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一

首頁
    修羅在彼而住。

    次二萬一千由旬有修羅宮。

    毗摩質多羅阿修羅王在彼而往。

    準此已下八萬四千由旬深于須彌山矣。

    起世經文與此注釋有違返者。

    後學勘之。

    欲界三十六處略明已畢。

     問。

    畜生趣者住何處耶。

    答。

    有三住處。

    謂地水空也。

    交人天趣無别處之。

     次辨色界相者。

    色欲所依故名色界。

    義如前。

    色界有四禅十八天處也。

    初禅有三天。

    謂梵衆天·梵輔天·大梵天也。

    大梵所有所化所領故名梵衆也。

    于大梵前行列待衛。

    故名梵輔也。

    廣善所生故名梵天。

    此梵則大故名大梵也。

    由彼獲得中間靜慮故。

    最初生複最後沒。

    有勝威德故名大梵也。

    光潔自在總名天也。

    禅謂禅那。

    此雲靜慮。

    第二禅有三天。

    謂小光天·無量光天·極光淨天也。

    于自地内光明最少故名小光。

    明轉勝量難側故名無量光。

    淨光遍照自地處故名極光淨。

    第三禅有三天。

    謂小淨天·無量淨天·遍淨天。

    于自地中此淨最小故名小淨。

    此淨轉增量難測故名無量淨。

    此淨周普故名遍淨。

    第四禅有九天。

    謂無雲天·福生天·廣果天·無想天·無煩天·無熱天·善現天·善現天·色究竟天也。

    初離雲居故名無雲。

    福轉有勝故名福生。

    異生之中其福最勝故名廣果也。

    此之三天凡聖雜住也。

    厭患想故得生彼天。

    故名無想也。

    此一天唯凡夫住處也。

    從此已上有五天處名淨居也。

    此唯聖人所住之處。

    離欲聖人以道水灌煩惱垢。

    故名之為淨身。

    淨身所居故名淨居。

    此諸天處純聖所止也。

    煩謂繁雜。

    或謂繁廣。

    無繁雜中此最初故名為無煩。

    今生下地煩惱名熱。

    此初遠離故名無熱。

    彼天形色端正好妙過下諸天故名善現。

    形色轉勝衆所樂觀故名善見。

    彼天形色最為勝妙餘不及故名色究竟。

    或此已到衆苦所依身最後邊。

    名色究竟。

     問。

    彼地器量身量壽量何可知之耶。

    答。

    先辨器量。

    謂初禅器量等小千界。

    二禅器量等中千界。

    三禅器量等大千界。

    四禅器量無量無邊不可稱量(且約一說言。

    有二說可知)次辨身量。

    謂初禅之中梵衆天身量半由旬也。

    梵輔天身一由旬也。

    大梵天身一由旬半也。

    第二禅中小光天身二由旬也。

    無量光天身四由旬也。

    極光淨天身八由旬也。

    第三禅中小淨天身十六由旬也。

    無量淨天身三十二由旬也。

    遍淨天身六十四由旬也。

    第四禅中無雲天身百二十五由旬(減三由旬也。

    理百二十八由旬)福生天身二百五十由旬也。

    廣果天身五百由旬也。

    無煩天身一千由旬也。

    無熱天身二千由旬也。

    善現天四千由旬也。

    善見天身八千由旬也。

    色究竟天身萬六千由旬也。

     後辨壽量。

    謂初禅之中梵衆天壽二十中劫之一劫也。

    梵輔天壽四十中劫之一劫也。

    大梵天壽六十中劫之一劫也。

    第二禅中少光天壽八十中劫之一劫也。

    無量光天壽八十中劫之四劫也。

    極光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八劫也。

    第三禅中少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十六劫也。

    無量淨天壽八十中劫之三十二劫也。

    遍淨天壽八十中劫之六十四劫也。

    第四禅中無雲天壽八十中劫之百二十五劫也(以減三故不足于百二十八劫中有滅所以)福生天壽八十中劫之二百五十六劫也。

    廣果天壽八十中劫之五百十二劫也。

    無煩天壽八十中劫之一千二十四劫也。

    無熱天壽八十中劫之二千四十八劫也。

    善現天壽八十中劫之四千九十六劫也。

    善現天壽八十中劫之八千一百九十二劫也。

    色究竟天壽八十中劫之一萬六千三百八十四劫彼地諸天壽八十中劫之一萬三百八十四。

     問。

    彼地諸天其受用者何等耶。

    答。

    有三受用謂飲食受用·苦樂受用·淫欲受用。

    今此界中無飲食·淫欲二受用也。

    苦樂受用之中。

    初二禅中喜受相應。

    第三禅中樂受相應。

    第四禅上唯有舍受爾。

    乃初二禅唯喜受用。

    第三禅唯樂受用第四禅以上唯舍受用。

    無餘受用也。

    憂離欲舍。

    苦二禅舍。

    故唯受用喜樂舍也。

     後明無色界者。

    于中有三。

    一釋名。

    二壽量三辨相。

    言釋名者。

    初總名。

    後别名。

    言總名者。

    下二界中。

    欲界有欲。

    色界有色。

    今此界中全無此二。

    故名無色。

    無業色故。

    唯有定色。

    界義如别。

    言别名者。

    先别後釋。

    言列名者。

    一空無邊處。

    二識無邊。

    三無所有處。

    四非想非非想處。

    言釋名者。

    修彼定時。

    必先厭色思無邊空。

    如是即作空無邊解。

    名空無邊處。

    次厭外空思無邊識。

    如是即作識無邊解。

    名識無邊處。

    次厭内識思無所有。

    如是即作無所有解。

    名無所有處。

    次非下七定粗想名為非想。

    不同無心名非非想。

    故名非想非非想處。

    處者。

    是有情生長處。

    故名處也。

     問。

    彼前三處從想得名。

    此後一處何由得名耶。

    答。

    彼前三處從加行故即得其名。

    此後一處自體非前亦非無心。

    當體得名。

     總顯五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