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三論玄疏文義要第九

首頁
    見也(文) 塔品三變土田淨土(玄曰。

    同質。

    此會大衆所見。

    同一淨質。

    故統略雲。

    異質者。

    望他方穢質以論耳) 提婆品淨穢二土(統略雲。

    有二意。

    一雲異質同處。

    二雲同質異見) 壽量品淨穢二土(玄曰。

    異質同處也。

    義疏雲。

    異質同處。

    又一質異見也) 義疏十雲(壽量品)問。

    餘衆生見燒盡。

    而淨土不毀。

    此為是一質異見。

    為異質同處。

    答。

    依什師意及法華論。

    是異質同處○粗妙既殊。

    不相障礙。

    次明一質異見者○(雲雲)若望正道未曾淨穢。

    而二緣見淨穢。

    以斷淨穢二見故。

    非淨非穢。

    為一質也。

    若就緣論。

    一質者。

    文雲。

    自有一淨質。

    薄福之人。

    自見其穢。

    自有穢質。

    于福德之人。

    自見其淨(雲雲)且就一質者。

    本感淨質強。

    餘人随之見穢故。

    質唯一淨。

    見有淨穢故。

    雲異見也。

    一淨質既爾。

    穢質亦然。

    有此中依謬解之。

    本質是淨。

    有人薄福。

    見為不淨。

    此見異于本質。

    名異見也。

    今按。

    不爾。

    以淨穢二見異故名異見耳。

    問。

    雲何名質。

    何名見耶。

    以體義名質。

    以緣義名見。

    然涅槃随義門轉勢論之實無所在也。

    問。

    什公何處雲異質同處耶。

    答。

    維摩經什師注中。

    引法華說雲。

    此是淨穢二質。

    同在一處(雲雲) 問。

    法華論說異質同處文如何。

    答。

    論文但言我淨土不壞而衆見燒盡者。

    報佛如來真實淨土第一義谛之所攝故(文) 此文不言異質同處。

    如今所見。

    此義甚難。

    可尋習之。

     法華論疏下雲。

    報佛如來下釋經。

    即是舉人釋土報佛既常。

    如前所釋。

    故知。

    報佛之土亦常。

    以常故不可燒也。

    問。

    既是常土。

    雲何得有諸天擊鼓及散花等耶。

    答。

    于淨土無障礙用。

    故得斯事(文) 問。

    諸佛菩薩。

    唯見自業所得淨土。

    不見衆生土欤。

    答(雲雲)淨名玄雲。

    問。

    若爾。

    二乘惡業故。

    于菩薩境界橫見不淨。

    菩薩應不見其不淨。

    答。

    諸佛菩薩有随颠倒智天眼他心故能知能見。

    故華嚴雲。

    随順衆生故。

    普入諸世間。

    智慧常寂。

    然不同世所見(雲雲) 問雲。

    何人成結成事成耶。

    答。

    此是犢子部義也。

    謂(雲雲)名玄八雲。

    晚習唯識攝大乘論者雲如虛空天見之為宮室。

    鬼見之為猛火。

    鳥見之為好路。

    人見之為虛空。

    并無四質。

    悉是心變異故。

    見此四耳。

    犢子部雲。

    人成結成事成。

    事成者。

    即六塵等事。

    此明實有質。

    薩婆多雲。

    人成結成事成亦有一質。

    譬喻部。

    人不成事不成。

    但有結成耳。

    如一色。

    貪人見之為淨。

    不淨觀人謂不淨。

    餘人見之為非淨非不淨故。

    無定實。

    但有結使之心。

    尋譬喻之計。

    似唯識之宗(雲雲)(此文初出習成論者義。

    雲世谛有一質真空則無也)問。

    唯識并譬喻部所說。

    尤葉道理。

    今何雲一質二見。

    答(雲雲)(佛性義明草木成佛義。

    正用唯識通理也。

    然雲雲) 名玄破唯識義雲○既有能造之心同。

    豈無所造之境界(雲雲) 又雲○此乃是妄謂之心為本。

    妄謂之境為末。

    不得言本有而末無。

    又衆生心變異故。

    見衆生土諸佛菩薩應土。

    誰所作耶。

    ○佛即無應土。

    若爾但有法報兩身。

    應無化佛。

    又但有他心無天眼耳(文) 佛地論有一質異見之文。

    梁攝論雲。

    餓鬼畜生人諸天等如應一境心異故纡彼境界成○釋雲。

    一處一時。

    并成四境(雲雲) 問。

    付四重淨土。

    且大小同住土者何處耶。

    答。

    界外變易淨土也。

    問。

    二乘無學及初地上大力菩薩。

    俱生變易土然此三乘人。

    位行遙異。

    淺深非類。

    何于一種土中。

    可同依止耶。

    答。

    地上大力所住。

    殊勝超過二乘境界。

