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章 智慧教育 第13講 言傳身教

首頁
    ,兒子也對書本知識産生了濃厚的興趣,由此,妻子學校的好多老師也對兒子特别喜歡。

     老師說:當時,我們學校有個王老師,是個女的,她每次一見到我們兒子就說,這個小牛犢子,生得真好,将來一定是個人才。

    我兒子屬牛的,小時候長得白白胖胖的,一見人就咧開嘴笑。

     孕婦說:聽着都覺得很可親呢! 老師說:有一次,我又把兒子帶到學校,學前班的一位小吳教師,是個女老師,她非常喜歡我家兒子,就帶着兒子去上課,并給他在後排安排了一個座位,把他抱上凳子。

    因為兒子當時隻有兩歲,自己還坐不到學校的凳子上面。

     女士小聲說:多親呀! 老師繼續說:課堂上,女教師給學生們教了一首兒歌,名字叫《小熊過橋》。

    老師教了幾遍後說……(她的腦海裡浮現出當時的情景) 小吳老師說:剛才學的兒歌誰記住了,請舉手。

     學生們互相看着,這時,兒子慢慢的舉起了白白胖胖的小手。

     小吳老師特别驚喜,馬上和藹地問兒子:彧舜記住了? 老師小聲插話說:我兒子小名叫彧舜。

     兒子點點頭。

     女老師笑容滿面,眼神中充滿着欣賞,她又用商量的口氣跟兒子說:那麼,請你上來背頌給我們聽好嗎? 兒子跳下凳子,走到高高的水泥講台前,一雙白白胖胖的小手扒住講台邊,很利索地爬上講台,站起來,高聲的背頌: 小熊過橋 小竹橋,搖搖搖, 有隻小熊來過橋。

     立不穩,站不牢, 走到橋上心亂跳。

     頭上烏鴉“哇哇”叫, 橋下流水“嘩嘩”笑。

     “媽媽,媽媽你來呀! 快把小熊抱過橋!” 河裡鯉魚跳出水, 對着小熊大聲叫: “小熊小熊不要怕, 眼睛向着前邊瞧! 一二三,向前跑!” 小熊過橋回頭笑, 鯉魚樂得尾巴搖。

     兒子一字不差的背頌完後,回頭看了看老師。

     頓時,教室裡響起一片掌聲。

     女士說:我家孩子兩三歲的時候,我們也教過他認字、背唐詩。

     教授說:學前兒童心身發展具有整體性規律,學前教育不易過早對兒童的發展進行定向化培育,因為這不符合兒童心身發展的特定規律。

     女士說:可現在的孩子,也得讓他有個興趣愛好呀! 男士問:就是,怎麼給孩子定向呢?怎麼才能讓孩子有興趣呢? 教授說:定向發展的是特長,而特長來源于興趣,可學前兒童的興趣發展是從混沌、朦胧到分化,從簡單到複雜,處于不定型和繼續發展期。

     孕婦說:不定型?那可怎麼辦呢? 教授說:所以,對學前兒童應注重其全面發展的培育,讓孩子吸收自然的信息,接收更廣泛的信息傳遞;在此基礎上,發展其特長,才有可能出成績。

     男青年說:就是讓孩子多了解更多的知識。

     女青年說:以利于厚積而薄發。

     教授說:我兒子從幼兒園到小學曾學過很多特長,學過電子琴、書法、美術、武術、豎笛、吉它、舞蹈等,都是他自己有興趣,我們給予大力支持。

     老師說:他還想學架子鼓,隻是一直沒有時間學。

     教授說:但是,他所學的這些特長,他都在取得一定的成績後放棄了。

     老師說:說實話,我們當時覺得放棄已經取得一定成績的特長很可惜,但是沒有阻止,而且繼續支持他學習新的東西。

     教授說:現在,他還繼續保持着寫作的愛好,自己摸索的漫畫已經小有名氣,“歌神”的美名也是他自己這麼多年來利用業餘時間唱出來的。

     女青年說:真是多才多藝呀! 教授說:說句實話,我們這句實話也經常對兒子說,真羨慕你,更佩服你一步一個腳印,始終有自己的興趣,始終在做着自己喜歡的事情,凡做的事總有自己的目标,而且,無論做什麼事都能取得很好的成績。

     老師說:這也讓我們跟勤奮,更踏實,目标更遠更大了。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