼名字,在寨裡是什麼身分?” 人們聽了那老者翻譯簫劍的話,又交頭接耳一陣議論,又一齊用專注的目光盯著簫劍,仿佛在等簫劍的回答。

     老者鄭重地向簫劍一躬,說: “我叫桑措,是嘉勒巴土司的弟弟,專管本寨佛寺祈禱供獻的使者。

    我哥哥一家遭到這樣的報應,我比誰都難過。

    但我說的話确實是在西塔爾大佛寺求簽求得的原話,大佛寺還專門派了祭司老爺來執行佛的旨意,你們打死了他,上天會雷擊死你們的!” 簫劍聽了哈哈大笑,說: “大祭司既然是佛的使者,理應神通廣大刀槍不入!這麼多的人都沒有死,怎麼偏偏他被打成一堆爛肉?這正是他欺蔑佛祖的活證據,他來誘騙你們殺掉自己的英雄,好讓你們重新被欺侮奴役!” 簫劍說著說著靈機一動,想起這一帶苗民對諸葛亮敬若神明,接口又說:“我們是去邊疆巡視的朝廷大軍,路過這裡,諸葛亮托夢給我們主帥,說有英雄遭難,要我們趕快來救!不然,怎麼會這麼巧!” “諸葛亮?諸葛亮是誰?” 簫劍正在發怔,一個小校大聲喊:“就是孔明!” 人們轟然一陣議論,竟都一齊跪了下來,膝行向簫劍靠近。

    口裡熱切地說著什麼,一臉虔誠膜拜的神色。

     突然。

    一個小夥子“呀”地大叫一聲,舉起一柄大刀沖過來,對準門闆上的色勒奔就刺。

     簫劍粹不及防,連劍也來不及拔。

     斜刺裡又沖出一個女子,用火把直撞那個小夥子,口中尖叫著什麼。

     老桑措歎息一聲給簫劍翻譯,簫劍才知道,這是幾個年輕人的又一本孽緣帳。

     那舉刀殺色勒奔的叫貢布,那掩護色勒奔的女子叫葛瑪。

     桑措說,貢布喊的是“他不愛你!” 葛瑪則喊的是“我不愛你!” 這翻譯得簡捷明了,大驚初定的簫劍倒被逗得一笑,心想看來情之一物,無分域中域外,皆是一理啊。

     于是問了問色勒奔兄弟的病況,才知道不過是虐疾。

     簫劍便把隨身帶的金雞納霜給色勒奔兄弟吃了,不到半個時辰就退了熱。

    這一手比什麼都管用,苗民們立刻把簫劍看成神仙活佛。

     簫劍他們帶的紫金活絡丹,薄荷油、驅熱怯風散,在這裡大有用處,家家戶戶輪流搶他們去喝糜子酒。

     簫劍不敢耽擱太多,問起往青海回疆去的路途。

     他們一聽都笑了,說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