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乘法相研神章卷第一

首頁
    殺生乃至自離邪見。

    是名第七十行。

    若于此事勸進他人。

    是名第八十行。

    若即于彼以無量門稱揚贊述。

    是名第九十行。

    若見離殺生者乃至離邪見者深心慶悅生大勸喜。

    是名第十十行。

    如是十十行總說為百行。

    初之三位約事。

    次三之位約時。

    後四之位約人也。

     問。

    如全分離等。

    與小時等别。

    何而言有百耶。

    或至盡壽。

    十與自受教他何異耶。

    善。

    解意所緣趣求别故。

     問。

    如是善法何以為體耶。

    答。

    有十一種法。

    唯善心俱故名為善。

    一切善法此十一為體。

     問。

    何等名為十一善耶。

    唯識本頌曰。

    善謂信慚愧。

    無貪等三根。

    勤安不放逸。

    行舍及不害。

    于中十法通三界系。

    輕安欲無。

    如是十法善心起時。

    必并頭起。

    略故止之。

     既略顯善困果。

    次顯惡因果者。

    問。

    十惡業何耶。

    答此翻十善而可知之。

     問。

    彼十惡業翻善可知。

    其所感果如何應知耶。

    答。

    此有二門。

    一與果門。

    二損益門也。

     問。

    其與果門損益門意何耶。

    答。

    與果門能與五果。

    一與異熟果。

    二與等流果。

    三與增上果。

    四與現法果。

    五與增上果。

     問。

    何為與異熟果耶。

    答。

    作十惡業先必沒獄。

    謂八熱八寒近遂獨一等。

    是十惡業之所感得。

    異熟報略顯苦相。

    是諸地獄無有日月而甚黑闇。

    鐵湯湧沸。

    爐火爆聲極天裂地。

    逾即忽爾皆作埃灰。

    入即爛腐皆悉成糜。

    鐵丸銅湯津入口仍銷五髒六時。

    熱銅火柱恒為床褥。

    觸身體時即皆燋燃。

    長時無間含毒。

    苦事萬劫千舌說皆不盡。

    行者必觀此罪果報。

    何得忌背。

    不悲傷哉。

     問。

    既知異熟果苦相已。

    其等流果何耶。

    答。

    餓鬼畜生人間苦報。

    是十惡業之所感得等流果也。

    略顯惡報。

    才免地獄。

    次沒餓鬼。

    其果報像極醜甚粗。

    頸周甚細。

    猶如針錐。

    腹頭極粗悉越山嶽。

    圓眼幽深類井中星。

    僅向食變成猛火。

    臨江欲飲急成膿血。

    萬春求水既難得見。

    千秋求食何辄易聞。

    百謀暫安而甚彌遠。

    千欲取死此猶亦難。

     才免餓鬼。

    次沒畜生。

    水陸山澤諸像生類果報極苦。

    略顯其相。

    馬牛背被案頭荷。

    遲即被打。

    速即爛腹。

    窮力碎身。

    春耕秋收。

    而果實時皆悉施分。

    非所情望。

    枯草濁水常不充足。

    特哉罪業。

    難等諸鳥。

    鹿等群狩。

    遭殺緣時鳥失伴侶而驚飛亂。

    獸離比類而競亂奔。

    各臨絕潤單獨流淚。

    聞能殺聲而共切腹。

    設騰虛空而放鷹趣。

    若入澗薮而走犬尋托樹為庇發箭悉體。

    天地山林雖廣大而無隐容處。

    四方望企都無相救。

    誰有佛性不傷悲之。

    或鱗或羽。

    如是雜類。

    其苦果相繁故且止。

     才免畜生。

    若生人中。

    一一皆得二種果依緻生罪得二果者。

    一短命報。

    二多病報。

    依劫盜罪得二果者。

    一貧窮報。

    二共财而不得自在。

    邪淫二果者。

    一婦不貞良。

    二妻相淨不随己心。

    妄語二果者。

    一多被诽謗。

    二恒為多人所惡。

    兩舌二果者。

    一得破壞眷屬。

    二得弊惡眷屬。

    惡口二果者。

    一常聞聲。

    二所有言說恒有诤訟。

    绮語二果者。

    一所說正語人不信覆。

    二所有言說不能辨了。

    貪欲二果者。

    一貪财無有厭足。

    二多求恒爾從意。

    瞋恚二果者。

    一常為他人求其長短。

    二常為他所惱害。

    邪見二果者。

    一常生邪見家。

    二心恒谄曲。

    如是十惡一一皆備五種果報。

    謂三惡道苦果。

    及人中二種習氣報也。

     問。

    既知異熟等流二果。

    其增上果何應知耶。

    答。

    由習殺生等故所感外分光澤鮮少。

    果不充實。

    果多朽敗。

    果多變改。

    果多零落。

    果不甘味。

    果不充足。

    果不便宜。

    空無果實。

    是名增上果。

    如是十惡因果理且廣且深。

    恐厭繁文。

    略顯少耳。

     問。

    雲何為離如是十惡耶。

    答。

    先應發願。

    發願辭曰。

     我為法界諸衆生志求無上菩提處 菩提無患無熱惱諸有智者之所樂 自未得度先度他故我永離十惡業 問。

    離是十惡何修十善耶。

    答。

    發願頌言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殺生 願諸衆生得長壽無病安樂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偷盜 願諸衆生得富饒衆寶自在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邪行 願諸衆生得直心真善等侶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妄語 願諸衆生得所贊發言信伏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兩舌 願諸衆生得堅身不壞善友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不惡口 願諸衆生得淨業美妙言調悉随心 願從今至身佛身盡未來際離绮語 令諸衆生得三德敬答威德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離貪欲 願諸衆生得自在珍奇妙物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離瞋恚 願諸衆生得悅心端嚴尊敬悉随心 願從今身至佛身盡未來際離邪見 願諸衆生得深信福慧轉增悉随心 我今至誠離十惡盡未來際無毀犯 以此善攝施衆生願諸衆生成十善 同共回向菩提處速成無上大菩提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