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2講 窗戶

首頁
    子的話,說娃娃的話,說幼稚的話。

    (大家笑) 教授說:我妻子是一個愛說話的人,兒子還在哺乳期間,她就一邊喂奶一邊撫摸着跟兒子說着話。

     老師急忙接過話題說:我兒子小時候特别愛聽故事,開始我倆分别給他講各自的故事,記憶中的故事講完了,再重複講;後來實在不好意思再重複了,我就買了《365夜》給他念,反複念了好多遍。

     教授接着說:無意中,兒子對書産生了濃厚的興趣,二年級時就捧着《三國演義》看的入迷,三年級就抱着金庸的武俠小說看的放不下。

     男士說:兒子也像您這麼會說嗎? 教授說:也許是早期語言交流加課外讀物知識的豐富,他平時言語并不多,該說才說,思維敏捷,出語驚人。

     女士說:是您敢讓孩子那麼早就讀武俠小說,很多父母隻讓孩子讀四大名著,我們還正為這事兒苦惱呢!我倆意見不一,為這事兒還老争吵。

     教授說:父母都是好心,都想把孩子培養成功,但往往由于父母的不良性情,直接或間接地影響孩子幼小的心靈,使孩子也形成了不良的個性。

    如果父母個性中存在着很大的弊病,那麼,必然會導緻不和諧的家庭環境,不和諧的家庭環境很難使孩子有良好的心情;而長期心情不好,就很難形成良好的個性,沒有良好的個性,就很難适應環境。

     男士說:哦!這就是所謂的好心辦壞事啊! 教授說:對,但值得我們考慮的是,你的心真好嗎?其實早已經不好了——長期心情很不好啊! 孕婦說:如果父母對子女的教育方式簡單、粗暴、偏激,常常也會事與願違的;我的父母對我就是這樣教育的,他倆三天兩頭的吵架,還經常打架,而且一打架就要見血。

     教授說:夫妻矛盾誰家都難免,我們也一樣,但我們盡量做到不在兒子面前争吵,不把負面影響擴大。

    發生沖突時,我們保持“退讓一步,天地寬;沉默是金,開闊心胸”的原則,能說清楚就隻說當時發生的事情,絕不糾纏此事以外,此刻之前的事情,如果暫時說不清楚的事情,就先放一放。

     男青年說:好辦法,夫妻相處秘訣。

     女青年說:沉默是金,能開闊心胸,妙!我好像能體驗得到這種感覺。

     教授說:前段時間,我們遭小人陷害,我們有足夠的證據,能緻對方于死地,征求兒子意見,他說:“窮寇莫追,集中精力做好自己的事更重要。

    ”這和我們平時的做人标準完全一緻。

    我們也簡單、粗暴過,但我們盡量不犯重複錯誤。

    所以,他小小年紀,遇事比我們還冷靜,還大度。

     女士說:現在的孩子真難管,一輩子隻生一個,就怕管不好,像我家那孩子,才一歲多一點兒就不聽話了。

     教授說:家庭教育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身教重于言教,要真心的愛孩子,從小得不到父母真愛的孩子,長大了也不會愛父母,更不會愛别人。

    父母做事不努力,孩子就不可能認真學習,父母懶散,孩子就不可能勤奮。

    這些都是信息傳遞的作用。

     女士說:哪個父母會不真心愛自己的孩子呢?可能是愛的方法不對吧! 教授說:所謂真心的愛,就是無條件的愛,就不會覺得孩子不聽話。

    我們對兒子的真愛主要體現在支持他、鼓勵他、肯定他、欣賞他、學習他上,主要是精神方面的支持,提供優質的精神财富,經濟上反而比較摳。

    兒子上幼兒園時,隻有周末才給他買一根冰棒吃,被老師知道後,批評我們說:你們也太摳了! 老師說:就是,我接兒子時,幼兒園老師親自跟我說的。

     女青年說:一周才給買一根冰棍兒,就是夠摳門兒的。

     教授說:我倆結婚後,先一起學習管理,後又一起學習心理學,又一起做我們喜歡的心理咨詢與培訓工作,學習認真,工作努力,天天如此。

     男青年說:現在很多人,一旦有個比較穩定的工作就不再想學習了。

     教授說:兒子比我們就強出不知多少倍。

    他從小學六年級開始為市報的“科教周刊”寫稿掙稿費,後來又為國家級雜志《科幻大王》畫漫畫,再後來就為這家雜志畫插圖。

    這些都是他自己感興趣,自己摸索做的,不僅從沒間斷,而且越做越好。

    他的作文在投稿第二年就獲得市級二等獎,後來又獲得國家級二等獎。

    美術作品曾獲得國際級三星獎。

     女士說:多自覺的孩子。

     老師說:雜志社美術編輯平時盡量讓他多畫,一到假期,幾乎所有的插圖都給了李萬欣(我兒子,因為他而驕傲、自豪,故說出名字),美編說:“因為讀者太喜歡你的插圖了,你就辛苦一下吧!”讀者說:“李萬欣的插圖畫的太好了!” 教授說:他的時間都用來做自己喜歡的事了。

     男士說:這是一個年輕人最可貴的精神,也是值得我們中年人學習的,這本身就是一種成功! 教授說:他從小學六年級有了第一筆稿費開始,就沒再向父母要過零花錢,而且,平時用的紙張、筆墨,包括衣服都是用自己的稿費購買。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