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一

首頁
    離粗惡語。

    六離離間語。

    七離無利語。

    以為語四也。

    八離悕悭。

    九離瞋恨。

    十離邪見。

    以為意三也。

    言雖似重。

    而不丁甯末俗難進。

    故言二返也。

     問。

    由離殺生惡生。

    何等善耶。

    答。

    即得成就十離惱法。

     問。

    何為離惱法耶。

    答。

    一于諸衆生普與無畏。

    二常于衆生起大悲心。

    三永離一切瞋恚習氣。

    四身常無病。

    五壽命長遠。

    六恒為非人之所守護。

    七常無惡夢。

    寝與快樂。

    八滅除怨結衆怨自解。

    九無惡道怖。

    十命終生天。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得佛随心自在壽命。

     問。

    離偷盜惡。

    而得何善耶。

    答。

    即得十種可保信法。

    問。

    何為十可保信法耶。

    答。

    十可保信者。

    一資财盈積。

    王賊水火及非愛子不能散滅。

    二他人愛念。

    三人不欺負。

    四十方贊美。

    五不憂損害。

    六善名流布。

    七處衆無畏。

    八财命色力安樂。

    辯才具足無缺。

    九常壞施意。

    十命終生天。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得證清淨大菩提智。

     問。

    由離欲邪淫行而生何善耶。

    答。

    即得四種智所贊法。

    問。

    何等為四種。

    答。

    一諸根調順。

    二永離諠掉。

    三生所稱歎。

    四妻莫能侵。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得佛丈夫隐密藏相。

    以上由離身三惡故得若幹善。

     問。

    由離忘語而得何善種。

    答。

    即得八種天所贊法。

    問。

    何為八天所贊法種。

    答。

    一口當清淨優缽花香。

    二為諸世間之所信伏。

    三發言成證人天敬愛。

    四常以愛語安慰衆生。

    五得勝意樂三業清淨。

    六言無誤失心常歡喜。

    七發言尊重人天奉行。

    八智慧殊勝無能制伏。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獲得如來真實語也。

     問。

    由離兩舌而得何善種。

    答。

    即得五種不可壞法。

    問。

    何為五耶。

    答。

    一得不壞身無能害故。

    二得不壞眷屬無能破故。

    三得不壞信順本業故。

    四得不壞法行所修堅固故。

    五得不壞善知識不诳惑故。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正疋眷屬。

    諸魔外道不能頌壞。

     問。

    由離惡口而得何善。

    耶。

    答。

    即得成就八種淨業。

    問。

    何為耶。

    答。

    一言不乖戾。

    二言皆利益。

    三言必契理。

    四言詞美妙。

    五言可承領。

    六言則須用。

    七言無可譏。

    八言盡愛樂。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求佛時。

    具足如來梵音聲相。

     問。

    由離绮語而得何善耶。

    答。

    即得成就三種決定。

    問。

    何等為三耶。

    答。

    一定為智人所愛二定能以智如實答問。

    三定于人天威德最勝無上。

    無有虛妄。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獲得如來諸愛所說皆不唐損。

    以上即明語四善已。

     問。

    由離貪欲而得何善耶。

    即得成就五種自在。

    問。

    何為五耶。

    答。

    一三業自在。

    諸根具足故。

    二财自在。

    一切怨賊不能奪故。

    三福德自在。

    随心所欲物皆備故。

    四王位自在。

    珍奇妙物皆奉獻故。

    五所獲之物過本所求百倍殊勝。

    由于昔時不悭嫉故。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三界特尊。

    皆共敬養。

     問。

    由離瞋恚而得何善耶。

    答。

    即得八種喜悅心法。

    問。

    何為八耶。

    答。

    一無損惱心。

    二無瞋恚心。

    三無诤訟心。

    四柔和質直心。

    五得聖者慈心。

    六常作利益安衆生心。

    七身相端嚴衆共尊敬。

    八以和忍故速生梵世。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得佛無礙心。

    觀者無厭。

     問。

    由離邪見而得何善耶。

    答。

    即得成就十功德法問。

    何為十耶。

    答。

    一得真善意樂真善等招。

    二深信因果。

    甯損身命。

    終不作惡。

    三唯歸依佛。

    非餘天等。

    四直心正見永離一切吉兇疑網。

    五常生人天不更惡道。

    六無量轉福慧增勝。

    七永離邪道行于聖道。

    八不起身見舍諸惡業。

    九信無礙見。

    十不堕諸難。

    若能回向無上菩提。

    後成佛時。

    速證一切佛法成就自在神通。

     此十善業乃至能令十力無畏十八不共一切佛法皆得圓滿。

    是故一切有心之者應勤修學。

    譬如一切城邑聚落皆依大地而得安住。

    一切藥草卉木聚林亦皆依地而得生長。

    此十善道亦複如是。

    一切人天依之而立。

     一切聲聞獨覺菩提諸菩薩行一切佛法感共依此十善大地而得成就。

     因論生論。

    問。

    十者數名。

    善者何義耶。

    答。

    此世他世順益之義。

    是則善義也。

     問。

    何名此世。

    亦名他世耶。

    答。

    現在名此。

    當來名他。

    爾乃善者是順益義。

    謂順自益他。

    已以為順益義。

     問。

    此世有益。

    他世有損。

    又此世有損。

    他世有益。

    此等名善耶。

    答。

    非是善也。

     問。

    若法如是。

    名為何性耶。

    答。

    不善及無記有如是事相。

    準知之耳。

     問。

    十善之中有百行也。

    其事如何耶。

    答。

    于十不善。

    不分離殺生乃至少分離分離邪見。

    是名初十行。

    若多分離殺生乃至多分離邪見。

    是名第二十行。

    若全分離殺生乃至全分離邪見。

    是為第三十行。

    若小時離殺生乃至小時雖邪見。

    謂或一日一夜。

    或半月一月或至一年。

    是名第四十行。

    若多時離殺生乃至多時離邪見。

    謂過一年。

    不至命終。

    是名第五十行。

    若盡壽殺生乃至盡壽離邪見。

    是名第六十行。

    若自離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