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4講 潛移默化

首頁
    純真的,有時候孩子的言行确實很善良,很高尚的。

     教授接着說:孩子是一張白紙,要想在這張白紙上畫出最新最美的圖畫,書寫出優美漂亮的文字,關鍵在于父母這個第一任啟蒙老師,決定于父母對真善美是否認同,崇尚到什麼程度,能不能執着追求,也就是說,看父母對好人好事持何種态度,做什麼評價和判斷。

     男士說:需要父母有點水平呗! 教授說:父母對真善美的追求執着,能積極主動付出真實感情,那就是為孩子提供了天天向上的優良環境,樹立了逐日變大變好的榜樣。

    隻要父母對真善美都充滿激情,學會動情,孩子的心靈就不會受損,就能長大并成為一個有能力的人。

     女士問:如果父母沒有時間怎麼辦? 老師插話說:那父母的時間都用來做什麼呢? 教授說:父母教育孩子的過程,也是自己受教育的過程。

    父母不要因忙于事業而将孩子置之度外。

    别整日周旋于商場、政壇、藝界,談笑風生縱橫捭阖,一回到家裡就立刻拉下臉來審查孩子的作業,好像進入了敵對國。

     男士說:有時候也确實工作太忙,事業還是重要的吧! 教授說:不要為自己起美名,什麼事業型,為了事業奮鬥終身,其實是向往沉迷社會活動,和孩子在一起覺得沒勁;想一想,如果把孩子培養不成功,将來事業誰繼承,如今奮鬥還有啥用? 女青年問:隻要孩子好好學習不就行了嗎? 教授說:父母總強調讓孩子好好學習,其實,孩子的分數唯一的意義是大人的面子,除此之外,沒有任何意義。

     女士問:那老師總指責我們不管管孩子怎麼辦?。

     教授說:記住,我們生孩子不是為了和孩子過不去,所以,不要逼迫孩子去做他不願意的事情。

    孩子在幼兒園或學校學習的好與差,不能完全決定是否能成才;但将來要做一個成功的人,必須從小培養起自信心。

     孕婦問:那自信心怎麼培養呢? 教授說:自信與自卑的心理品質完全不同,是相反的兩種心理環境。

     孕婦說:這我知道啊! 教授接着說:自信就是對自己信任,覺得自己的能力很充分,認為自己能行,能承擔責任,能辦成事情。

     孕婦說:那怎麼才能讓孩子覺得自己能行呢? 教授說:無條件的愛孩子,無條件的欣賞、肯定、鼓勵、支持孩子。

     孕婦疑惑的說:無條件? 教授說:對,無條件,因為自信是孩子做人的基礎,是成才的第一步。

    強烈的自信心能激起人的自愛、自尊、自強,最終走向成功。

     孕婦又問:那自卑呢? 男士笑着說:你還真有股子打破沙鍋問(紋)到底的精神啊!(衆人笑) 教授說:自卑是對自己不信任,認為自己缺乏能力或無所作為。

     男青年感慨的說:這就是個麻煩事兒。

     女青年說:你發什麼感慨呀!你又不自卑。

     教授說:自卑的孩子無論學習還是做事都缺乏主動性,遇到困難就會退縮,因此也就嚴重抑制能力的發揮。

     女青年說:怪不得你發感慨呢!(男青年不解的回頭看她) 教授說:孩子學習不好,做事成功率不高,主要是對自己不信任,隻要父母幫助孩子樹立起自信心,成績就自然會往上升。

     男青年面對女青年說:難道在你眼裡我是這樣子的嗎? 教授說:父母對孩子的期望值不要過高,不要給孩子定太高太大的目标。

     孕婦說:這是為什麼呢? 男士說:看看人家這探尋精神,一問到底,堅持下去就是勝利。

    (衆人笑) 教授笑着說:當設立的目标既有價值又有實現的可能性時,這個目标對人的行為才會有最大的激勵作用;而人沒有激勵的作用就很難前進。

     女青年面對男青年說:這個才是你對嗎?(男青年表示疑惑) 教授接着說:雖然目标有價值,但沒有實現的可能性,也很難調動起人的行為的積極主動性。

     男青年說:這個才是我的現狀呢! 女青年說:這不一樣嗎! 教授進一步說:隻有恰當的期望才是可望而又可及的。

     男、女青年同時說:這才應該是我嗎!(大家都笑了) 女士、孕婦同時問:那怎麼幫孩子設立可行的目标呢? 教授說:要想設立恰當的目标,最好是走進孩子的内心世界,及時開啟孩子的心靈窗戶,讓孩子放眼世界,主動接收各種信息,根據興趣,自己設立奮鬥目标。

     男士疑惑的問:讓孩子自己設立目标? 教授說:這樣,隻有這樣,孩子才能有積極主動性,才能最終成功!
上一頁 章節目錄 下一章
推薦內容