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講 窗戶

首頁
    認為他很有這方面的天賦。

     教授說:上小學和初中時,他又喜歡上了豎笛,而且吹得特别好,凡是喜歡的歌曲都會吹,班裡很多同學都求着拜他為師,跟他學豎笛,我記得有一個叫張宏宇同學還經常到家裡來找他學習豎笛。

     女士說:那麼小就讓小哥們挺羨慕的啊!還拜他為師呢! 教授說:現在,他被同學稱為“歌神”,他自己錄制的歌曲在“太樂網”上供網友欣賞的就有二百多首。

    我本來是有淚不輕彈的男子漢,但是,一聽兒子唱的歌,我特别感動,不由的熱淚盈眶。

    他是在用情唱,唱出了心聲。

    我也自認為很有音樂鑒賞水平,但聽他唱歌,我辯不清哪個是原唱。

     男士說:那邏輯呢?孩子的邏輯又該怎麼培養呢? 女士說:你這人怎麼回事兒啊!正說着音樂呢!你怎麼半路殺出個程咬金來?怎麼又冒出邏輯了呢? 男士說:你沒聽教授說嗎!孩子3至10歲是音樂和邏輯信息接收的有效時期嗎!剛才隻講了音樂信息,還沒講邏輯信息呢! 女士說:你倒挺會抓重點的啊! 女青年笑着說:要不就不來,來一次就頂一次。

     男士說:那是,既然來了,就不能白來。

     男青年說:就是,來了就得有收獲(同時給他豎起了大拇指,别人也跟着為他樹立起了大拇指)。

     教授說:看看,這就是好學生,這就是會聽、會學,他沒有被這麼多的音樂實例所迷惑,這就是盡力集中,這就是跟着老師的思維在走,因為他确實在用心聽,而不隻是用耳朵在聽。

     老師說:這就叫會聽的聽個門投捷道,不會聽的聽個紅火熱鬧。

     教授說:這位男士說的很對,孩子在3至10歲這個時期,也是邏輯信息接收的有效時期,所以,與此同時,父母要啟發誘導孩子多觀察、多思維、善推理,以此來培養孩子的邏輯思維能力。

     女士說:您的兒子現在邏輯思維能力那麼好,那您對兒子是怎麼培養的呢? 教授說:我對兒子這方面要說有培養,那就是讓他自己多體驗,多給他自由的空間,家庭的事讓他多參與,自己的事自己做主,我們給予支持。

     老師說:當時我問過教授好多次,大人的事這麼早就讓孩子知道,而且把孩子放在和大人同樣的位置,甚至有時放在比大人還重要的位置,這樣做行嗎?他就笑笑說,這就是培養孩子的參與意識嗎! 女青年說:其實,孩子也很願意早早的參與大人的事情,隻是孩子一問,父母就毫不客氣的說,去!一邊兒玩兒去,大人的事,孩子别問。

    很少有人會像你們這樣做。

     教授說:我們這樣做的結果就是,他不僅自主學習能力很強,自主辦事能力也很強。

    他從小學三、四年級開始一直到大學都不做老師布置的課外作業,就憑自己看書理解、思考,綜合成績一直在班裡前五名以内。

    像哲學和政治經濟學這樣的課程,是很多大學生頭疼的事情,反複的死記硬背、做題都很難及格,可他認真的看一遍,就能串講下來,還能和實際結合,而且都能考85分以上。

     男士說:哦!我知道了,尊重孩子,讓孩子參與大人的事情,就能培養出孩子的自主學習能力和自主辦事能力。

     教授說:這位男士,你很會總結。

    就是這樣的,兒子稍微大一點,一直到現在,很多家務事,我們工作上的事,隻要遇到難題,隻要跟他一說,隻要向他請教,他就能給你分析、解釋得一清二楚,并能提出實施方案,就能使我們做父母的豁然開朗。

     男青年說:這不就把邏輯思維能力,學習能力,分析問題的能力,以及辦事能力都培養出來了嗎! 女青年說:當今社會,語言表達很重要,我不想讓孩子将來就像我一樣,秃嘴笨舌的,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該怎麼培養呢? 男青年笑着說:你還秃嘴笨舌呀?你要是秃嘴笨舌的話,那這個世界上就沒有巧嘴了,就沒有能言善辯的人了。

     女青年說:去你的,我在說正經的呢! 男青年笑着轉向衆人說:我說的也是正經的呀!他罵我三天三夜都不帶重複的詞句的,而且能越說越快,下面一片鴉雀無聲,你們說,這種效果,當今社會有幾人能夠達到? 男士轉身握着男青年的手說:知音啊!難兄難弟呀!我們是同樣接受着魔鬼訓練成長的勇士啊!(大家笑) 老師笑着說:其實,這就是一種語言表達能力,隻是需要用對用好,需要用到對方需要的時候,需要的地方,不能惡語中傷;否則,不僅一文不值,還會惹的對方非常讨厭。

     教授說:非常正确,俗話說,好馬出在腿上,好漢出在嘴上,語言表達,作為人際交往的主要表達方式,任何方式都不可替代;所以,需要從小開始培養。

    一出生至10歲,這一時期,孩子對語言信息傳遞特别感興趣,父母要從孩子剛出生開始就與他進行語言交流,多說孩子感興趣的話題,以鍛練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

     孕婦有點疑惑的說:多說孩子感興趣的話題? 老師說:就是說孩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頁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