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着心契名憂。
發啼哭為悲。
五根相對為苦。
意根相對為憂。
苦轉深為惱。
稻芋經言。
追感往事。
言聲哀感名為憂。
追思相續名為悲。
苦事逼身名為苦。
煩惱纏縛故名惱也。
亦以五欲财利受種之苦。
第二明于外财五欲生苦也。
又以貪着追求故現受衆苦者。
第三苦也。
此與上異者。
上明貪着财輕。
今辨追求事重。
同是外物生苦。
以貪有重輕為二也。
後受地獄下。
第二明生報。
即三塗為三苦也。
若生天上者。
第三辨後報三苦。
謂貧窮困苦。
愛别離苦。
怨憎會苦。
此三通天人故。
正法念經說。
天亦有貧窮。
如是等下。
第四總結衆苦也。
問。
此九種苦雲何配八苦耶。
答。
初現苦中生老病死即四苦也。
五欲财利二種苦屬求不得苦。
三塗屬怨憎會苦。
貧窮困苦亦屬求不得苦。
次愛别離苦怨憎會苦如文說之。
後總結諸苦。
是五盛陰苦也(文)
三界義
三界者。
是欲界色界無色界也。
仁王疏下雲。
六識起無量欲者。
從五欲生遍起煩惱。
依欲而生故名為藏○(釋名為欲界藏空文也)或色所起下。
明色界藏空。
若論煩惱即色愛住地。
從色而生。
色界之中具有五陰。
色最強故名色也。
若論其業不動行也○惑心所起業果○無色界唯有四衆。
阙無色衆。
故雲心也。
若論煩惱有愛住地。
若論其業不動行○若論依報欲色二界并有空殿住處。
無色界唯漠無宮殿也(文)法花疏釋法師功德品乃至梵天上至有頂諸天身香天雲。
次聞色無色界香○問。
毗昙雲。
上界無香味。
今雲何言聞梵世香。
答。
梵世有細香。
小乘人力劣不能知。
故言無香。
大士利根無異。
不察故雲聞梵天香(文)同序品疏釋無無色衆雲。
一者大小乘經多說無色界無形○二者設有微細之形。
以無因緣故則不來也。
問。
但大乘明無色界細色○答。
阿含經雲。
無色天見身子涅槃淚下如雨。
即知小乘亦明有色。
但從多為論言無色耳(文)(涅槃疏第一雲。
依小乘言無色。
若依大乘猶有細色。
既有細色。
則有細耳。
何不用聲)涅槃疏十九雲。
阿含及釋論皆明諸禅各有四天。
當是遍生四禅中四天也(文)(此明那含人生處也。
問。
何遍初禅四天耶。
梵王必是異生者。
正理等論說故可考之)
譬喻品疏雲。
問。
依毗昙義。
上界無嗔。
何得言蜈蚣蚰蜒。
譬生無色界衆生有嗔耶。
答。
義有多門。
不得令依數判也(文)
四生義
法華随喜品疏雲。
雜心雲。
六趣但攝正生。
不攝中陰。
攝生不盡。
今欲攝生盡故說四生。
天與地獄一向化生。
餓鬼有胎化。
人畜具四也(文)(此文不明修羅攝生事)同疏一雲。
卵生金翅鳥能含卵生龍。
胎生鳥能食胎卵二龍。
濕生者能食三。
化生者具能食四(文)此應是由生時漸頓緻有強弱耳。
仁王疏雲(觀空品)所言四生者。
從母胎生故名胎生。
毗舍佉母生三十二卵名為卵生。
如奄羅波利淫女名為濕生。
劫初人皆名化生也(文)又如西方淨土衆生。
有胎生者。
此于蓮花宮殿縱立胎名。
實非胎生也。
四有義
四有者。
一者中有。
二者生有。
三者本有。
四者死有。
涅槃疏十八雲。
黑多提婆部明有中陰。
毗婆阇婆提部明無中陰。
薩婆多部計亦有中陰亦無中陰○若是無色界定無中陰。
彼偈明中陰是轉識義○成論人亦有中陰。
亦無中陰。
此事通于三界。
若業疾利者。
則不運中為直受生。
若業鈍者。
則有中陰也(成論人者。
學論家也)又雲。
數偈明。
中陰五無礙。
方根悉具足。
言五無礙者。
五是中陰五陰。
山壁直過無所挂礙也。
皆由往業。
如清提胡。
此是淨業。
中陰則淨清也(文)又雲。
後說無色界無中陰者。
數得此文則喜論則憂。
而論人解此文。
今言無色界無中陰者。
此是傳識義微弱故言無。
非是都無。
又經雲。
無色界是疾利業故無也(文)涅槃疏一雲。
七有者。
一欲有。
二色有。
三無色有。
即是三界。
四者本有。
即是此身本來受得此身。
五者死有。
即是一刹那舍命。
六者中有。
即是中陰。
七者生有。
即是受得後身。
此七有名教應出毗婆沙(文)三界四有合為七有也。
六道義
涅槃疏十八雲。
若薩婆多人止明有五道。
犢子明有六道。
如論中雲。
惡有三品○善有三品○(五道家雲。
善上品者。
是涅槃也。
六道家雲天人修羅是上品也)故法花雲。
我以佛眼觀見六道衆生故有六道也(雲雲)(論者智論也)問。
論主用何義耶。
答。
涅槃疏雲。
人言論主用六道。
今明。
不然。
并不得佛意(取意略抄)六道亦名六趣(法花随喜品疏)義章雲。
阿之言無。
修羅名酒。
不知何義。
名不酒神。
法花疏一雲。
阿修羅者。
此雲無酒。
或雲。
過去持不飲酒戒。
報得此身。
或雲。
集諸花釀海為酒不成。
故雲無酒。
毗婆沙雲。
阿之言無。
修羅雲端正。
謂不端正。
以男醜女妍也。
釋道安道行經胡音雲。
此雲質諒。
以其多谄曲故。
為立此名。
令其質直誠信。
諒即信也。
婆薮傳雲。
非天亦雲非善戲。
諸天以善法戲樂。
其多作不善戲也。
問。
修羅何故常與帝釋戰。
答。
婆沙雲。
修羅有美女。
而無好食。
諸天有好食。
諸天而無美女。
互相憎嫉故恒鬥戰(文)又雲。
修羅有二處住。
一者地上衆相山中。
其力最劣。
次在須彌北入海○(一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