    是第三獨菩薩土也。

    但第二大小同住土者。

    聲聞緣覺所得之土中。

    回心已後亦同住故。

    回小入大。

    菩薩同住名大小同住土大力各亦通之也。

    或地上大力菩薩為化亦生亦中如凡聖同居土中亦有十地菩薩等也。

    又佛過于前三土中住也。

     問。

    獨菩薩土。

    唯界外淨土欤。

    答(雲雲)一義雲。

    唯界外土。

    若于界内說無小乘必有凡夫。

    非獨菩薩也。

    設是獨菩薩。

    而以分濟論之故。

    分段土皆名同居也。

    又一義雲。

    此通界内。

    或有純諸菩薩。

    而非界外。

    謂彼土中。

    有地前菩薩。

    是舍那淨土也。

    前義應勝。

    仁王疏雲。

    三賢居分段同居土(雲雲) 三賢所居分段。

    是同居土。

    故知。

    獨菩薩土非分段也。

     問。

    安樂世界。

    四重淨土中何。

    答。

    第一凡聖同居土也。

     問。

    安樂世界。

    是大乘善根之境。

    鈍根菩薩之處也。

    應如香積佛國。

    可雲獨菩薩之土。

    何雲凡聖同住處耶答(雲雲) 難文 悲花經第三說彌陀本願雲。

    令我世界無有聲聞辟支佛乘。

    所有大衆純諸菩薩(雲雲)無量壽經論雲。

    非但無三體。

    乃至不聞二乘。

    女人。

    諸根不具三種名故(雲雲) 答文 雙卷經雲。

    諸有衆生聞其名号。

    信心歡喜。

    乃至一念。

    至心回向。

    願生彼國。

    則得往生。

    住不退轉。

    唯除五逆诽謗正法(文) 本願亦爾 觀經雲。

    十惡五逆具諸不善。

    遇善知識。

    亦得往生(取意。

    思之)若依攝論别時意趣釋。

    雙卷經中。

    何除五逆。

    以五逆人現在有善心。

    未斷善故。

    後時亦可得生。

    如餘人故然除五逆。

    故知。

    餘者次生得往。

    又何于彼土有中輩下輩。

    于多時不見佛。

    又何得小果等耶。

    又與觀經相違者。

    依淨影釋。

    上下定散不同故爾。

     淨土經事 梁攝論十五雲(釋本論百千經)菩薩藏中。

    有别淨土經。

    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

    又華嚴經有百千偈故名百千經。

    于此經緣起中。

    應說淨土相(雲雲)(緣起者應是序說也)維摩及壽觀等經。

    說淨土法門耳。

     聖眼幢世界事 華嚴遊意雲。

    故華嚴經雲。

    有百億阿僧祇品淨土。

    西方阿彌陀下品淨土。

    聖眼幢世界上品淨土(雲雲)尋雲。

    聖眼幢憐彌陀土。

    何雲上品耶。

    答(雲雲) 涅槃義 涅槃義雲。

    涅槃有二家。

    一雲有翻。

    二雲無翻。

    無翻有四家義。

    有翻六家。

    一雲無為二雲無累。

    三雲解說。

    四雲寂滅。

    五但雲滅。

    六雲滅度。

    ○今同有翻第六家。

    但彼一向有翻。

    今明相待涅槃有翻。

    絕待涅槃不可翻也(文) 問。

    雲何名相待涅槃。

    名絕待涅槃耶。

    答。

    待累說滅。

    名為相待。

    正法離言。

    強名涅槃。

    是其絕待(唯餘法門推度解之。

    是私意也。

    更奉)問。

    絕待離言。

    是無名義。

    非不可翻例如般若。

    雖不可稱。

    非不可翻。

    謂絕觀般若。

    不可以智照名之。

    而強名已。

    乃此翻為智慧。

    涅槃亦爾。

    絕待涅槃雖不可稱。

    稱已下以此方滅度言代之。

    何雲無翻耶。

    答絕待亦非一向無翻。

    但對他家一向有翻故。

    舉無翻謂絕待涅槃。

    本無名相。

    既無名言。

    當何翻名。

    若立涅槃名已。

    可得翻之名滅度耳。

     問。

    雲何名性淨涅槃。

    方便涅槃耶。

    答(雲雲) 法華論雲。

    謂如來藏性淨涅槃(雲雲) 本有涅槃。

    始有涅槃。

    亦名正法涅槃。

    修成涅槃(文) 問。

    其二涅槃體何物耶。

    答(雲雲) 又雲。

    别而為論。

    性淨涅槃體者。

    正法中道為體。

    修成涅槃。

    以萬德為體。

    然至論其體。

    但以正法中道為二涅槃體(文) 又雲。

    今明性淨涅槃體。

    如來藏本有佛性。

    顯為法身。

    亦名涅槃。

    方便淨涅槃。

    是萬德上無累。

    稱為滅度。

    故二涅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